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乃源 潘昌志 潘玲玲


1913年7月21日,我出生在廣西岑溪縣(今岑溪市)水汶鄉大南村,父親重視文化教育,節衣縮食想方設法送我讀書。1930年我考入岑溪中學,后因父親病故,家境困難被迫停學。跟著兄長燒石灰貼補家用,但我不甘心一輩子沒有作為,想到外面去闖世界,于是決心離家步行去柳州。
當時,日本侵略者正侵略中國,“九·一八”事件爆發后,東三省被占領,華北危急!中華危急!南京國民政府要求全國統一起來抗日,號召青年男女踴躍報名參軍。組織義勇救國軍宣傳隊,全國各地抗戰聲勢高漲。可惡的日本侵略者連處于大后方的廣西柳州也不放過,敵人的飛機日夜轟炸,機關、學校、街道,商店和民房連遭轟炸破壞;人員死傷累累,人心惶惶。1938年街上貼出國家財政部稅警總團在柳州招收學員的告示,校址設在貴州省都勻縣。我是一個熱血方剛的青年,深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便義無反顧地去報了名,積極參軍報效祖國。經過考試,數日后看到自己榜上有名,非常高興地前去報到,可規定說必須要有兩名干部作擔保才能錄取,這消息就好像當頭給我潑了一盆冷水,當時我就是一個從農村來謀生的外地人,到哪里去找兩個人作擔保呢?后來想起在當地法院工作的朋友李彩華,于是請他幫忙,經一番努力,才獲得錄取。經過一年半的訓練學習,我畢業后分配到孫立人稅警總團騎兵連當少尉排長。從此走上了軍旅人生之路。
由于日本侵略者滅亡中國的勃勃野心。全國各地烽煙四起,抗日形勢越來越嚴峻。1940年由于形勢發展的需要,稅警總團改編為陸軍新三十八師,原稅警總團團長孫立人提升為師長。同時部隊前往興義縣編入杜聿明的國民黨第五軍。隨著日本侵略者的瘋狂進攻,同時也令自己陷入中國軍民反抗侵略的戰爭泥沼,疲于奔命的日軍進一步向南擴張,企圖切斷中國的外援供給。所以日軍攻占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之后,于1942年2月攻入泰國,并向緬甸仰光進攻,妄圖以征服整個亞洲大陸為主要目標。并想以阻止美英供華物資從仰光港口經滇緬公路運往中國來瓦解中國的抗日力量。3月初日軍占領仰光。反法西斯同盟中國戰區參謀長兼中緬印戰區美軍總司令史迪威將軍建議國民政府派兵出國保衛滇緬公路這條惟一的陸路運輸線。國民政府同意該建議,即以駐扎貴州省興義縣的杜聿明第五軍和張翼第六十軍為主力,由羅卓英任總司令,建立遠征軍開赴緬甸,保衛滇緬公路的暢通。部隊通過臘戍下緬京,我師打先鋒奉命南下仰光,部隊尚未到達目的地,日軍已搶先登陸仰光并北上同英軍在仁安羌先開戰,我師受命前去增援。由于孫立人師長指揮得當,經多次戰斗把敵人擊退,取得了頭一仗的勝利,史稱“仁安羌大捷”。
該戰大滅日軍之威風,大壯我軍之士氣,而我在這一仗中則是第一次帶兵上陣殺敵。日軍不甘心失敗而大舉增兵反攻。戰局驟起變化,我軍戰敗,臘戍城失手,杜聿明向八莫、密支那撤退。我師在戰場最前線,無撤退機會,孫立人師長與英軍亞歷山大司令是同學,于是兩軍協同作戰退入印度,廖耀湘率領第二十二師撤退時退入野人山迷路,也進入了印度境內,兩師都沒有回國之路。史迪威將軍建議軍隊不回國而開往印度中央省藍姆迦大本營駐扎,其后史迪威將軍還建議為了提高部隊戰斗力奪回緬甸。打通滇緬運輸線而進行整訓。整訓之初,我們的部隊只有撤到印度的新三十八師和第二十二師,共9000人左右,兵力不足,后經美、中、英三國多次反復協商,最后決定由中國出兵,美國出武器裝備,英國提供生活給養和服裝。從1942年10月開始,從中國國內空運軍隊士兵到印度補充擴編軍隊,重慶派鄭洞國前來任司令,選擇人材分科學習新式武器技術,各兵種都有,還有美國教官,我們有機會學習心里很高興,精神振奮。軍官和士兵的訓練內容不同,士兵主要是戰術理論、武器操作、防空防彈、格斗等;軍官主要是體格訓練、戰術指揮、沙盤演練、步炮坦克協同、地空協同等。我剛開始是學習炮兵。后被抽調去學習訓練馬匹技術。經過一年多的訓練。我們成為奪回緬甸打敗日軍的一支主力軍。
1944年3月,遠征軍準備向緬甸的敵人反擊,命我師在途中掩護美英兩個機械工兵團向緬甸開路。因為緬甸到處都是深山老林,需要士兵在前面斬樹開路,于是我們換人不換機日夜開工,很快就接近緬甸最北端的中印緬交界處,俗稱“野人山”?!耙叭松健睂儆谠忌郑礁吡置埽喜灰娞?、下不見路,螞蝗、蚊子很多,困難重重,幸好在前進途中發現林中有一戶當地人,我們給他們糧油鹽,于是當地人很樂意給我們帶路,這樣就加快了前進速度。有一天,穿過深溝樹林,那里原是日軍在緬北的一個哨站。有20多個人,這伙日軍還在夢睡中就被我軍很快消滅了。這一仗驚動了在森林中駐扎的日軍,各處都起來反攻,我師按計劃繼續掃蕩進攻。我師以一日十多里的進展消滅了一個個敵人據點,沿路挺進森林到達大龍河。河對岸有一條土公路,據點中的日軍大概有一個營的兵力,有重武器裝備,火力很強無法進攻,后來我們的炮兵上來助戰,加上美機轟炸,正面攻擊展開,我們由上下河繞道偷渡,經過10多天才消滅了該據點。
某日,日軍飛機來轟炸,全部美機起飛應戰,擊落數十架敵機,之后日機不敢再來。在森林戰中,我是第二次乘馬指揮戰斗,不慎被擊傷,敵人頑抗,我師部命令一一三團從左側繞路還擊,實施迂回大包圍,敵人沒有發現我軍從后方包圍過來。敵人被擊退,我們繳獲日軍坦克、汽車多輛,生俘幾十人。這一仗戰果輝煌,各路軍隊也振奮起來,于是我師直下孟拱城進攻包圍密支那,敵增兵在途中被消滅。美軍一團從右進攻密支那,配合美機助攻。我師攻下孟拱城時美軍開始攻擊密支那,與日軍的戰斗非常激烈,而我師奉命迅速開往密支那配合圍攻日軍。戰斗了20多天,敵人在彈盡糧絕、走投無路之下,均被消滅。
勝利喜訊報回國內,國民政府立即派人來宣布編軍嘉獎:新三十八師中將師長孫立人晉升為新一軍軍長。一一四團團長李鴻晉升為少將師長,唐寧治二十師和潘裕昆五十師編入新一軍,廖耀湘少將升為新六軍軍長,李濤團長升為二十二師師長,一○六師編入新六軍。
整編結束后,又開始新一輪進攻,1944年秋日軍開始逐漸失利,美英軍隊加快打擊。此時大多數中國軍隊撤回云南省西部與日軍激戰,損失慘重,我們新一軍留在緬甸戰場而免遭一劫。新一軍沿邊境繼續南下進攻,飛機在前面轟炸掃射開路,我們很快便到達八莫城外據點。一一四團擔任進攻,我隊送彈藥上山,擊退敵人后包圍八莫城。經過10多天的戰斗。日軍除少部分逃脫外其余均被消滅。我軍勝利后乘勇追敵直攻南坎城,先頭部隊打下維新鎮,光復臘戍城。三十師到泰國邊境新興,美軍收復車瓜梅苗,英軍收復仁安羌進攻仰光。1945年4月滇緬公路全線暢通,緬甸日軍全部被迫撤退出仰光,5月緬甸光復。
我們自1941年入緬,在印緬生活戰斗4年多,走路上萬公里,大小戰斗幾十次,經過無數次槍林彈雨、日夜奔馳、風餐露宿,經受螞蟥、蚊子叮咬的各種疾病苦楚,終于把敵人趕走,能活著回國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不久我們接到命令,中國遠征軍暫不回國,當時在緬甸的法國、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八九個國家的軍隊全部飛往密支那,而我留在臘戍學習步兵、海上登陸技術。學習結束不久,國民政府下令新六軍在密支那乘飛機回湖南芷江,反攻任務地為長沙、武漢。新一軍在密支那起飛回廣西南寧,反攻任務地為西江梧州、廣州。當我隨部隊乘飛機回到南寧,作為先頭部隊下玉林到陸川,此時日本已宣布無條件投降。國民政府命令新一軍分水陸兩路日夜步行下梧州,后乘船到廣州沙面接收投降日軍,接收后部隊駐扎在郊區。不久我軍奉命北上東北進駐吉林省長春市,我當時由運輸連調到三十八師騎兵營一連當連長。1947年孫立人調往臺灣,鄭洞國為長春兵團司令。之后國共兩黨談判破裂發生內戰。當時我想:抗戰八年都沒戰死,今天卻要為內戰與自己的同胞倒戈相見,毫無價值,寧可解甲回家種地。
1948年10月鄭洞國也接受了共產黨思想,率全體官兵投誠起義,隨即長春市和平解放。當時我已攜帶家眷南下,于1949年回到闊別已久的廣西岑溪縣水汶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