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珍
摘 要:教學“全過程式”管理是指教師遵循教育實踐性,在教學過程中把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貫穿于學生學習課程中。“全過程式”管理有利于教師在過程中對學生管理和學習課堂管理的有效開展。文章通過研究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前、課中、課后的“全過程式”管理,以期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
學校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是為了讓學生能學以致用,將所學英語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小學英語教師作為學習的引導者,就要運用科學的管理方式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而“全過程式”管理能讓教師在課堂活動中展現自我,并以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進而掌握并加以應用。
一、教學課前管理
在上課之前,小學英語老師應該整體規劃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管理,比如:可以要求學生準備課本、作業本等學習用具,對課堂紀律有硬性要求,安排英語課代表等,合理地規劃教學的課前管理可以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一定基礎。除此以外,小學英語教師還應該通過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引導學生參與課前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活動,準備教學用具和資料等,使得他們能夠充分了解教師的教學目的,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例如:在進行小學一年級英語下冊Unit 1 New Year教學時,小學英語教師可以首先設計以制作新年賀卡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課前準備制作新年賀卡的材料,且要求學生根據日常生活,了解對贈卡對象應該使用的問候語。制作新年賀卡的形式可以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充分參與進教學活動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贈送賀卡可以讓身邊的人感受到關心,從而促進學生生活交際圈的和諧;另外,還有學生在了解賀卡問候語時,可以學會“fold”“miss”等新的英語學習內容和祝福語語言表達方式,在此基礎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教學課中管理
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師應該設定有趣的教學活動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競賽、角色扮演、歌曲、游戲等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在參與教學活動時,充分掌握英語學習知識。同時,教師可以設立學習小組,讓學生互相交流討論學習內容,積極參與課堂組織,以便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小學英語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在注重學習有趣性的同時也要注意保持課堂紀律,防止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脫離控制地玩樂,忘了學習任務。
例如: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英語上冊Unit 6 In a nature park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習“Lets talk”一節時,小學英語教師應該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掌握“Are there any... ?”的疑問句式以及“Yes,there are”或者“No,there arent”的回答句式,并且能利用該句式進行單詞替換,進行情景交際。小學英語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開展得分競賽活動。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教學課后管理
小學英語教師的課后教學管理,主要是布置學習任務,鞏固學生新學會的英語知識。為了避免小學生在課后學習中產生厭煩心理,需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設定科學的課后學習任務,鼓舞學生自主學習。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Unit 1 My classroom的教學中,“Lets chant”部分課程結束后,小學英語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學習歌曲“Apple Song”,這個歌曲歌詞易懂,旋律簡單,歌曲中出現的“round,juice,sweet”等英語單詞可以鞏固學生的英語單詞量,而且“I love to eat”等簡單的語言表達方式,小學生可以很快學會并應用于生活中。由于小學生本身處于愛動愛鬧的階段,利用學習歌曲的課后作業方式,一方面可以鞏固學生已經學會的英語知識,另一方面也可以鼓舞學生自主學習,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目的。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在教學課前、教學課中、教學課后的“全過程”中都做好管理。課前要設置有趣的教學方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中要以豐富的教學形式帶動學生學習動力;課后要科學布置學習任務,鼓舞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提升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紅波.構建“全景全程式”模式培養小學數學領軍團隊—以寧波小學數學“學科教育家培養”高級研修班為例[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5,(3):34—36.
[2]嚴啟英.“全程式”小學教師職前教育實習課程體系的構建—基于《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的思考[J].當代教師教育,2013,6(2):67—73.
(作者單位:湖北省宣恩縣高羅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