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13年9月以來,政府各相關部門陸續出臺系列政策,鼓勵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跨境電商也不負眾望,每年以30%左右的增速回報政策的支持。在一大片叫好聲中,跨境電商即將迎來了跨境電商3.0時代。一邊是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相關規范的出臺,一邊是外貿經濟的下滑和發展瓶頸的制約,跨境電商該何去何從,本文從跨境電商目前發展存在的競爭優勢和劣勢、機會和威脅入手,為跨境電商3.0時代的到來,梳理發展思路。
關鍵詞:跨境電商;電子商務;SWOT分析
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網絡消費呈現井噴式發展,我國互聯網上網人數從2012年的5.6億增長到2015年的6.9億,增長幅度為22.0%。2014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6.4萬億元,增長59.4%;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8萬億。全國網上零售總額2014年接近2.8萬億,2015年更是超過3.8萬億,增幅達到33.3%。
電子商務迅猛的發展勢頭,成為我國經濟增長點的一部分,而跨境電商的發展更是成為我國外貿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5年世界經濟增速緩慢,經濟貿易持續低迷,金融市場的不斷波動,全球經濟不景氣,我國的外貿受到嚴峻的挑戰。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2015年我國進出口總值較去年略有下降,總額為24.59億,同比下降7%,其中進口降幅較大,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達到3.69萬億,比例為56.7%。2016年第一季度,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較去年同期也略有下降,總額為5.2萬億人民幣,貿易順差擴大8.5%。從2016年第一季度貿易發展趨勢來看,進出口都略有下降,呈現一個特點是出口逐月有回暖的趨勢,經濟貿易壓力仍然存在。
相比較而言,跨境電子商務年交易額從2011年的1.6萬億到2015年的5.3萬億,甚至預測2017年跨境電商年交易額將達到8萬億,年平均增幅在30%左右,且呈現逐年遞增趨勢。跨境電商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進出口貿易新的增長點。
一、跨境電商發展概述
跨境電商,全稱為跨境電子商務,主要是指處于不同關境區域的經濟貿易主體,通過網絡或者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交易,支付結算,貨物通過跨境物流進行配送、完成交易行為的一種新型的國際貿易活動。
近年來跨境電商非常活躍,特別是2012年底,國家率先批準同意上海、鄭州、杭州、寧波、重慶等五個城市作為首批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城市。當年年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工作啟動部署會在鄭州召開,這標志著國家高度重視跨境電商的發展,也意味著跨境電商試點工作的全面啟動。隨著第二批跨境電商服務試點工作的啟動,包括深圳、蘇州、平潭、西安、哈爾濱、銀川等在內的9個城市跨境電商的先試先行,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涉及到的跨境支付、通關監管、稅收政策、跨境物流等相關政策的出臺提供參考依據。
此外,包括上海、重慶、廣州、寧波、鄭州、杭州、鄭州在內的7個城市獲得跨境電商進口試點資格,在試點的基礎上,各試點城市保稅區利用政府政策的支持搭建了跨境電子商務購物平臺,如上海自貿區內的跨境通、寧波的跨境購、鄭州的E貿易、重慶的愛購保稅等。
盡管跨境電商這一新型的貿易方式正在蓬勃發展,也取得了不少顯著的成績,但是在跨境電商的通關效率、海關監管、跨境物流、支付結算、出口退稅等方面仍存在瓶頸,也制約著跨境電商的發展。
二、跨境電商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也稱道斯矩陣,是20世紀80年代初由美國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韋里克提出,主要用在企業制定戰略、市場環境分析、競爭對手分析等方面,是基于企業內外部環境和市場競爭的態勢分析,全面考量企業內部存在的優勢和劣勢,以及企業外部存在的機會和競爭對手的威脅等信息。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整合,得出對本企業有利的發展戰略。
跨境電商的SWOT分析是將這一在企業中運用的概念,推廣到跨境電商這一行業,S(strengths)、W(weaknesses)是跨境電商行業存在的內部因素,O(opportunities)、T(threats)是影響跨境電商發展的外部因素。引用企業競爭戰略的概念,把SWOT由企業擴展到行業,對跨境電商這一行業存在的優勢和劣勢,環境的機會和威脅進行有機整合,得出跨境電商未來的發展戰略。
1.跨境電商的S(strengths)
跨境電商的S(strengths)主要是指目前跨境電商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優勢。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解釋:
(1)跨境電商的優點
跨境電商的存在,其產品供應可以直接由一國關境通往另一國關境,直接送達到消費者手中,它相比較于傳統外貿行業,具有縮短供應流程、有效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消費競爭力、為消費者進行個性定制等優勢。傳統的中小微企業可以借助電商平臺參與國際貿易,利用產品的特色或者低成本優勢,來提高國際競爭力。小批量、高頻率、面對面等特點是目前跨境電商訂單中獨具的優勢,這也是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一個現狀,兩者進行完美結合,將互聯網+外貿簡單化、擴大化,將助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穩中有漲、發展過程中又不乏穩健。
(2)消費能力的提升
隨著跨境貿易出口對象的增加,一些新興市場如巴西、阿根廷、俄羅斯以及東南亞地區等國家跨境電商的發展及其與中國合作意愿的提高,我國通過跨境電商出口產品根植于這些國家。
就國內而言,一邊是國內消費者購買力的提高,奢飾品購買欲望的增強;另一邊是國外品牌國內售價居高不下;加上消費者對國內奶粉等食品、產品質量的不信任,跨境電商孕育而生。跨境電商不僅簡單包括海淘一族,還有海外各大限時折扣網站、各大跨境電商平臺等,為國內外消費者購買商品牽線搭橋。
(3)跨境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跨境電商平臺企業已超過5000家,利用平臺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遠超20萬家,國內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如蘭亭集勢、敦煌網、阿里速賣通也是日趨成熟發展,家戶喻曉。在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基礎上,利用保稅區支持政策成立的跨境電子購物平臺,也是發展迅猛。
①上海“跨境通”
2013年12月28日正式上線,全稱為,上海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平臺,簡稱跨境通,是進口商品海外購物平臺,試點模式為網上直購進口、網購保稅進口,一般出口,簡述為海淘首選,原裝進口,海外直供。2015年全年上海口岸跨境電商銷售額突破4億元,同比激增10.2倍。
②重慶“e點即成”
全稱為重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包括一般進口、保稅進口、一般出口和保稅出口。2015年重慶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迅猛,重慶海關共驗放跨境電子商務進口清單332.7萬票,貨值達7.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9倍和12.1倍,2015年全年交易額接近8億元,同比增長12倍。
③鄭州“e貿易”
全稱鄭州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項目,跨境電商“保稅備貨模式”成為海關總署1210模式推廣全國的藍本,2015年累計包裹量突破5000萬單,其中下半年業務單量實現增長241.3%。
④寧波“跨境購”
寧波“跨境購”網站是全球商品導購與跨境電商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網絡平臺,2013年底開展實單運作,2014年寧波進口業務累計貨值3.67億元,居全國試點城市首位,2015年更是接近30億。
⑤廣州“狀元谷”
2013年9月,廣州成為第五個跨境電商進口服務試點城市,試點的模式主要有一般出口(郵件/快遞),B2B2C保稅出口和B2B一般出口三類。2015年,廣州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為67.5億元,增長3.7倍,全市超過500家企業進駐跨境電商產業園。
⑥杭州“跨境一步達”
全稱跨境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臺,2015年,杭州跨貿電商產業園下沙園區全年累計實現進口業務1492萬單,交易金額達25.2億元。
⑦深圳前海
作為第七個跨境電商進口試點城市,2015年跨境電商交易額超過300億美元,同比增長76.1%。
2.跨境電商的W(weaknesses)
(1)跨境貿易配套服務有待提高
跨境電子商務貿易活動涉及到跨境支付、跨境配送、跨境售后服務、跨境退換貨等問題,盡管目前國內跨境電商平臺發展日趨成熟,但是涉及到跨境支付仍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次,物流的快速成長,也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便利,但目前跨境電商物流主要集中在郵政小包、專線物流,海外建倉等方式上,對中小微企業而言,物流成本比較高。第三,跨境商品很多通過海淘、代購、行郵等方式進行,政府監管難,商品存在質量問題難以溯源。
(2)產權意識薄弱,缺乏品牌意識
我國外貿出口產品歷來有共同特點,以低價在國際市場上進行銷售,跨境電商產品也不例外,它以節約物流環節的成本,成為外貿出口的一部分。但是目前面臨的問題是,企業產權意識薄弱,缺乏品牌意識,專利申請意識不強,部分優質產品出現國外商標搶注等等。一些低價銷產品也因技術壁壘,被拒之門外。
3.跨境電商的O(opportunities)
(1)跨境電商利好政策不斷
2012年底,發改委和海關總署啟動全國跨境電商服務試點工作以來,各級政府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措施,積極鼓勵跨境電商的發展。2013年的外貿國六條,首次對跨境電商有明確的政策支持;2014年至今,國務院、財政部、國稅總局、海關總署、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從提出支持跨境電商的發展到具體政策的落實,涵蓋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稅收優惠政策、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指導等等。
(2)跨境電子支付日趨完善
中國人民銀行制定《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支付機構互聯網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國家外匯管理局出臺關于開展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的通知等政策,分別針對網上健康交易、規范網絡交易行為、防范網絡支付風險等方面提出相應的監管辦法。在國務院出臺的《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中也提到,要完善電子商務支付結算管理。相關部門要穩妥推進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鼓勵境內銀行、支付機構依法合規開展跨境電子支付業務,滿足境內外企業及個人跨境電子支付需要。
(3)跨境物流、倉儲逐步升級
智慧物流、海外建倉等逐步受到各大電商平臺、各類品牌電商的青睞,政府也鼓勵建設綜合服務體系,鼓勵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提供通關、物流、倉儲、融資等全方位服務。
4.跨境電商的T(threats)
(1)海外跨境電商的入駐
國內市場的逐步開放,國外大品牌電商入駐國內,如亞馬遜、e-bay等大型電商企業的入駐,給國內跨境電商企業帶來較大的競爭壓力。國外電商的服務能力、產品采購質量及售后服務等方面,是需要我國跨境電商企業進一步學習和提升的。
(2)規范發展政策的出臺
跨境電商歷來游離在監管的“灰色地帶”,有關貨物的監管、稅收、產品追溯等方面很難做到全面。2016年3月底,由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等多部門聯合發布《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試行一個月,行業哀鴻一片。沖擊較大的是海淘一族、行郵“免稅”渠道進口企業,很多企業都趕在政策正式執行前進行清倉,對是否繼續進口采取觀望態度。跨境電商一度出現停滯發展的情況。
三、跨境電商未來的發展思路
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國務院出臺的《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商務部的《“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明確提出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鼓勵“互聯網+外貿”,實現優進優出;跨境電子支付上的政策支持,主要是為了逐步規范網上交易行為,幫助和鼓勵網上交易各參與方開展網上交易,警惕和防范交易風險。
當然,《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等政策的出臺,對跨境電商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沖擊,但是隨后政府政策的調整,對保稅模式和直購模式的跨境電商政策“暫緩”一年實施,試點城市,跨境電商通關單的試行有一年的緩沖期,這些政策有利于增強跨境電商企業市場的信心。
在跨境電商即將到來的4.0時代,不僅要發展的好和快,更要規范和強勢。
參考文獻:
[1]本文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官網、海關總署官網及網絡數據.
[2]王外連,王明宇,劉淑貞.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現狀分析及建議[J].觀察,2013(9)23-24.
[3]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課題組.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及政府監管問題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14(9)3-18.
[4]孟祥銘,湯倩慧.中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120-125.
[5]國務院官網.《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2 015(6).
作者簡介:林珠蘭(1981- ),女,研究生,講師,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跨境電商、高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