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善越 曹德生 王美媛
?
腫瘤標志物檢測在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潘善越 曹德生 王美媛
【摘要】目的 探討腫瘤標志物甲胎蛋白(AFP)、CA125、糖類抗原(CA199)和癌胚抗原(CEA)檢測在肝炎及肝硬化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大連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101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病情嚴重程度將其分為慢性肝炎組(51例)和肝硬化組(50例)。另選取3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檢測3組受檢者血清中AFP、CA125、CA199和CEA水平。結果 肝硬化組和慢性肝炎組患者的血清AFP、CA125、CA199及CEA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肝硬化組患者的血清AFP、CA125、CA199及CEA水平均明顯高于慢性肝炎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肝硬化組和慢性肝炎組患者的AFP、CA125、CA199及CEA陽性檢出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肝硬化組患者的AFP、CA125、CA199及CEA陽性檢出率均明顯高于慢性肝炎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AFP、CEA、CA199、CA125對診斷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均具有重要意義,其均會隨病情加重而增加。
【關鍵詞】肝炎;肝硬化;腫瘤標志物;甲胎蛋白;CA125;糖類抗原;癌胚抗原
大連市第二人民醫院,遼寧大連 116011
腫瘤標志物的分泌機制較復雜,其主要是由惡性腫瘤細胞分泌或者脫落至正常組織中的物質,或者是機體對新生物質進入時分泌[1-2]。其在血清中的變化敏感程度極高,可直接反映患者肝病進展情況[3]。本研究就腫瘤標志物甲胎蛋白(AFP)、
CA125、糖類抗原(CA199)和癌胚抗原(CEA)檢測在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1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病情嚴重程度將其分為慢性肝炎組(51例)和肝硬化組(50例)。慢性肝炎組患者中,男23例,女28例,年齡45~67歲,平均(55.3±2.1)歲;肝硬化組患者中,男24例,女26例,年齡44~ 66歲,平均(55.6±2.5)歲。另選取3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44~67歲,平均(54.9±2.1)歲。3組受檢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晨起空腹抽取101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以及30例健康體檢者的血液30 ml,使用免疫發揮法檢測其AFP、CA125、CA199及CEA水平,使用儀器為羅氏e 601。其中CA125的正常范圍是0~35 U/ml,CA199為0~39 U/ml,CEA為0~4.7 ng/ml,AFP 為0~7.02 ng/ml。高于最高臨界值,為陽性。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F檢驗,兩兩比較采用q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清AFP、CA125、CA199及CEA水平比較 肝硬化組和慢性肝炎組患者的血清AFP、CA125、CA199 及CEA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肝硬化組患者的血清AFP、CA125、CA199及CEA水平均明顯高于慢性肝炎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3組患者血清AFP、CA125、CA199及CEA水平比較(±s)

表1 3組患者血清AFP、CA125、CA199及CEA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慢性肝炎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CA125 (U/ml)CA199 (U/ml)CEA (ng/ml)AFP (ng/ml)對照組 30 25.9±11.3 29±11 4.4±2.6 11±5慢性肝炎組 51 38.5±12.5*33±13*6.1±2.1*13±7*肝硬化組 50 77.4±1.5*#84±12*#13.5±3.4*#36±6*#F值 4.23 5.67 3.89 4.90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2.2 CA125、CA199、CEA、AFP陽性檢出率比較 肝硬化組和慢性肝炎組患者的AFP、CA125、CA199及CEA陽性檢出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肝硬化組患者的AFP、CA125、CA199及CEA陽性檢出率均明顯高于慢性肝炎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3組患者CA125、CA199、CEA、AFP陽性檢出率比較[例(%)]
AFP是診斷肝癌的主要指標,肝細胞受損以及增生過程中AFP分泌均會增加,研究顯示其陽性檢出率為70%~90%[4],慢性肝炎患者的AFP會隨著炎癥加重而增加[5]。研究表明,血小板下降、AFP增高是誘發肝硬化發展為原發性肝癌的危險因素[6],并且肝硬化患者的AFP明顯高于慢性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的CA125同時也增高,血清CA125是檢測腹水的常用指標,對早期診斷腹水具有重要意義[7]。尤其對于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量與其呈正相關[8]。CA125主要由上皮細胞分泌,當腹腔中出現腹水,會對腹膜產生刺激,或者由于腹水導致微循環發生障礙,就會引起肝臟對CA125的處理能力下降,進而導致血液中的CA125水平增高[9]。雖然,CA199主要是胰腺癌的腫瘤標志物[10],但是在肝硬化患者的血清中其值也會增加,從本研究可以看出,其對于肝病也有一定診斷意義,并且病情越重,其含量越高。CEA是消化系統特異性抗原,其廣泛存在于內胚葉起源的消化系統腫瘤中,呈明顯升高[11],CEA也存在于正常胚胎消化管組織中,在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有微量存在,因此某些良性病變,如肝硬化、慢性肝炎也可能導致其升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肝硬化組和慢性肝炎組患者的血清AFP、CA125、CA199、CEA水平及陽性檢出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肝硬化組患者的血清AFP、CA125、CA199、CEA水平及陽性檢出率均明顯高于慢性肝炎組。提示AFP、CEA、CA199、CA125對診斷肝炎及肝硬化疾病均具有重要意義,其均會隨病情加重而增加。聯合檢測可以提高對于肝病診斷的敏感度,填補單獨檢測的不足,但由于本研究患者例數較少,試驗還存在著不足之處,應進一步進行基礎研究,為臨床診斷以及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聶榮慧,劉元元.腫瘤標志物AFP,CA125,CA199和CEA檢測在肝炎、肝硬化患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38(1):119-121.
[2] Tao LY,Cai I,He XD,et al.Comparison oI serum tumor markers for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Am Surg,2010,76(11):1210-12133.
[3] Chang K,Lu SN.Incidence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a dural hepatitis B and C virus endemir area;a surveillance study[J].Kaohsiung J Med sci,2011,27(3):85-90.
[4] 石艷芬,蘇文芳.3項指標檢測在肝臟病患者中的臨床意義[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1):141-142.
[5] Mengsen Li,Hui Li,Chaoying Li.Alpha-fetoprotein:Anew member ofintracellular signal molecules in regulation of the PI3K/AKT signaling in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2011,128(3):524-532.
[6] Lars Frelin,T herese.Wahlstrm the select ion of the hepatitise Amy E,et al.A antigen negatme mechanism to explain mutant during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J Virology,2010,83(3):1379-1392.
[7] Liu Y,Li YH,Guo FJ,et al.Identification of HTA as a novelspecific marker for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J Cancer Res Cfin Onco1,2010,136(8):1187-1192.
[8] 翟婷婷,李翠芬.血清CA125,CA199,CEA和AFP聯合診斷卵巢癌的臨床研究[J].現代腫瘤醫學,2015,23(9):1270-1273.
[9] 黃艷青,成建軍.血清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及糖類抗原199檢測對原發性肝癌的診斷意義[J].當代醫學,2014,20(20):51-53.
[10] 曾全生.癌胚抗原聯合甲胎蛋白檢測在肝癌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醫學,2013,21(4):41-41.
[11] 石亮,伍麗麗,林向陽.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的診斷指標臨床意義探討[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1(24):73-74.
【中圖分類號】R575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5.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