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新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會計學院,太原030031)
基于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優化研究
陳立新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會計學院,太原030031)
伴隨著會計信息化的發展,企業內部控制做出了相應的調整,與此同時,實施會計信息化后企業內部控制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因此,研究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對內部控制進行優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優化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實行會計信息化管理,會計信息化在企業決策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企業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為了提升管理經營效率、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保護企業資產的完整和安全、加強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及戰略目標實施的管理過程。內部控制離不開會計信息的支撐,會計信息化為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管理提供必備的信息基礎。
1.1會計信息化的含義
會計信息化是以會計基礎理論、現代信息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科學,集中企業財務信息、物流信息、人力資源信息等,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對這些信息進行收集、匯總、加工,形成對企業控制經營決策有一定指導作用的信息集群,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種管理工具。
1.2會計信息化的特征
(1)普遍性。會計在工作之中會面臨著對于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全面使用。現階段會計信息化所賴以生存的應該是其信息化特征,在會計所涉及的領域的廣泛應用,從而進一步通過信息化形成完整的體系。
(2)集成性。會計信息化所涉及到的虛擬企業以及數據銀行等會計信息化模式,其整體過程都是實現會計信息的集成化。其最終結果是實現信息的高度共享,保證企業在外來的經營管理之中,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3)動態性。首先,在會計信息管理的過程中,其所使用的企業數據等內容是時刻變化的,企業的關系網也隨之變化;其次,會計在數據信息處理的過程中,其對于實時數據的計算與處理;再次,會計數據采用和處理,在發布、傳輸、以及使用的過程之中都具有動態性。
(4)漸進性。一方面,現代信息計算具有極強的自我組織能力管理,為了充分的實現會計信息化,企業的發展過程是漸進性的;另一方面,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會計模式應進一步相適應,而這種適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的進行融合,這一過程也具有漸進性。
2.1企業內部職責不清晰
首先,由于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很多數據間存在一些固有公式的換算,因此一旦原始數據出錯便會造成所有數據出錯。即使能夠保證原始數據的準確性也無法保證最終結果是正確的,人員在操作過程中一個不經意的錯誤會導致最終結果與實際值大相徑庭。會計信息化對計算機系統的引入難以在根本上保證準確率,出現錯誤時難以及時找出錯誤源頭,不知道哪個環節出錯而出現無法明確責任人。其次,會計信息化下的權限分工主要依靠口令授權,而實際工作中由于企業內控人員的崗位職責制度不明確,部分人員可以以不同的身份進入系統操作,存在較大越權操作隱患,給企業內部控制的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風險。
2.2增加了錯誤和舞弊的風險
會計信息化條件下對各種會計信息的處理由原先的人工轉為計算機進行,增加了錯誤和舞弊的風險。首先,會計人員的權利被集中到少數人手中,若不對會計人員進行有效管理可能導致企業內部承受一定的經濟損失,輕則出現內部會計人員利用職務之便謀取個人利益的情況,重則會導致公司機密信息的泄露,給企業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其次,會計信息化經常用到的數據存儲媒介容易被篡改,甚至很多時候這種篡改是不留痕跡的。由于數據高度集中,即使沒有授權,也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下載、復制、偽造企業十分重要的會計數據。這種手段有很大的隱蔽性和危害性,根據這些憑證做出的企業財務報表及財務分析將毫無意義,會計資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難以保證。
2.3會計數據存在安全隱患
會計工作的數據安全工作至關重要,一旦數據出現問題或是被盜,將會給企業和整個會計工作造成巨大的隱患。首先,計算機系統非常復雜,一旦感染上病毒會造成數據損壞和丟失,處理起來可能難度較大,這些無疑對會計管理的內部控制造成威脅和隱患。其次,會計信息化條件下,外人只需要通過一定的網絡技術針對企業內部局域網存在的漏洞進行攻擊便可能進入企業內部網絡,對企業的各種資料進行竊取,并可能造成企業內部網絡癱瘓,企業工作人員無法正常工作。再次,由于企業采用計算機存儲器的數據管理方式,企業的分散交易數據被集中存儲在中央存儲器里,這就增加了會計數據泄漏和損失的風險。
2.4企業內部審計難度加大
傳統企業內部控制具有固定程序,并且企業內部各部門員工的責任十分明確,審計起來十分方便,能夠快速找到責任人。會計信息化環境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各部門間的聯系十分緊密,很多職能都是相通的,權限相對開放,不僅改變了傳統企業信息交流方式,企業內部職責也變得更加模糊,因此在進行審計時具有相當難度,難以發現問題。即使發現問題也無法準確判斷是人為原因還是系統原因,也難以判斷人為原因的具體責任人。員工在此條件下變得更加放肆,舞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1明確崗位職責體系
信息化條件下,會計系統將相對獨立的、不同的會計職責集中為一個信息系統。首先,企業應建立明確的規章制度來規范會計信息系統中每位員工的工作行為,確保他們能夠科學合理的對會計信息系統進行操作和管理。其次,在操作權限方面,應對手工環境下的會計崗位職責進行調整,做到責任明確、授權清晰,按照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進行合理的職位分工。再次,明確規定各會計人員上機的操作權限,并定期進行崗位輪換,加強會計信息化之后的崗位控制。
3.2提高對會計信息化的認識以減少舞弊
會計人員出現舞弊現象主要是自身職業素質不夠,各種限制因素只能在表面上約束員工行為,因此要加大對專業人才的思想培訓,使其從根源杜絕舞弊現象。首先,改變員工的不良思想,端正工作態度。其次,鍛煉員工保護信息的能力,熟練掌握業務,建立完整的考核制度。再次,員工必須不斷強化自身的法律意識,嚴格貫徹執行國家的財經法律、法規和制度,全面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
3.3完善企業的安全管理控制
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控制,可以從計算機軟件、硬件和網絡等幾個方面進行控制。首先,由專人定期對系統的軟件和硬件系統的功能進行檢查和維護,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準確的記錄并及時解決,堵塞由于技術問題產生的漏洞,采取包括引入安全稽核機制等有效措施,確保企業網絡系統的安全。其次,建立網上業務的授權和確認系統,數據加密傳輸,防止非法用戶和病毒對網絡用系統的入侵。再次,企業應定期對會計信息進行備份和歸檔,可以有效的防止篡改。
3.4加強內部審計與法制建設
加強內部審計監督就是對會計信息系統的監督。首先,對會計信息系統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核查、監督并審核和評估其程序的合法合規性,檢查審計監督組織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嚴密,盡可能早地發現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點。其次,完善內部控制與牽制制度,同時加快審計電算化、信息化的研究、開發和應用,以加強對會計信息化系統審計和全面監管。再次,企業需要對內部控制環境進行優化改造,建立一套完善的監督體制,不定期對企業內部各項業務進行審計,通過審計反映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
主要參考文獻
[1]李詩睿.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內部控制的完善問題[J].智富時代,2015(7):28-29.
[2]韓梅.企業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問題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2):221-222.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3.029
F232;F239.45
A
1673-0194(2016)13-0057-02
2016-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