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陽,李春青
(1.天津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天津300387;2.天津市電子計算機研究所,天津300387)
養老機構信息化管理調研及對策分析
楊陽1,2,李春青1
(1.天津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天津300387;2.天津市電子計算機研究所,天津300387)
老齡化已成為我國現今乃至未來面對的最嚴峻問題之一。提升養老服務水平,發展老年服務業,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重大民生問題。本文列舉了天津市養老機構的經營管理方式與信息化現狀,找出了存在的問題,進而進行了對策研究,可為養老機構信息化管理的推廣提供參考。
老齡化;養老;信息化管理
1.1養老機構信息化管理調研背景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關數據統計,世界老齡人口比重將從1995年的6.6%上升至2020年的9.3%,而同期中國老齡人口比將升至11.5%。2015年后,老齡化趨勢將更加嚴重。因此,應對老齡化趨勢的各種措施刻不容緩。
黨的十八大報告體現了我國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的決心,為了緩解不斷上升的老齡化趨勢所帶來的難題,應大力支持和發展各類養老機構。依托信息化,選擇最符合老人自身狀況的養老機構就顯得尤為重要。
1.2養老機構信息化管理的意義
從宏觀角度看,信息化管理在養老機構的全面推廣,其意義主要有三方面:①通過信息化管理,提高民政部門對養老機構經營管理現狀和對在院老人數據的統籌掌控。②通過構建統一的信息門戶和便捷的信息平臺,方便老人快速篩選到適合自身狀況的養老機構。③養老機構可借助信息化手段及時掌握全面情況,合理配置資源,提高管理水平,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此次調研在了解養老機構經營現狀和管理方式的同時,也為信息化在天津市各類養老機構的全面覆蓋提供了重要參考。
天津市現有養老機構280余家,此次調研圍繞16個區縣展開,選取了75家進行調研,調研對象包括民辦非企連鎖、公辦民營、民辦企業支持、民辦非企連鎖等不同性質的養老機構,經營時間跨度為1年到36年。
(1)養老機構管理經驗與服務水平。公辦民營養老機構、民辦非企連鎖養老機構因規模大、經營時間長,其管理經驗豐富,服務水平較高。有企業背景的養老機構,雖規模大,硬件環境好,但經營時間短,其管理模式多借鑒規模較大的養老機構,配套軟環境差,缺乏護理經驗,在同三甲醫院建立綠色通道服務等方面也有欠缺。
(2)養老機構入住率。參調養老機構入住率從33%~100%不等,影響入住率的主要原因有養老機構性質、辦院歷史、地理位置、收費標準等因素。①對公辦民營養老機構,市內入住率在98%以上,郊縣入住率為88.5%左右。②對民辦養老機構,辦院歷史長且規模較大的,其入住率在98%以上;辦院歷史長但規模小的,其入住率在62%~80%之間。③辦院歷史短、規模較大、地理位置較偏的養老機構,其入住率在33%~45.5%之間;辦院歷史短、規模小、地理位置優越的養老機構,其入住率在35%以上。
(3)養老機構收費情況。養老機構性質不同、收住老人對象不同、服務內容不同、所在區域位置不同、政府扶持力度不同等綜合因素,決定了各養老機構的收費差異。調研對象中,收費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從0元到8 340元不等。其中,最低收費以1 400元至1 900元為主,最高收費多在4 500元至6 000元之間。
(4)養老機構自身宣傳情況。參調養老機構對宣傳自身形象的意向程度有強有弱,但都一致認為門戶網站的建設十分必要。調研的75家養老機構均有進行網站宣傳的意識,其中網站宣傳意識強烈的為64家,網絡宣傳意識一般的為11家,分別占調研總數的85.3%和14.7%。
(1)各類型養老機構的共性問題.①人才隊伍職業化方面。首先是人員配置不合理,一人看護眾多老人;其次是管理人員素質低,缺乏前瞻和創新;再次是護工招聘難;最后是缺乏系統的職業培訓,檔次較低。②服務標準規范化方面。養老機構缺乏具體的服務標準,雖有明確的護理收費標準,但是卻無護理工作標準,權利和義務不對等,對服務監督和糾紛處理不規范,使得養老機構糾紛不斷。③服務內容標準化方面。養老機構多采用“統一提供服務、一刀切式收費”,不是根據每個老年人的具體需求提供服務,基礎設施不能滿足老人晚年生活之需。④健康檔案信息化方面。參與調研的養老機構中,老人健康檔案多為紙質形式,無電子檔案;其內容多為入院登記信息,在院期間所接受的服務情況和變更信息得不到及時記錄,老人的健康狀況得不到動態跟蹤。
(2)現實問題的對策研究。從政府職能部門角度來看,首先,民政部門需要借助信息化網絡管理方式,對本市各類養老機構的信息進行全面掌控。其次,當某個養老機構出現問題時,由于先前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民政部門會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最后,通過信息化管理,民政部門、養老機構、入院老人三方之間可以建立快速便捷的信息溝通渠道,充分利用存量養老資源,建立以護理機構為中心,輻射膳食、醫療、康復等機構為一體的分工協作機制,進而逐步形成全方位的養老保障制度體系。
隨著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深,政府扶持的力度不斷加大,養老產業的發展也不斷深入,信息化在其中必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3.115
D632.1;R857.3
A
1673-0194(2016)13-0207-01
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