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國彪



2016年6月13日,大型系列主題公益活動綠色中國行——走進美麗七臺河暨百名公益明星助推綠色產品啟動儀式在京舉行,以“關注全民健康、助推綠色產品,有你有我”為主題的全新公益活動宣布正式啟動。本活動是綠色中國行活動組委會與中國供銷集團針對群眾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攜手百名公益明星特別策劃推出的,旨在號召廣大民眾關注全民健康,了解并支持有益人體的綠色產品。
國家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永利;綠色中國行顧問、新華社原副社長何東君;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康玉國;中共七臺河市委書記馬志勇及綠色中國公益明星代表、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雙江,中央民族歌舞團著名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劉媛媛,著名京劇演員、梅花獎獲得者于蘭等出席活動。
本次活動由中央電視臺農業頻道主持人劉棟棟、綠色中國網絡電視主持人、青年影視演員陶珞依主持。中共七臺河市委書記馬志勇致辭。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康玉國,國家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永利先后講話。張永利為七臺河市授予“綠色中國行”旗幟。李雙江代表百名公益明星宣讀了“綠色中國百名公益明星助推綠色產品倡議書”。張永利、何東君、康玉國、馬志勇、李雙江等為“中國供銷七臺河商貿博覽城·綠色中國公益明星綠色產品(GC)助推基地”揭幕。
張永利在講話中指出,讓山川林木蔥郁,讓大地遍染綠色,讓天空湛藍清新,這是建設美麗中國的美好藍圖,也是實現永續發展的根本要求。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將有力引領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
張永利說,綠色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潮流。“十三五”時期,綠色經濟也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生態環境保護擺上發展的優先地位,凸顯出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作為中國基本國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求生存”到“求生態”,從“盼溫飽”到“盼環保”,是當今中國的時代特征,廣大人民群眾對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宜居的期盼越來越迫切,建設生態文明,維護生態安全,已成為全社會共同的愿望和追求。
張永利指出,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被稱為地球之肺。森林具有固碳釋氧、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凈化大氣、防風固沙、積累營養物質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功能。其中,森林內產出的堅果、鮮果、食用菌、木本糧油等產品,都是有益人類身體健康的綠色食品。近年來,以生產綠色食品為主要特色的林下經濟迅猛發展,體現出全社會對健康的關注度和綠色食品的需求量越來越高。同時,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是促進農民增收、提高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的根本舉措,是實現生態保護脫貧、產業發展脫貧的有效途徑,對維護國土生態安全,促進農民增收,拓寬創業就業渠道,實現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具有重要意義。
張永利說,大型主題公益活動“綠色中國行”旨在弘揚生態文明,傳播綠色理念,共建美麗中國。活動開展7年來,先后在11個省(區、市)的24個城市舉辦,在全國產生了重大社會影響,已成為面向全社會傳播綠色文化的重要平臺和宣傳窗口。這次綠色中國行大型公益活動首次聯手大型央企中國供銷集團和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共邀百名公益明星助力綠色產品宣傳,就是要推廣七臺河市的生態建設經驗,創新綠色食品宣傳模式,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這些綠色公益明星,有的是長期陪伴綠色中國行活動,為宣傳綠色發展理念不遺余力的老朋友,有的是懷揣綠色夢想,剛剛加盟綠色中國行平臺的新伙伴。不管是老朋友還是新朋友,大家都有一顆為綠色事業無私奉獻的拳拳之心。綠色需要宣傳,綠色需要播撒,綠色需要更多公益明星的加入,我們希望借助公益明星的影響力和各類媒體的傳播力,讓更多的人了解綠色,喜歡綠色,踐行綠色理念。黑龍江省七臺河市,是綠色中國百名公益明星助推綠色產品的第一站。今天,我們宣傳七臺河市的綠色產品,未來,我們還將伴隨“綠色中國行”的腳步走到更多地方,讓朋友們關注全民健康,認識了解更多的綠色產品和生態產品,使美麗中國的夢想離我們越來越近。
張永利強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綠色產品是生活幸福的首要環節。我們希望,依托生態環境的改善,生產出更多的綠色產品,人民群眾對綠色產品的認知更廣泛、需求更迫切,使綠水青山變成真正的金山銀山。
康玉國在講話中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有健康的土地才有健康的食品,有健康的食品才能有健康的人類,有健康的人類才會有健康的社會,有健康的社會才會有健康的未來。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人們追求健康的意愿越來越強烈,對于綠色產品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展現出了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發展綠色產品是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康玉國指出,近年來,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精準扶貧的重要講話精神,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整合各種社會資源,著力解決農民“賣難”、居民“買貴”問題,真正惠及于民、方便于民、服務于民,不斷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和城鄉居民生活需要,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物價穩定、市場繁榮。供銷集團作為服務國家宏觀調控和惠農政策的重要力量,是供銷合作總社搞活農村流通、服務“三農”、引領全系統企業發展的重要抓手,有責任和義務進一步發揮農產品流通生力軍作用,增強為農服務能力和水平,推動全國綠色產品流通產業健康發展。
康玉國強調,良好的生態、優美的環境,是經濟社會發展最大的資本、最好的財富、最靚的品牌,是潛力所在、希望所在。惟其艱難,更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變“綠色資源”為“綠色財富”是一項只有逗號,沒有句號的事業,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就一定能夠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贏得既有金山銀山又有綠水青山的美好未來。
《綠色中國百名公益明星助推綠色產品倡議書》中說: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乎人的健康與生命,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人民群眾需要健康的綠色食品,全社會需要支持綠色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因為推廣綠色產品不僅有益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還可以增加農民收入實現精準扶貧。同時,我們也需要建立綠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檢測控制體系。因為維護食品安全,關系著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作為綠色公益人物的代表,我們希望與全社會一道完成自身的使命。今天,在首都北京我們向全社會鄭重呼吁:只有原生態的青山綠水,才能為我們提供健康安全的綠色產品;只有保護好綠水青山,我們的食品安全才會有根本的保障;只有綠色的產品才能帶給我們健康幸福的生活;請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請購買食用無污染的綠色產品。我們將從本次助推綠色產品活動的第一站黑龍江七臺河市出發,走遍中國的四面八方。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了全民健康和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奉獻自己的心力。綠色中國行,關注全民健康,助推綠色產品,有你,有我!
據了解,參與本次活動的百名公益明星有著名的影視演員,也有聞名全國的著名主持人,還有大批群眾喜愛的歌手、模特、舞蹈演員等。他們雖然經歷、年齡等各不相同,但對綠色的熱愛與參與之心都是相同的。在現場領取綠色中國百名公益明星助推綠色產品推廣大使證書的明星們紛紛表示,能夠參與這樣的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綠色產品,購買綠色產品,是件功德無量的事情,因為食品安全關乎每一個人,只有全社會形成了支持綠色產品的強大動能,我們的全民健康才會有保證。活動中,中央民族歌舞團著名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劉媛媛特別獻上了一首歌曲《國家》,以表達自己的支持。
本次活動的第一站七臺河市地處黑龍江東部城市群的中心,是全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國家保護性開采的三個稀有煤田之一、東北地區最大的主焦煤生產基地、黑龍江惟一的無煙煤生產基地,是國家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市、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市、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國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近年來,該市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過程中,以推進經濟轉型發展為主線,以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核心,不斷優化生態環境,著力提高生態功能,把“生態自覺”、“環保自覺”與改革緊密結合起來,闖出一條綠色發展新路。他們立足生態優勢,積極開發出一大批綠特色產品,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和諧雙贏。七臺河現有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1個,綠色食品標識37個,有機食品標證 17個,地理標識認證4個,生態優勢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動力。
出席本次活動的領導與嘉賓還有: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胡兆榮,中國綠化基金會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陳蓬,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戴廣翠,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常務理事、綠色財富論壇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教授黎祖交,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司長王東明,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利明,北京林大林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自力,綠色中國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綠色中國網絡電視中心主任、綠色中國行活動組委會秘書長繆宏,總政治部白石橋干管局原副局長、大校姚海根,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研究部主任、《中國生態文明》總編輯、綠色中國行組委會副秘書長胡勘平,中國供銷集團投資部總經理任越,中國供銷社員城項目管控中心主任、中國供銷(海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舒志良,香港衛視副總裁劉晏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