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新常態中心特征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對于公共管理工作方面的需求,基于這種新常態下主動研究公共管理的困境以及出路有關于全面深入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主要闡述了新常態公共管理面臨的困境,并且提出了面對困境的出路。
【關鍵詞】新常態;公共管理;困境;出路;社會治理
自從十八大召開后,不斷推進全面改革,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完全進入了新常態。基于習近平總書記大力引導和闡釋,讓新常態快速地傳遍我國報刊和媒體以及互聯網,使其成為了人盡皆知的時代熱詞。下面將站在公共管理的角度,對新常態下公共管理面臨的主要困境進行分析并且提出突破困境的途徑,旨在提升新常態下公共管理的有效性,突破其在新常態下面臨的困境。
一、新常態公共管理面臨的主要困境
(一)現代治理水平和社會現實逐漸拉開距離
基于新常態下,我國公共管理與社會治理整體的目的就是要使治理體系和能力達到現代化的標準。公共治理現代化指的是必須逐漸達到社會管理以及治理水平民主和科學以及制度和法治、協同化等。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始終處于健康的發展轉臺,我國治理體系以及能力也在日益升高。
(二)社會發展使公共管理工作面臨更高的挑戰
由于科技革命的來臨,現代信息技術也在不斷進行著發展,給達到現代管理以及優秀治理提供了有效的現代技術和措施。目前我國每一級政府都逐漸意識到現代信息技術對于工作管理工作的巨大功能,并且投入了適當的人力、物力、財力建設門戶網站和官方微信以及共享平臺。但是和社會發展腳步與人們群眾期望進行比較,能夠發現公共部門目前的管理水平還較為單一,并且不夠新穎,很難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三)公共管理組織任務和個體自覺差距逐漸加大
目前,中央組織黨風廉政構建以及反腐敗斗爭,查證并處罰了各種貪污受賄以及違法亂紀的黨政干部,而公共管理屬于公共組織當中的一部分,深深處于組織文化以及理論價值系統這一大染缸當中,一定會存在染缸效應。良好的組織文化西戎能夠讓公共管理人員自身產生積極的反應,自覺遵守我國的相關法律,并且也受到社會道德的強烈約束。反之,若組織文化與價值系統處于病態情況,那么十分容易導致公共管理人員自身面臨道德困境,不管法律法規以及社會道德方面的約束,出現權利尋租以及貪污受賄等一系列的違法亂紀行為。
二、新常態下公共管理打破困境的出路
(一)盡可能地提高公共管理組織治理能力
由于是公共管理部門,更應該去適應新常態,積極轉換角色定位,對于其職能和職責進行不斷調整改進。使用加大管理能力學習以及職業倫理培訓力度以及構建有效干部選任和激勵機制這些方法,提升公共部門工作者的綜合治理能力以及職業操守,提升其服務意識、應變能力,從根本上提升公共管理人員解決多項問題的能力及水平。
(二)更新現代公共管理技術及方式
必須要積極主動的適應新常態,提升部門管理職能,滿足其新技術提出的需求,建立高素質的公共管理技術隊伍,最大限度地將GIS和數字處理以及互聯網和智慧政務以及績效治理等一系列的相關技術進行有效的利用,在現代公共治理實踐的時候應用上面這些技術,能夠提升公共管理績效以及效率提供一定的技術方面的支持。并且加強對于全部公共管理人員現代技術運用的培訓工作,提升整個公共管理團隊運用現代技術的綜合能力及水平,保證現代技術能夠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只有這樣才可以適應新常態的發展。
(三)加強制定公共管理中心價值體系
必須在健全公共管理人員待遇和改進公共管理人員違法亂紀體系的基礎下,不斷提升對于公共管理人員進行職業道德理論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方面的教育,給公共管理人員確定正確的權利和征集以及管理和發展等觀念提供有效的幫助,使用道德和制度來約束權利,讓公共管理部門與管理工作者可以一同收到法律以及道德方面的制約及監視,進而達到社會公共價值以及自我價值二者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解決新常態下公共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確保其能夠適應新常態。
三、結束語
通過本文對新常態下公共管理困境和出路的進一步分析與闡述,使我們了解到新常態環境下,公共管理面臨巨大的困境,想要突破這一困境,必須要盡可能地提高公共管理組織治理能力,更新現代公共管理技術及方式,加強制定公共管理中心價值體系,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公共管理在新常態在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適應時代,找出其在面臨困境時候的出路,發揮出公共管理應有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希望通過本文對新常態公共管理困境分析以及提出的有效出路,能夠給公共管理面臨困境方面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張伶,單婧文.新常態下經偵執法規范化建設的困境與出路——以遼寧經偵執法規范化建設為視角[J].中國刑警學院學報,2015,(4).
[2]張丙宣,周濤.智慧能否帶來治理——對新常態下智慧城市建設熱的冷思考[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
作者簡介:楊瑛,女,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