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移動電商的信息扶貧在全國范圍內都以展開,貴州省的電商扶貧起步較晚,還在初步階段。貴州省農村長久處于欠發達地區,貧困區域和貧困人口較多,同時,貴州省農村的物質資源比較豐富,但一直“出不去”,農村經濟的發展必須使特色農產品“走出去”。
關鍵詞:移動電商;信息扶貧;農村貧困;產業基礎;特色農產品
貴州省屬欠發達地區,特別是農村,貧困問題非常嚴重。2015年,貴州省開始將移動電商扶貧作為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的一種重要方式,通過建立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對農村電子商務人才進行培訓、投入移動電商扶貧專項資金等方式,加大對移動電商扶貧的支持,致力于發展農村經濟,擺脫現今嚴重貧困的局面。在農產品的產銷過程引入電子商務這種方式是符合農村經濟發展的,對于扶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也是國家鼓勵的發展方向。
一、貴州農村信息扶貧的基本要素
1.產業基礎
農村電商的形成要以良好的產業基礎作為支撐,從很多電商扶貧比較成功的區域發現,在實行農村電商初期就已經形成了一個區域性特征產品,特征在市場中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該地區形成了以該產品為中心的專業化的產業集群和市場。在市場規模已經形成的條件,進行電子商務將更加的迅速和高效,實現信息扶貧將更為成功。
2.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為農村的電商發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是道路的建設和網絡設備的普及。道路不管是在傳統農業經濟還是推行的農村電商都是非常重要的,道路交通的暢通保證了外面的資源可以引進,本地方的產品能夠運出,農村電商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將本地方的農產品銷售出去,交通是無法取代的。在農村電商發展中與交通相配的還有網絡,網絡是載體,交易、支付、咨詢等都需要在網絡上進行,貴州農村現今的網絡普及還不是很高,為了農村電商能夠順利進行。
3.大型電商企業
也可以叫做電商示范者。貴州農村一直處于比較落后的狀況中,絕大多數農村居民對電商都不夠了解,所以對電商也采用的是觀望的態度,不敢輕易嘗試。這種情況下需要大型電商企業或者電商示范者為當地居民參與電商提供一個引導作用,以其親身示范讓居民了解電商的便利和福利,同時還可以從技術等方面提供支持,保證整個區域電商的發展,已達到減貧的目的。
4.電商文化
因為農村居民是一個相對保守的群體,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比較低,也沒有冒險的精神,他們習慣按部就班。貴州省農村現今也是這種情況,所以,為了能夠更好的推進電商扶貧,建立電商文化十分必要。
二、貴州農村信息扶貧面臨的問題
貴州省農村一直是欠發達的,在產業基礎、基礎設施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產業基礎薄弱,產業化水平較低
貴州省的特色農產品不少,如都勻毛尖、畢節刺梨、赤水毛竹等,但是這些農產品還停留在自產自銷的階段,沒有形成上下游產業,所以產業基礎還是比較薄弱,而且沒有專業的生產流程,產業水平也是比較低的。農產品的生產沒有規?;?,貧困居民還是以耕作的方式進行,產量不高,整體的生產效率較低,生產成本比較大,而且農產品大多數為生鮮產品,保鮮保質是關鍵問題,沒有較高的保鮮保質技術,對于電商的發展是產生制約影響。農產品的生產也沒有標準化,自耕的方式生產出來的產品在品質方面是不一樣的,而卻缺乏科學化和專業化的種植結束,產品本身的品質不高,而電商的要求則是標準化、高品質的產品,現今的情況顯然是達不到電商的標準的。
2.農村電商的資金比較困難
農村電商的資金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一方面,農村居民個人因為收入等方面原因能夠拿出的資金比較有限,政府的財政支出有限,不足以支撐發展,僅僅依靠農民自己的投入或者政府的投入顯然是不夠的;另外一方面,一些融資機構對農村電商并不看好,投資欲望比較弱,農村的不便利性也造成了融資困難。許多電商在沒有清晰的發展思路的情況下,利用現有的資金就開始開展電商工作,在開展的中途往往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問題,導致得不償失的結果。
3.基礎設施跟不上
農村電商的進行,幾種主要的基礎設施是必須滿足的,首先是交通,交通能夠連接農村當地和外界,對于當地農產品的輸出十分必要,并且電商更加追求快速運輸,所以交通一定要是便利的。而目前貴州省農村電商表現出了配送能力不足的情況,交通不便利、地理環境惡劣,物流成本大大增加,而且也達不到電商在配送商快速的要求;其次是倉儲,農村電商需要倉儲設施,用于產品的儲蓄和運輸準備,因為農產品不可能是挨家挨戶運輸,而是集中到一個點之后再集中運輸,所以需要倉儲,貴州目前的倉儲也更不上,生鮮農產品的儲存也是一大問題;最后就是信息網絡技術,貴州貧困農村集中在深山、石山區,網絡覆蓋率低。
4.政府的政策也不夠完善,政策執行力度也待加強
貴州省為農村電商扶貧制定了許多政策,但是這些政策缺乏針對性,對于不同的區域應該實行不同的電商模式,在借貸、優惠、財政支出等方面也應該有區別化和針對性。政府一種采取鼓勵的政策,但是在人才的政策方面比較缺乏,許多農村還在都到信息網絡比較發達的城市學習或者工作,他們對電商更為了解,特別是從事電商工作的人員。對于這些專業化的當地人才,應該鼓勵他們回鄉發展,借助農村電商實現家鄉發展和個人發展。
三、貴州農村信息扶貧的創新與推廣
1.打響特色農產品品牌,推進特色創新
農產品的品牌戰略是勢在必行的,貴州的農業不應該再局限與自產自銷的狀態,應整合區域資源,形成區域特色農產品品牌。在這個推進過程中,政府應該起到主導作用,提升各農村電商的品牌意識,品牌的宣傳也是可以通過網絡進行的。現今的電商還是個人店鋪比較多,個人店鋪比較小,沒有知名度,不利于當地特色農產品的推廣。當地同質產品可以在政府的引導下進行整合,由個人電商轉向企業電商,擴大電商規模,使當地特色農產品更具有影響力,同時保證售后的服務工作,以高質的產品引得客戶的信賴,并通過口碑挖掘更多的潛在客戶。農產品的特殊性是必須塑造起來的,要讓客戶覺得只有該區域有這種特色農產品,深化特色農產的的綠色行、稀有性、健康性。現階段,貴州農產對特色農產品的推廣沒有能力和經驗,政府引導專業機構、高校、科研機構進入,從專業化角度為特色農產品的推廣出謀獻策,對當地電商進行推廣培訓,快速掌握電商產品的推廣方法。
2.豐富融資渠道
目前貴州省電商的融資渠道比較單一,經常出現資金不足的情況,尋求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也是政府和地方必須找的事情。政府應帶領金融結構深入了解農村電商的投資潛力和資金需求,以靈活多變的方式為農村電商提供優惠的信貸支持?;ヂ摼W金融對于農產電商的融資是最為便利的,通過互聯網操作,融資更為簡便,因此地方政府應該主動與互聯網金融機構進行合作,甚至可以采取貼息的方式,以加強對農村電商的資金支持。
3.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貴州省整體規劃中的交通建設占比較大的比重,在公路、鐵路等方面都做出了許多努力,由于資金、施工等方面的問題,交通建設還沒有完成。在道路建設方面,因為缺乏資金并且需要建設的道路比較多,政府可以主導引進外資,有企業出資按照一定質量標準和建設時間進行建設,建設完成之后,企業可以擁有一定年限的收費權利,收回投資。貴州省的網絡已經逐步進入,但是對貧困居民的普及不高,一方面是貧困居民的經濟條件無法安裝網絡,另一方面是他們對網絡不了解,日常生活不需要網絡。但是政府在推進電商扶貧中,網絡是必須的,所以政府應該更加深入的將網絡推行到山區、石去區中,保證電商的基礎設施支持。
4.完善電商制度,提供政策支持
政府在制定信息扶貧政策時應該充分考慮市場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將電商扶貧這種方式納入到整個扶貧工作中去,充分應用電商的優勢。不同區域的電商扶貧應該采用不同的模式,支持政府主導、企業主導、合作社等多種形式。政府應該對農村電商提供政策支持,對貧困戶電商更應該如此,在融資、注冊、基礎設施等方面都應該有一定的優惠政策,并制定標準化、差別化、精準化的服務體系。
參考文獻:
[1]汪向東.四問電商扶貧[J].甘肅農業,2015(13):56-57.
[2]李逢春,唐端.農產品電商為精準扶貧探路[J].國家治理,2015(33):72-74.
[3]張六生.借力電商新產業助推扶貧更精準[J].老區建設,2015(17):25-36.
[4]洪勇.電商扶貧:農村扶貧新路徑[J].今日中國,2016(02):41-42.
作者簡介:滕簫(1991- ),女,漢族,湖北宜昌人,經濟學碩士,單位:貴州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專業,研究方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