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文澤
摘 要:筆者結合自身在某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建設過程中積累的經驗,講述了質量控制要點和過程。
關鍵詞:垃圾填埋場建設;質量控制;系統工程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
隨著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每日產生的生活垃圾量逐漸增多,而且原有的生活垃圾簡單填埋造成污染環境、垃圾滲濾液任意滲漏,已不能適應環境保護的要求。現有生活垃圾處理必須做到衛生填埋、垃圾滲濾液處理后達標排放。現就某新建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的施工過程,從土建、工藝等施工部位闡述質量控制過程。
一、填埋區構建工程
1 總則
土方施工是指填埋場構建過程中的土方開挖、回填、傾倒、處理、濕度調整、鋪開和壓實等工作。施工單位須按照設計要求提供足夠的施工設備,并按要求達到一定的壓實度。開挖、填土外置壓實技術及所應用的機械應提交詳細的施工方案,施工過程中須進行質量控制試驗以確保施工方法正確,就有關土方工程的臨時工程提出建議書,并須得到監理工程師核準。整個場地在施工過程中須保持整潔,所有材料包括臨時性工作材料須存放有序。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和廢棄物每天須清除不少于一次。施工車輛出場前必須進行清理,以保證不會將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泥土、碎塊等帶到附近道路,離場的每輛車都須經過洗車機清洗;在施工中采用適當的防塵措施,以防止施工期間產生的灰塵造成污染。場地內的鉆孔和探坑須用膨潤土和場內土壤回填及壓實。回填土壤以及采用的回填和壓實方法須事先得到現場監理工程師的批準。在開挖或填土之前,須清理移走山坑周邊表土并放置在指定的表土貯存區內,以備日后之用。將坑底剩余的淤泥清除,深度直至天然土層。地基土必須結實,沒有可見的表面水。土中不含有機物(草木、樹干、根、樹葉等)。如在場地地基表面有持續地下水涌出,整個地基表面須用0.3m厚的碎石覆蓋(最小粒徑75mm)。
2 排水及表面水的管理
應根據圖紙建設永久性地表水排水溝及排洪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地表水,防止積水及泥土流失。有需要時,施工方須在受施工影響的地方(包括開挖區和回填區等)采用預先防止泥土流失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沙泥擋、防護堤等。
3 回填
回填應采用自然土壤和經人工處理材料。在回填工作施工時,須按設計要求進行壓實以構成穩定的回填區。材料不得含有任何不符合要求的物質,回填材料不得含有過多有機質,不得含有直徑大于75mm的垃圾、土塊、石塊或其它有害物質;在填埋區內,場內構建地表下200mm之內的填料中不得含有直徑大于20mm的有機物、垃圾、土塊和石塊或其它有害物質。回填層底面須水平放置,并有系統地進行壓實,直到壓實表面平整一致。每層坡度須一致并符合要求,以便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礎,每層松放的厚度不得超過300mm,然后壓實。在重型壓實機不能施工的地方(例如邊坡)應采用手動小型壓實機,每層松放的厚度不超于150mm。施工期間須確保因重型車輛和運輸設備而壓實的道路有統一的壓實度。監督施工單位對任何發現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重新進行施工。因下雨、曝曬、設備問題或其它任何原因而造成的回填壓實度達不到要求時,須將回填材料挖出晾干或使用其它適合的方法以確保材料的含水量符合要求后重新進行回填壓實。
二、填埋場防滲系統工程
本項目防滲系統采用復合防滲層,由底層往上分別為4800g/㎡GCL膨潤土防滲層、1.5mmHDPE雙糙面防滲膜層、600g/㎡長絲非織造土工布防滲膜保護層、厚度為200mm碎石排水層(滲濾液導流層)、200g/㎡土工濾網(過濾保護層)組成。
上述材料的技術指標按施工圖要求,實際選用的材料的性能應優于設計要求的指標,碎石應清洗干凈表面雜質。
防滲層施工的工藝要求:首先,填埋區應按照構建施工圖嚴格進行施工。防滲施工基底不得有磚石、瓦塊及尖刺顆粒硬雜物,無樹根、雜草及可能破壞防滲材料的各種異物,基礎表面不得出現凹凸不平現象,保證平整,對場底基礎面應進行壓實,并檢測壓實度符合設計要求。在鋪設防滲材料過程中,應隨時對基礎面可能出現的異常變化現象進行檢查及修補。在鋪設過程中,應確保地表水排放良好,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以確保基礎面不受潮濕的影響。
然后,施工單位應保證具有足夠的焊接設備,確保連續作業不會由于焊接設備不夠而出現中斷現象。焊接工作進行前要進行必要的試焊接,試焊接在防滲材料樣品上進行,確保焊接性能、焊接方法、焊接溫度等基本要求無誤后才可進行正式焊接,試焊接樣品至少不小于3.7m長,0.6m寬;對試焊接樣品應進行剝離強度及剪切強度的檢測,如結果與材料要求不符,則須由供貨商更換滿足要求的新材料。
最后,防滲系統鋪設施工技術要求防滲材料正式鋪設施工前要求對場地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并應對防滲材料的質量(含各項技術指標以及表面是否有皺紋、氣泡、破損等問題)進行嚴格檢查,確認無誤方可進行鋪設。鋪設的每種材料應進行編號,并根據順序進行鋪設。對材料編號應交監理工程師備案,以便檢測。當出現溫度過高、過低、降雨等不利天氣時時應停止鋪設工作。在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及現場施工人員應穿對防滲材料無損傷的鞋子,且不得從事可能損壞防滲材料的活動,如吸煙等。對鋪設好的防滲材料應及時壓放對材料無損的重物如砂、土袋以防被風刮起。鋪設中如發現基礎受損,應及時進行修補,經反復壓實并由監理工程師驗收通過后方可進行鋪設。不允許任何車輛直接在防滲材料上通行。在防滲材料鋪設及焊接過程中,監理工程師應對操作程序、鋪設、焊接質量進行及時檢查,對明顯缺陷或懷疑處,有權提出檢測,要求施工單位進行修補,直至檢測合格。在鋪設過程中,應盡量將皺紋推平,對難以推平處,在征得監理工程師的同意的前提下,可剪去多余部分,并對接縫處進行修補。
防滲材料及焊接技術的現場檢測,針刺氣壓測試:A設備裝置,氣泵(手動或馬達驅動)配備有壓力表使壓力保持在25~30psi(160kPa~200kPa)、有配件及接頭的橡皮管、尖的中空針或其它核準的供壓裝置。B檢測程序,封住受測試縫的兩端,將針或其它供壓設施插入熱融焊接所產生的空隙中,將氣泵加壓到25~30psi(160kPa~200kPa),關上閥門,保持此種壓力5分鐘,壓力值能保持在15.25cm汞柱以上,則該接縫通過檢查。如果壓力外泄超過上述值或不穩定,則需標出問題區并依技術規范規定修補。壓力測試縫的結果應記錄在每日進度報告中。
三、滲濾液收集系統工程
滲瀝液收集系統是在庫區底部防滲系統以上設置收集開孔主管和支管(HDPE管)、水平滲濾液碎石導排層。
在庫底防滲系統上部碎石排水層設置滲瀝液收集系統,放置穿孔花管,并采用200g/m土工濾網包裹;收集系統分為收集主管及收集支管,沿著庫區底部主要流向布置。滲瀝液收集后引至下游的滲瀝液調節池內。
1 材料要求
碎石應采用經過嚴格篩選的d=20mm~40mm的級配碎石,碳酸鈣的含量(以重量計)不超過10%,碎石應堅實。管材規格為:dn315、dn225。管道開孔的孔洞規格須按照圖紙所示尺寸預制或現場鉆制。收集管的上游末端須用管帽焊接密封。
2 施工要求
PE管道在連接之前必須將管道吹掃干凈,不得將任何可能堵塞管道的物質留在管內。管道如果暫時處于開口狀態,應臨時用膠帶封住,以避免渣土等雜物進入造成堵塞。由于滲瀝液收集系統在防滲系統上部施工,因此,必須做好充分的施工保障措施,防止損壞防滲系統結構,所有管道穿膜處均需做好密封處理。滲瀝液收集管鋪設于防滲系統上部,先鋪設過濾機織布,然后再放管堆石,并用過濾機織布包裹后,周邊砂石回填。
四、地表水及地下水收集系統工程
1 地表水
在垃圾填埋場環場道路及平臺設置排水溝,收集填埋場的地表水,最終排入填埋場現有排水溝。施工要求:砌磚應該砂漿飽滿,修建在土質地基上的截洪溝如遇到工程地質條件較差的地段,要進行處理時。
排水溝開挖應適應外形以減少回填,排水溝應分段砌筑,溝底縱坡和溝底標高根據圖紙放線后如發現與現場相差較大,可以根據現場地形進行局部調整,縱坡大于10%的陡坡段應設置跌水。
2 地下水
地下水收集系統包括庫底地下水收集主管、地下水收集支管。該系統設置于庫底防滲系統以下0.5m處。在庫底防滲系統下部設置地下水收集盲溝,盲溝內放置開孔HDPE管;盲溝分為主盲溝、次盲溝,沿著地下水流方向布置。主盲溝尺寸為0.8×1.0m,溝內填充碎石,鋪設dn315PE穿孔花管并用過濾機織布包裹;次盲溝尺寸為0.8×0.8m,溝內填充碎石,鋪設dn225PE穿孔花管并用過濾機織布包裹。
結語
上述新建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的施工過程中,通過建設、監理單位的層層監督,落實質量控制措施,對重要工程部位加強控制,現已完成施工任務,辦理了工程竣工驗收手續,現已投入使用。該工程被評為廣東省市政優良樣品工程,還被廣東省、國家評為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一級填埋場。
參考文獻
[1]簡德武,劉向榮.泉州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工程設計[J].中國給水排水,2003,19(11):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