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闡述了洪澤縣預決算工作的現狀和所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工作實際從信息公開可理解性、全面性等方面提出了解決對策,對進一步推進預決算信息工作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預決算;信息公開;財政獎金來源;“三公”經費
當前,社會各界對預算公開的期望和呼聲越來越高。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公開財政資金來源和使用去向是各級政府應盡的職責。筆者多年從事縣級部門決算工作,通過日常工作調查發現,雖然公開內容已從預算擴展到決算,公開范圍也從政府擴大到了部門,但總的來說,政府和部門的預決算公開,尤其是地方政府和部門預決算公開仍處于起步階段,與公眾的期望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認真分析,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采取有效措施,積極穩妥推進預決算公開。
一、我縣財政預決算公開現狀
近年來,按照中央關于推進信息公開的工作部署,我縣把預決算信息公開工作列為推進懲防體系建設和辦事公開的重要內容。本著“循序漸進、穩步推進”的原則,建立健全公開機制,擴大公開范圍,細化公開內容,穩妥推進預決算信息公開工作的深入、規范和健康發展。
(一)穩步推進政府預決算公開
從2012年起,在縣人大批準復后的20個工作日內,及時向社會公開縣本級預決算,內容涵蓋公共財政、政府性基金預決算;公共預算收支報表細化到款級科目,對于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農林水事物、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全部細化到項級科目。力求內容詳實、盡量細化,方便公眾了解財政管理的最新動態以及人大代表關心的財政熱點問題。
(二)逐步擴大到部門預決算公開
在政府預決算公開的基礎上,從2014年起開始做好部門預決算的公開工作。除涉密單位外縣直部門在人大批復后20個工作日內,財政向部門批復收支預算總表和財政撥款支出表,部門在20個工作日內在各自門戶網站上公布本單位預決算情況。2014年部門預決算公開內容更加豐富,細化至款級科目(民生類支出細化到項級科目)。為了便于公眾理解,各部門除了公開有關表格數據外,還對自身職能、機構設置、上下年數據變化情況進行說明,并對專業性較強的名詞加以解釋說明。
(三)推進“三公”經費預決算公開
對于公眾比較關心的“三公”經費支出,要求各部門單獨公開,指導單位統一“三公”公開表格,對范圍、內容、時間做了統一規范。同時還專門根據中央和省的相關制定,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強化預算執行管理,確?!叭苯涃M決算不突破預算,做到只減不增。
二、我縣財政預決算公開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的預決算信息公開工作有力地促進了預算監督,強化了預算管理,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得到了社會公眾的總體肯定。但在當前預決算公開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亟待解決和提高。主要表現在:
(一)公開內容不細致
從這幾年地方政府不能公布的預決算內容、范圍等方面看,大部分公開到大類,有些涉及民生社保等公眾關心的支出公開到款、項,但沒具體到項目本身和支出用途,更未對公眾關心的問題做出具體回答。從表面看,將兩年支出的預算數和執行數以及增減對比等都列出,且都列出增減幅度,但這些數據很籠統,無法理解這些數據的內在構成和具體狀態,從而分辨出哪些錢是必須花的,哪些錢是可以節約的?;\統的數據和情況的公開往往會掩蓋需要公開的關鍵性問題,政府信息公開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二)公開項目不全面
由于財政科目設置沒有細化到位,目前公開的預決算信息多是粗線條的,籠統性的內容偏多,缺少具體支出內容,如“三公”經費中的辦公經費,沒有細分到文印費、水電費、與業務經費,業務經費匯總的招待費、廣告費、宣傳費等成本費用各多少等,因此預決算也就難以公開細化到每一具體支出。預決算公開無法反映支出的經濟性質和具體用途,公眾關注的問題也無法全面得到解釋。
(三)公開信息易懂度不足
預決算本身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涉及到復雜繁瑣的賬目,各地在編制預決算報告時往往存在專業術語運用較多、大量羅列數據等現象,加上對每筆支出的具體內容缺少必要的解釋說明,不僅社會公眾看不懂,即使一些專業人士有時也難以理解,“外行看不懂、內行說不清”的現象較為普遍。
(四)公開過程互動性不強
預決算公開工作是一項互動連續性工作,目前各部門在門戶網站或政府信息平臺上公開的內容相對比較零散,時間也難以統一,不便于公眾查詢和實時監督,更缺少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政府和部門沒有專人負責預決算解釋工作,回應不及時,解釋不細致,導致公開環節很多是形同虛設,公眾參與預決算公開積極性不高,未能達到預想的效果。
三、推進預決算公開建議
推進財政預決算公開是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新《預算法》也對“預算公開”做出全面規定,因此預決算公開已成為一項系統工程在穩步推進。我們必須從全局和長遠考慮,積極穩妥地推進財政預決算公開工作。
(一)增強公開內容的可理解性
預決算公開是為了保障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從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等。上述目的的實現都要社會公眾能夠理解為前提,因此政府公開的預決算信息必須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對一些專業術語應做出相應的解釋,復雜的支出應細化明細的具體的經濟用途和使用情況。
(二)真正做到公開信息的全面性
政府預決算公開范圍應包括所有使用財政撥款的政府和部門(除涉密單位)。根據財政資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屬性,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政府和部門應將所使用的財政資金來龍去脈公之于眾。這就要求財政部門在功能科目設置上和預算單位會計核算時將每一筆資金的來龍去脈記錄清楚,以便于后續預決算公開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切實做到所公開信息的重要性
政府預決算細化到明細工作量大,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一次性公開到位是不現實的,應對公眾關心的問題詳細公開,能細化的資金使用情況就細化到位,對于公眾不是十分關心的問題可從簡公開,這也有效貫徹了厲行節儉的原則。
(四)強化預決算公開的及時性
預決算信息有一定的時效性,如過了預決算公開時間再公開,就失去了政府信息公開的意義。因此政府和部門必須提高思想認識,轉變觀念,明確主體責任,完善預決算公開的工作機制,加強各主體間的協調配合,積極主動及時開展預決算公開及解釋工作。
目前預決算公開與社會各界的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與出臺,政府信息公開的需要,各級政府和部門會不斷提高思想認識,真正認識到信息公開的意義,從而不斷提高信息公開工作水平,預決算公開工作也將得到進一步完善。
作者簡介:高晶晶(1983-),女,江蘇洪澤人,會計師,研究方向: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