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自勝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漸提升,對物質生活的需求已經逐漸向精神生活的需求轉變。城市社區尤其注意到這一點,加強了進行精神文明建設,以期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滿足居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大力做好城市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可以從滿足人民群眾的合理需求、堅持黨的大政方針指導、開展豐富的精神文明活動幾方面入手,從而為我國新時期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城市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研究
社區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十分常見的空間,在現代城市發展過程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在我國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城市社區作為城市發展的一部分也需要響應黨中央的號召,進行精神文明建設,從而為城市居民的生活創設良好的環境,也為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實現提供參考依據。這一過程是頻繁而又十分漫長的,需要社區工作人員針對本社區居民的需求以及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存在的不足不斷進行調整,并最終完成城市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推進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進程。
一、滿足人民群眾的合理需求
精神文明建設是我國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與民主、文明、和諧、誠信、友善等具體要素相關的意識形態,精神文明又與物質文明建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而精神文明建設不僅具有人類道德的共性,而且具有相對的政治性、區域性和時代性,必須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和與時俱進的理念。城市社區進行精神文明建設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居民生活的需要,提高其生活水平,因此在進行精神文明建設時應當將落腳點放在人民群眾的需求之上,最大程度上滿足群眾合理的需求,從而完成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的精神文明建設。社區在進行精神文明建設之前應當對本小區內居民的實際情況有所了解,尤其是居民的年齡段分布、家庭基本情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社區內部進行民意調查,深入了解群眾對日常生活有哪些需求,并篩選出群眾合理的需求進行滿足。社區工作人員可以針對本小區居民的年齡段分布來進行精神文明建設。針對老年人可開設棋牌室、老年活動中心等休閑娛樂場所,為老年人提供休閑娛樂的平臺,還可以建設針對老年人的“托老所”,減輕中青年業主的工作生活壓力。針對青少年,可以建設圖書館、報亭等,為青少年提供提升自我、拓展知識面的平臺,也豐富了其課余生活。這樣針對人民群眾的需求進行的精神文明建設能夠獲得小區居民的歡迎,體現社區工作人員的人文關懷,并一定程度上調節了家庭成員和鄰里之間的關系,創造了和諧良好的社區環境。
二、堅持黨的大政方針領導
城市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需要在黨的大政方針領導之下完成,才能保證所進行的精神文明建設是真正符合社會發展的、能夠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并具有一定的發展前景,真正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貢獻。堅持黨的大政方針領導首先要保證社區工作人員熟悉和了解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可以在社區工作人員內容部展開培訓,針對黨的方針政策進行學習,在真正領悟黨的方針政策的條件下再來進行精神文明建設。同時在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圍繞黨的方針路線來展開,不能違背群眾的意志和黨的領導,真正將黨的方針政策作為指導思想來開展各項精神文明建設。在黨的領導之下可以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分為文化、教育、服務、道德、環境五方面,結合黨在這五大方面提出的各項要求來進行社區建設,將黨的方針政策的精髓部分反映到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之中。這樣能夠保證本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包含的范圍較為廣泛,能夠針對群眾日常生活所需來展開,讓群眾體會到社區工作人員的人文關懷,同時感受到黨與群眾的密切聯系,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
三、開展豐富的精神文明活動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與美好生活密切相關的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和形式對多方面的。城市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是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而進行的,讓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鄰里之間互幫互助所帶來的美好生活,并逐漸提升個人道德品質,共同建設美好社區。為了更好的達到精神文明建設的效果,并在建設過程中獲得居民的支持,可以組織豐富的精神文明活動,讓居民更加了解精神文明建設,從而配合相關工作人員迅速落實這一工作。開展精神文明活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以根據節點來安排相應的活動,讓居民在節假日有便利的、與家人一起參與的活動場合。社區開展的各項精神文明活動需要在制定好嚴謹的活動方案之后在全社區內進行宣傳,力求活動能夠有更多的居民來參加,在活動中感受社區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拉近居民與工作人員之間、居民與居民之間的關系。居民可以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互相熟悉,展示自身的精神風貌,交到更多的朋友,從而實現社區環境的和諧、健康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城市社區進行精神文明建設,可以從滿足人民群眾的合理需求、堅持黨的大政方針指導、開展豐富的精神文明活動三方面入手,從而讓居民熟悉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從中獲得實際體驗的幸福感,獲得群眾的支持,攜手建設和諧的社區環境,逐步落實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為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書臣.淺談社區經濟推動社區精神文明建設[J].農場經濟管理,2013,12:43-45.
[2]夏檐笑.淺談社區服務與城市社區精神文明建設[J].大眾文藝,2010,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