陳琳琳
?
規范化健康教育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陳琳琳
【摘要】目的 探討規范化健康教育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HD)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遼寧省沈陽市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收治的120例CH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并對其實施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規范化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CHD治療護理康復知識、自我保健知識的總掌握程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CHD患者實施規范化健康教育,可明顯提高患者對疾病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及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規范化健康教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護理滿意度
遼寧省沈陽市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遼寧沈陽 110001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HD)為一種嚴重影響人們生命健康的疾病,且該疾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1]。臨床認為生活習慣、心理因素均是導致CHD發生的重要因素,因此針對性實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有利于提高其生命質量。本研究就規范化健康教育對CHD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CH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40例,女20例,年齡63~85歲,平均(73.2±1.5)歲;文化程度:文盲5例,小學10例,初中20例,高中及以上25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60~88歲,平均(74.0±1.4)歲;文化程度:文盲3例,小學11例,初中19例,高中及以上27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包括基礎護理、遵醫囑指導、注意事項指導等,并對其實施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規范化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入院評估,評估患者心理、生理、社會以及CHD相關知識掌握情況;介紹住院環境、治療醫師以及責任護理人員;住院健康教育、責任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CHD相關知識的教育,可用書面、口頭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出院指導,責任護理人員分階段實施健康教育,其內容主要為CHD的臨床表現、治療原則、用藥注意點、護理內容、規避誘因方法、用藥方法、形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義、如何自救。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齡、健康需求、接受能力等制訂具有針對性、個性化、具體化的健康教育,對患者以及家屬的健康要求正確評估,收集患者以及家屬健康知識認知情況資料,明確患者以及家屬的需求,依據患者以及家屬的學習需求和自身能力,制訂針對性健康教育內容;與患者、家屬制訂健康教育目標,選擇教育方法,輔助實施教育計劃,評價健康教育效果。挑選大專學歷主管護師負責責任護理人員的培訓以及考核,在保證其護理水平后,才可針對性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具體如下。
1.2.1 宣傳疾病常識 加大疾病知識宣傳力度,可通過視頻、文字、圖片等方式介紹CHD相關知識,使患者了解CHD發生原因、發病機制。同時向患者宣傳如何進行自我保健,提高其自我保健水平。
1.2.2 用藥指導 告知患者嚴格遵醫囑服藥的重要性,介紹所用藥物的治療效果,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嚴格按照醫囑劑量、療程用藥。而且護理人員需告訴患者用藥后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如何處理。
1.2.3 鍛煉指導 積極鼓勵患者根據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圍進行體育鍛煉,以可耐受為主,勞逸結合,不可長時間激烈運動,防止心臟負擔加重。
1.2.4 飲食指導 告知患者不安全飲食對CHD的危害,使其意識到不良飲食習慣是導致CHD發生的主要病因,結合患者飲食、生活習慣,提出針對性飲食建議,嚴禁吸煙喝酒、暴飲暴食,飲食宜清淡。
1.2.5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培養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老年人多數比較重視自身健康問題,且具有相對較多的自由支配時間,但因缺乏準確醫學知識,需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調查了解患者的治療情況,醫護人員積極鼓勵患者參與到護理計劃的制訂中,調動患者對自身健康、護理保健知識的興趣,化被動為主動,糾正不良生活習慣,戒煙酒,飲食不能過飽,注意低鹽低脂,加強鍛煉,按時服用藥物,保證睡眠,防止便秘發生。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及護理滿意度。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出院前護士長對患者CHD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估,內容包括CHD治療護理康復相關知識、自我保健知識,每項包含條目20項,滿分均為60分,評分越高,表明掌患者掌握程度越好[2]。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非常滿意:90~100分;滿意:70~89分;不滿意<70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19.5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CHD治療護理康復知識、自我保健知識的總掌握程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CHD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CHD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治療護理康復知識 自我保健知識對照組 60 40±5 37±6觀察組 60 53±4 51±5 t值 6.9845 6.7152 P值 <0.01 <0.01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非常滿意45例,滿意5例,不滿意10例,總滿意度為83.3%(50/60);觀察組患者中,非常滿意52例,滿意4例,不滿意4例,總滿意度為93.3%(56/60);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CHD為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發病后會引起患者心臟供血不足,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嚴重時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臨床認為,CHD的發生主要受不良生活習慣及心態影響,臨床提出可通過實施健康教育,改變患者不良的生活習慣、心態,減少CHD發生。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對健康知識的了解以及掌握,改變其不良生活習慣,提高其遵醫行為,減少疾病發生[4]。
本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的CHD治療護理康復知識、自我保健知識的總掌握程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為臨床實施針對性、個性化健康教育,以簡單的語言使患者理解復雜的疾病知識,強調重點內容,而且健康教育實施時考慮到不同患者特點,結合采用多種教育方法,而對照組給予傳統的教育方式,不利于患者掌握健康知識,患者依從性較差。觀察組實施規范化健康教育,嚴格按照健康教育內容首先評估患者的健康需求,選擇最合適的教育時機,安排適合患者的教育時間,分析護理中存在問題并進行改善,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指導[5]。而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觀察組采用規范化健康教育,收集患者的資料,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以拉近護患關系,可有效提高護患之間的信任以及護理滿意度。
為了提高健康教育實施效果,護理實施過程中應明確健康教育內容以及目標,獲取患者資料,護理人員需要從健康角度、護理角度進行評估,然后依據制訂的方案實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6]。在健康教育計劃制訂過程中,醫護人員鼓勵患者積極參與,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護理效果。為保證健康教育實施的有效性,在護理實施過程中,醫護人員應不斷更新自我護理觀念,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整體提高護理操作水平以及理論知識掌握水平[7-8]。
綜上所述,對CHD患者實施規范化健康教育,可明顯提高患者對疾病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及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金紅妍.院內外追蹤健康教育對提高冠心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9(12):150-151.
[2] 阮玉芹.家屬健康教育對冠心病支架術術后患者自護行為和治療效果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5,36(6):1253-1254.
[3] 蔡瓊蘭,梁菊艷,王彩云,等.冠心病門診健康教育對冠心病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生活質量影響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 12(6):908-909.
[4] 王靜.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影響研究[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4):181-182.
[5] 霍燕嫦.健康教育臨床路徑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與評價[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5,21(5):627-630.
[6] 孫月英.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9(11):132-133.
【中圖分類號】R473.54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5.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