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燕妮
【摘 要】 小學低段作為學生學習寫作的起步階段,激發興趣,讓學生愛上寫作顯得尤為重要。任務型情趣作文,通過有趣的作文活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在作文活動前、寫作中和完成習作后為學生設置相應的任務,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提高其寫作能力。
【關 鍵 詞】 小學低段;任務型;興趣;寫作能力
作文教學是個大工程,它耗費了我們語文老師的大量精力,但每當看到孩子們一提起作文就嗷嗷直叫的樣子,我們不免有些為難和傷心。在小學低段,一開始學寫作,激發、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至關重要,任務型情趣作文,以多樣的情趣作文活動為依托,任務為輔助,幫助學生在活動中提高寫作能力,玩得開心,學有所獲。
一、情趣作文活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世界上沒有不愛玩的孩子,玩是孩子最需要的一種學習需求和學習行為,德國哲學家格魯斯曾說過:“整個兒童時期就是一個特殊的游戲期。”把玩引進小學習作課堂,既是對兒童天性的尊重,更是破解當前習作教學的一把金鑰匙。
情趣作文從玩切入,以玩為核心,讓游戲、活動、實踐走進課堂,讓課堂生活化。豐富的不僅僅是習作的素材,更重要的是豐富了孩子們的童年生活。[1]
羅樹庚老師的《小學情趣作文教學》一書詳細地介紹了情趣作文的發展和相關課例。情趣作文活動不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還在活動中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任務型情趣作文,指向作文活動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第一學段寫話要求“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第二學段也提到“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觀察周圍的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2]可見,注重觀察,我手寫我眼,我筆抒我心,是低段作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筆者在一線教學中,致力于任務型情趣作文教學的研究。通過在活動中給學生下達觀察任務、寫作任務、評改任務,讓孩子們明確怎么活動,如何觀察,思考寫作方向,怎么評改。通過下達任務,完成任務,在活動過程中及時記錄所見所聞和真實感受,結合訓練點進行寫作和評改,最終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任務型情趣作文,提高作文教學效率
在低段,由于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接受形式的直觀化。我們可以開展孩子們喜歡的游戲活動,也可以結合單元訓練重點進行活動設計,組織開展任務型情趣作文活動,以達到提高作文教學效率的目的。下面,筆者就開展的任務型情趣作文活動抽樣分類進行分享。
(一)游戲互動
游戲是每位孩子童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班級創造指向寫作的游戲活動中,不僅能提高學習興趣,更能服務作文教學。
吹泡泡是孩子所喜歡的游戲。作文課上,我組織學生帶上吹泡泡的工具在風雨跑道里吹。觀察沒有陽光照射下泡泡的樣子,再到陽光下吹,仔細觀察泡泡的顏色、樣子和空中的姿態。緊接著,設計兩組泡泡對抗大戰,一組同學吹,一組同學打泡泡,看吹得快還是打得快,體會游戲的樂趣。在活動前我分發了素材積累任務表,便于積累寫作的素材。
活動完畢,學生馬上完成了任務表,老師大致瀏覽一遍,挑選亮點,如“在活動中你發現哪些有趣的事情?”這個問題學生表達的角度有所不同,展評這一部分,可以拓寬學生觀察和感受的角度。其余的問題可以交流一些寫得較好的給后進生做個范式。簡單交流后,學生開始寫,下達作時任務:可以寫活動中對吹泡泡的方法感悟,寫泡泡的樣子,泡泡大戰中的樂趣,也可以寫發生的趣事,注意結合自己的感受。老師播放活動中的圖片,幫助同學們寫話。這次的寫話,因為前期活動中的素材積累,孩子們寫話的角度不再千篇一律,收到了比較好的成效。
老鷹抓小雞、兩人三腳游戲、木頭人游戲、貼鼻子游戲都適合在低段開展作文活動。關注點可以有所不同,有的可針對心理活動描寫的訓練,有的可以讓學生關注同學的表現,進行表情動作寫法等訓練。
(二)童眼觀察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低年級,觀察對于兒童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3]
下面以二年級小金魚作文活動為例,談談觀察類任務型情趣作文活動的設計。
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寫一寫”要求學生寫一種熟悉的動物。筆者提前一個月布置觀察任務,學生回家養金魚,觀察它的樣子和生活習慣,記錄與金魚之間的故事,結合觀察記錄在素材積累表里。
作文課我進行了這樣的設計:第一部分,先出示金魚圖片,讓他們分別觀察頭部、身體、尾巴,用上比喻句、擬人、想象等多種方法表達。說完外形,讓學生選一部分來寫,陳列學生寫的句子,用亂句組段的方式,讓同學們明白寫動物要按一定的順序寫。第二部分,投影喂食金魚的場景,讓大家觀察金魚吃魚食的過程。爭先恐后的搶食現象在孩子們的觀察中出現過,因此結合觀察學生很容易寫出了片段。此次作文活動,金魚外形、喂食場景、與金魚間的故事都可以選擇來寫。進行了充分觀察后,部分學生竟然寫出近800字的作文,大大超出了二年級孩子的水平。后進的同學,經過觀察也能完整地寫出一段話。一部分同學把金魚養死了,表達出悲傷的真情實感。
作文分享會上,同學們大方分享寫話片段,進一步夯實了習得知識。
(三)以仿促寫
在語文書里有許多文質優美的課文適合學生作為范式進行仿寫,如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作文——介紹家鄉的景物。本次作文可結合《荷花》一課進行仿寫任務設計。
《荷花》一課學完后,孩子們對荷花三種姿態——初綻、含苞、全開的描寫以及作者化身為荷的寫法有所了解。正值春天,我組織學生一起去廈門梅海嶺觀賞三角梅。本次習作讓孩子們根據《荷花》一課的寫作方式,設計觀察任務表,很多孩子懂得從花的顏色、樣子、花瓣的紋路和花心來觀察三角梅。完成任務表后,落筆寫三角梅,雖然許多同學的文章結構大體一致,但通過此次活動,學生明確了如何觀察花,如何表達喜愛之情。
本次評改任務,落腳于如何將三角梅的外形寫清楚,如何表達喜愛之情。
(四)探究活動
習作是兒童記錄自己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過程,也是記錄自己對世界、對自我思考的過程。[4]在培養孩子認識世界自我思考的前提下,結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保護環境的習作,我設計了“童眼看霧霾 小手寫我心”作文活動。
(五)放飛想象
形象思維是低年級兒童思維的主要形式,他們常常要借助想象來理解現實生活。進行想象作文是順應學生心理特征、深受學生歡迎的一種習作訓練形式。[5]
想象作文學生容易漫無邊際地想,有了構思任務單學生能圍繞一個情節來寫,作文效果就會有比較好的呈現。寫作時,下達寫好人物對話,注重提示語位置變化的任務,作文完成后,評改任務也圍繞是否對人物語言進行描寫。有了這樣的作前、作中、作后任務設計,作文訓練更有指向性。
作文教學之路較為艱辛,一路走來,我享受著研究帶來的快樂,每當看到同學們精彩的句子,我總會倍感鼓舞。任務型情趣作文活動設計和任務設置的合理性將直接影響到作文教學的質量,讓我們一路研究,一路收獲,共同努力讓學生樂在情趣,益于寫作。
【參考文獻】
[1] 羅樹庚,陸青春. 小學情趣作文教學[M]. 寧波:寧波出版社,2013.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語文課程標準[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8~11.
[3] 蘇霍姆林斯基. 給教師的建議[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47.
[4] 黃國才. 小學生的每一篇習作都是有生命的——以三到六年級學生課堂習作為例[J].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3(7).
[5] 余文森,林高明,鄭華楓. 可以這樣教作文[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