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主要探討了會計準則變革對企業理念與行為影響的多視角分析,通過對企業理念、行為兩大部分的深入剖析,指出了會計準則變革對企業的深度影響。
【關鍵詞】會計準則變革;多視角;企業理念;企業行為
自2007年以來,我國深入改革自身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使其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相關規定保持一致性。目前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已經達到完善的程度,在國際化的經濟貿易中產生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特別是對我國經濟增長具有極大幫助。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研究大多針對于企業財務與市場分析方面,而對于企業理念與行為方面的研究甚少,所以我們的研究方向為企業理念與行為影響的多視角分析研究。
一、會計準則變革對企業理念影響的多視角分析
傳統的企業會計所承擔的任務為:企業將自身資產的經營管理權力交付給企業會計,會計在行使職責的過程中應承擔相應的責任。這種責任被稱為受托責任,但從新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建立后,會計所承擔的任務就有較大的變化,轉變為決策有用觀。決策有用觀指的是會計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不再插手相應的財務問題,而只是向企業高層領導提供有用的決策信息。這種轉變不僅是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也是企業經營理念的轉變。在計量屬性上,在公允價值計量下,傳統的會計計量方式為歷史成本計量;現在的會計計量方式轉變為公允價值計量,即企業會計按照企業在市場交易中出售資產或者轉移負債出入的資產總量進行計量。這種轉變不僅是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要求,也是全球化經濟環境下企業不得不做出的改革。
(一)決策有用觀取代受托責任觀對企業經營理念的影響
新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建立,使得會計行業的經營管理方案發生較大變化。其中對企業經營理念具有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是決策有用觀逐漸取代受托責任觀的轉變。但目前的決策有用觀并不是完全摒棄受托責任觀的全新會計管理方案,而是在繼承部分受托責任觀的基礎上,進行適度合理的改革。新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對會計目標有著新的研究,關于決策有用觀具體描述如下:“會計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只是統計企業財務方面的具體數據,并將它們整合成完整的財務報表;而這些財務報表的數據信息最終交由企業管理層領導使用,企業管理層根據財務報表的數據信息對企業經營理念進行調整,對企業未來發展全面把控。”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會計在企業經營決策中所需要完成的任務為:為企業決策者提供企業財務方面的數據信息,使企業高層能夠根據相關信息調整經營理念。同時會計在企業經營管理中也起到監督企業決策者決策的作用,這種監督決策的方案能夠一定程度降低企業的決策風險。而對于企業資本所有者來說,以上的財務經營信息不只是起到計量經營業績的作用,企業關注的重點也不僅僅局限于會計所提供的決策信息,而是針對會計提供的信息、結合全球經濟的發展狀況,對企業未來發展做出全面的規劃。從企業的角度來講,受托責任觀是企業內部活動的反應,是對企業內部經濟活動以及經營狀況的監督,而決策有用觀則是對會計信息使用者,基于企業外部的經濟決策的影響。受托責任觀強調過去,而決策有用觀面向的是未來。
基于決策有用觀下的會計信息,將會對所有與企業經營有關聯的企業與個人提供所需要的數據,包括企業資源委托者、債權人、政府等。會計信息傳遞會變得更加流暢和透明,而各種會計信息使用部門也不僅僅關注財務信息的具體數據,還關注信息背后企業未來經濟的發展以及自身能從中獲得的利益分配。企業所有者與投資人對會計信息的重視,不僅能夠大大降低企業經濟發展存在的潛在風險,也能夠預估企業未來現金流量,最終使企業投資人不再專注于個人利益,而是協調多方利益保證企業經濟穩定發展。會計信息的深入探討不僅能夠提升會計信息本身的附加值,也能使資本市場的運作更加規范流暢,特別對于企業而言,準確的數據與風險預估會使企業經營目標順利完成,也使企業經營理念產生巨大改革。目前的企業經營理念注重對會計信息分析、注重聽從會計對于財務數據的意見,所以在會計信息指導下的企業經營理念改革,才能保證企業長久穩定地發展。
(二)公允價值觀逐步取代歷史成本觀對企業經營理念的影響
傳統的會計計量方式為歷史成本計量;現在的會計計量方式轉變為公允價值計量,即企業會計按照企業在市場交易中出售資產或者轉移負債出入的資產總量進行計量。歷史成本計量指的是根據以往企業資本交易時所支付的資產,作為企業資本輸入輸出的資產,但隨著市場資產的貶值,歷史成本計量卻不發生相應的改變。這使得歷史成本計量錯誤百出,不能實際反映企業資產的變化。歷史成本計量形式的粗略,使企業尋找到新的資產計量方式,即公允價值觀。公允價值觀不僅計算企業資本交易時所支付的資產,而且計算企業存在的無形資產。如今的資本市場經常會發生持續動蕩的情況,企業資產的貶值與升值程度快,歷史成本觀計量所提供的利潤表以及資產負債能力表不具備實際的應用價值,無法為投資者提供有效的決策參考信息。公允價值計量基于市場的發展狀況,對于買方、賣方間的利益糾紛做出妥善的調解,通過合適的價格完成雙方的資本交換。這種做法能夠明確給出雙方資產的變動情況,對雙方利益的分配也做到合情合理,使企業股東清楚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與股權的變化趨勢。
公允價值觀的會計信息,是在深入了解市場的前提下提出的。所以這種會計信息更真實可靠,對企業經營發展更具有指導意義。而企業自身的發展經濟理念,應是保持企業經營效益的平穩增長。所以企業當前的任務要求為:在保持企業經營效益平穩增長的前提下,促進企業資產的不斷增值;還要進行科研技術創新,生產出更受歡迎的產品。企業發展離不開經營管理,公允價值觀的利用能夠使企業理念變為實際行動;特別是其對于企業發展的指導意義,使得企業資本計量更加全面具體化。在日益改變的經濟市場潮流中,公允價值觀能根據有形與無形資產價值的變動情況,動態給出企業未來的發展形勢。公允價值觀目前主要的任務為:提供給企業投資人所需要的企業發展信息,對企業未來發展進行全面監督;反映企業自身經營管理成績,特別是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情況以及企業資產總值的變化情況等。
二、會計準則變革對企業行為影響的多視角分析
(一)會計計量變化以及影響
會計計量變化指的是摒棄原來傳統的歷史成本計量方式,改為如今的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計量優點具有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它是在市場經濟前提下,對企業資本進行計量;其次,它對企業在資本市場中的資金流動情況進行合理分析,不僅計算有形資產,而且計算無形資產的變化;最后,它給出明確的企業財務信息與經營管理規劃表,便于投資人了解企業經營狀況。公允價值計量方式使企業資產計量更加細致,不同的企業員工與經濟形式,公允價值計量會使用不同方式對其進行計算;同時公允價值計量還廣泛應用于商業收購案例、企業融資案例、租賃房屋與財物案例等其他金融案例中,產生良好的效果。公允價值計量方式的運用,使得有些以憑借租賃、借貸等方式維持經營的企業,不得不采用資產預估進行資本活動。那些運用先借貸后付款的企業,在面向規范的經濟市場后,大多都出現自身資產負債累累的情況。公允價值計量方式能夠有效預估企業的實際價值,對企業管理經營方面產生重要影響。
(二)會計報告變化以及影響
會計準則變革也促使會計報告內容的轉變,具體內容變化有以下四個方面:首先是修改會計報表整個構成部分,將原來關于投資人資金變動的部分納入企業報表的主體;其次是對企業利潤情況的統計,改變原來只統計企業市場交易資金的變動情況,轉變為統計企業所有有形資產、無形資產的增減情況,包括企業其他投資與公允價值的改變;再次是對其企業股票的增長或跌幅變化,以具體數據的形式予以公示,并且計算所有投資者增加或者損失的資金情況;最后對企業的投資項目進行分析,找出投資失敗的原因以及尋找市場投資增長點,用于以后企業投資的指導意見。企業收益的整合研究,使企業會計報告更加規范透明,也更加細化,有利于總結企業的經營狀況,指導企業長久的經營活動。
三、結語
自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深入改革以來,對企業自身經營理念與經營行動造成巨大影響。企業會計準則體系規范化、透明化、細致化,使得企業由原來傳統的歷史成本計量方式轉變為現在的公允價值計量方式,由原來只統計企業市場交易資金轉變為綜合估量企業的潛在資產模式。企業各種吸納資金活動、投資活動、發展狀況都受到會計準則的限制與評估,會計對于企業發展的影響作用大大增強。
參考文獻
[1]付春曉.基于會計信息經濟后果及實現的過程[J].現代商業,2015,(24).
[2]王華.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經濟后果:理論分析的框架[J].商業會計,2015,(1).
[3]劉文輝,高爽.IFRS實施的經濟后果國外研究文獻述評[J].財會通訊,2015,(28).
作者簡介:蔣淼(1988-),女,北京人,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