О張藎文
?
必要類副詞“千萬”和“萬萬”的對比分析
О張藎文
摘 要:“千萬”和“萬萬”是現代漢語中常見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的語氣副詞,屬于表示必要類的副詞。由于兩詞是近義詞,所以它們在意義和用法上有許多相近的地方,甚至在一些情況下可以互換;但也正是它們意義和用法的近似,使得兩詞在應當區別使用時卻出現了混淆的情況,往往容易誤用。故為了更好地認識“千萬”和“萬萬”的意義,明確區分兩詞的使用方法和環境,文章將分別從共時層面的語法、語義、語用及語用頻率和兩詞在歷時層面的語法化過程等方面對兩詞進行對比分析。
關鍵詞:千萬 萬萬 語義 語法 語用頻率 對比分析
《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副詞“千萬”的描述是:務必(表示懇切叮嚀)。對副詞“萬萬”的描述是:絕對;無論如何(用于否定式)。從詞典的基本釋義可以看出兩詞意義相近而略有不同,并且有使用條件的限制。它們的具體運用舉例[1]如下:
(1)你千萬別以為得“金馬獎”的影片就是水平最高的!
(2)第二天我一起床就把小弟弟叫來,告訴他白天可千萬不能打開那本書看。
(3)但C吸毒者栽在毒魔的股掌中,則是他萬萬想不到的。
(4)萬萬不能讓這批小孩跑掉!
通過對上述例句的觀察,我們發現,在例(1)(3)當中的“千萬”和“萬萬”是不能相互替換的,而在例(2)(4)當中的“千萬”和“萬萬”卻可以相互替換。那么造成它們之間(不)能夠互相替換的原因和條件究竟是什么,就是下文著重分析和討論的內容。
(一)“千萬”和“萬萬”的語法句法共性
1.“千萬”和“萬萬”都可以用于祈使句中充當狀語,表示一種告誡,建議,提醒,后面往往要跟隨“不能”“不要”“不可”等詞語,此時兩者多數情況下可以互相替換。舉例如下:
(5)現在傳染病正在流行,千萬(萬萬)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
(6)有的認為,鄧小平這一構想,萬萬(千萬)不可等閑視之,它將影響國防。
上面的例(5)、(6)是在祈使句中“千萬”和“萬萬”可以相互進行替換的情況,但當出現“……是……不能(可)(行)的”結構時,則只能用“萬萬”不可以用“千萬”,并且此時的句子也不再是祈使句了。例如:
(7)我現在的處境,是萬萬不能把門打開的。
(8)但在上海,家庭教育就非特殊注意不可,要靠學校是萬萬不行的。
2.從句子的肯定否定來看,“千萬”和“萬萬”都可以用于否定句當中,以下是兩者可以替換的情況,例如:
(9)當時立夏已過,一頭牛負擔十二畝田的犁耙,萬萬(千萬)不能在小滿前插秧。
(10)在他人的閑言碎語、說三道四或者批評指責面前,即使難聽,都要抱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萬萬(千萬)不可耿耿于懷。
根據例句(9)、(10)并結合例句(5)(6)可以看出,兩詞可以替換的情況出現在否定的祈使句中,且后面要加“不能”“不行”“不可”“不要”等詞,只是單純的否定句或只是單純的肯定祈使句中兩詞是否可以相互替換則需要具體例句具體分析。
3.“千萬”和“萬萬”都可以用于“千萬(萬萬)+動詞+不得”結構中,表示“絕對”的意思,用以勸告,叮囑。例
如:
(11)師生戀愛是有傷師道尊嚴的,萬萬(千萬)要不得,為防患未然起見,未結婚的先生不得做女學生的導師。
(12)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堅定不移,千萬(萬萬)動搖不得。
(二)“千萬”和“萬萬”的語法句法差異
1.從可以出現的句類上看,“千萬”只能出現在祈使句當中,而“萬萬”除了用于祈使句,還可以出現在感嘆句、陳述句和疑問句當中,均加強了語氣。此時“萬萬”多存在于“……是萬萬……”的格式中。例如:
(13)特別是對于一個有志于文學的青年來說,光靠學校里那點生活是萬萬不行的。(陳述句)
(14)今天早上,郝四兒對白從海說,他不管事情鬧到什么樣子,要叫他上山生產,那是萬萬不能的!(感嘆句)
(15)難道這么做是萬萬不能的嗎?(疑問句)
2.從句子的肯定否定語氣來看,“萬萬”只能用于否定句當中,“千萬”則無此限制,既可用于否定句也可用于肯定句。舉例如下:
(16)千萬要記著黨的好處,聽黨的話!
(17)王光美同志幾次叮囑我們:今天所談的,是作為朋友隨便聊聊,千萬不要發表出去。
但是也不排除有“萬萬”出現在肯定句中的特殊情況,如在例句“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各級領導同志務必充分注意,萬萬(千萬)要小心謹慎”中,雖然句子本身是肯定的祈使句,但是此時的“萬萬”和“千萬”卻是可以相互替換的。究其原因,此時的“萬萬”不再表示“絕對,無論如何”義,而是與“千萬”相同,表達了“一定、務必”之義,此時之所以用“萬萬”,是因為它更能夠體現出主觀上的期待值,強調了謹慎的程度,加強了語氣。不過此種情況是極少出現的,在下文統計語料當中數量十分有限,我們認為這是例句作者的有意為之,是對詞語臨時變通的運用,并不具有周遍性,所以我們認為“萬萬”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出現在肯定句當中的。
3.“萬萬”存在于格式“萬萬+動詞+不+補語”中,主要作用是加強否定語氣,表示“一定,必然”的意思。強調某種情況和事實的難以預料,對某個情況的徹底否定,或者是在特定原因干預下無法實現的事情,這里的動詞多是“想、料、做、猜”等。“千萬”并沒有這種用法。例如:
(18)特別是方佳,萬萬想不到能進入這樣一個奇異的世界,更是興奮而虔誠。
(19)我們所要說的火箭,是比槍炮更厲害的東西,旅行月球的事雖然談不上,在地球上,卻有橫渡大西洋,從歐洲飛到美洲去的可能,這是槍炮和弓箭所萬萬做不到的事。
4.“萬萬”還可以用于結構“萬萬+沒(有)+動詞+補語”里,與1.2.3相似,加強句子本身否定語氣,強調情況的意外與難以預料,多是出現在已經發生了的無法挽回的情狀里,可用于第一人稱回憶或者全知視角下對他人情況的敘述與評論。例如:
(20)這時,巴查查蘭國王萬萬沒有料到,當他降落到河邊飲水時,竟現出原形,再也不能騰空飛翔了。
(21)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因為一兩件事卻使你對我抱有那么大的成見。
5.“萬萬”無法重疊出現,但“千萬”可以重疊成“千萬千萬”的形式后用在“要”“不要”或其他否定副詞前面,功能用法與“千萬”相同,都是表示一種懇切的叮嚀,勸告,提醒,較之“千萬”,有了更強的強調意味。舉例如下:
(22)看著,看著,她的心又跳起來,只得一再告誡自己:心兒呀,千萬千萬不能跳呀!
(23)他時時告誡自己,為了能參加運動會,千萬千萬別在賽前受傷。
1.“千萬”與“萬萬”作為語氣副詞用在句中表示強調時,前者的語氣沒有后者語氣強烈。例如:
(24)我默默地對自己說,無論這傷害有多深,千萬(萬萬)不要叫爸爸媽媽知道此事,我對不起他們22年來的養育之恩。
2.在“千萬(萬萬)+動詞+不得”結構中,“千萬”和“萬萬”的語義指向有所不同。通常,前者會指向動作和狀態,而后者會指向命題本身,旨在強調不要造成某種結果。比如:
(25)那是她姐夫,那個聲名卓著而又有點古怪的老頭親手交給她的,他當時說:“請在得知我逝世的最初一刻打開它吧,照著我所寫的去做,千萬(萬萬)不要讓我失望!”
仔細體會,例句里的“千萬”指向的要按照“我”寫的去做,不要做出使“我”失望的事;而用“萬萬”則是強調希望不要出現讓“我”失望這個結果。
3.“萬萬”可以與“不答應、不應該、不及、不如、不可能、不敢、不肯、不如……”等詞語搭配,有豐富的搭配詞群,表示的是對情理的判斷、對個人意愿,情形狀況的強調、多某一特定條件下的可能性的強烈否定或者是某一事實的陳述與強調。“千萬”并沒有這種用法。比如:
(26)你是你,我是我,我們之間的任何妥協,任何調和,是萬萬不可能的了。
4.當“萬萬”在假設語境中出現在“不能、不可”或者結果補語的前面時,往往通過對出現在“萬萬”后面的內容的否定,實現對假設的條件的否定。這是“千萬”沒有的用法。例如:
(27)我們所說的胎教,并不是指孕婦的主觀意志想什么,將來出生的孩子就跟主觀意志想的一樣,比如,想生一個有音樂家、數學家素質的后代,胎兒就會具備了這種素質,這是萬萬不可能的。
5.當“千萬”用于提醒、勸說、叮囑他人的時候,說話人往往站在聽話人相對的立場,陳述理由,為了加強強調語氣,會較多使用“千萬+別”的形式,“萬萬”若想要表達相同的意義,則多用“萬萬+不要”的形式來表達,而在語氣上,“萬萬+不要”強于“千萬+別”。例如:
(28)在沒弄清楚它是什么東西之前,萬萬不要輕舉妄動,以免發生危險。
(29)在沒弄清楚它是什么東西之前,千萬別輕舉妄動,以免發生危險。
由于“千萬”和“萬萬”古已有之并且沿用至今,所以我們分別在古代漢語語料庫和現代漢語語料庫對兩詞語進行了語料的搜集與統計工作,力求從歷時及共時兩個角度對兩個詞語進行分析和比較。其中,古代漢語語料庫選用的是古籍語料庫[2],現代漢語語料庫選用的是國家語委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3]。具體統計如表1和表2:

表1:古代漢語“千萬”與“萬萬”的使用情況統計(單位:條)

表2:現代漢語中“千萬”與“萬萬”使用情況統計(單位:條;單位:%)
由歷時角度分析表1,從古代漢語語料總數上看,“千萬”有1309條,遠遠超過“萬萬”的392條,這說明了在歷史上“千萬”的使用頻率高于“萬萬”;對比來看,作為數詞兩詞皆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出現,并且都在隋唐五代時出現了副詞用法,不同的是,“千萬”最先出現的是后加肯定形式的用法,而“萬萬”最先出現的是后加否定形式的用法;兩詞副詞用法都在宋代有了較大的發展;“千萬”在元明,“萬萬”在清代的副詞用法數量超過了數詞用法數量,且形成了“千萬”+肯定否定皆可與“萬萬”主要+否定形式的發展態勢。整個表格的歷時歷史進程體現了兩詞從古至今的語法化過程。
由共時角度分析表2,現代漢語中“千萬”的整體使用頻率與數詞和副詞的分別使用頻率同樣高于“萬萬”;其中,“千萬”數詞用法與副詞用法皆是其主要用法,所占比重相差不大,而“萬萬”也保留了其數詞用法,但是主要用法是做副詞,數詞的功能大大減弱,這是由于中國開始使用計算機后,逐漸用“億”取代了“萬萬”數詞的地位造成的;而在兩詞都作為副詞使用時,“千萬”+否定形式的數量遠遠多于“千萬”+肯定形式,而“萬萬”幾乎都用于否定形式,后跟肯定形式的情況微乎其微。
綜上所述,現代漢語中作為必要類語氣副詞的“千萬”和“萬萬”在意義和用法上既相近又不同,所以在選擇應用時要根據它們出現的條件明確區分,避免因混淆而造成使用不當。
注釋:
[1]文章中的例句均來自于古籍語料庫和國家語委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中有關“千萬”和“萬萬”的語料。
[2]該語料庫包含自周至清各朝代的約1億字語料,含四庫全書中的大部分古籍資料。部分書目如下:詩經、尚書、周易、老子、論語、孟子、左傳、楚辭、禮記、大學、中庸、呂氏春秋、爾雅、淮南子、史記、戰國策、三國志、世說新語、文心雕龍、全唐詩、朱子語類、封神演義、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儒林外史等。
[3]該語料庫樣本數:9487個(樣本數即篇章數);字符數:19455328個(含漢字、字母、數字、標點等);總詞語數:12842116個(含單字詞、多字詞、字母詞、外文祠、數字串、標點符號等)。該語料庫是一個大規模的平衡語料庫,語料選材類別廣泛,時間跨度大。并且提供檢索的語料經過分詞和詞性標注,可以進行按詞檢索和分詞類的檢索。
參考文獻:
[1]柴延艷.副詞“千萬/萬萬”的語法化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2]柴延艷. 副詞“千萬/萬萬”的共時比較[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07):163-164.
[3]胡艷.有關副詞“千萬”“萬萬”的考察[J].文學教育(下),2014,(04):36-37.
[4]蔣珠鑄.“千萬”與“萬萬”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本體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05):289-291.
[5]陳倩儀.古漢語中“千萬”與“萬萬”的語義特征及語用情況[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2,(07):170-172.
[6]蔣協眾.副詞“千萬”用法的歷史演變[J].欽州學院學報,2010,(01):71-74.
(張藎文 黑龍江哈爾濱 黑龍江大學文學院 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