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燦[山西師范大學戲劇與影視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
淺析娜拉和羅梅英的出路問題
⊙陳燦[山西師范大學戲劇與影視學院,山西臨汾041000]
摘要:娜拉和羅梅英分別是劇本《玩偶之家》和《魯大夫秋胡戲妻》中的女主人公,是戲劇中典型的人物形象,而她們在劇本之外的出路問題也附著有較強的性格特點和時代特征,本文旨在分析形象的基礎上試著探索二人的出路問題。
關鍵詞:娜拉羅梅英形象出路
娜拉是《玩偶之家》中的女主人公,《玩偶之家》是19世紀著名的挪威戲劇家易卜生創作的社會劇,羅梅英是元代戲曲家石君寶創作的雜劇《魯大夫秋胡戲妻》中的女主人公,在劇中她們擁有不同的形象特征和結局,娜拉最后選擇出走,而羅梅英在最后選擇勉強團圓,她們二人的未來都有不確定的因素。本文將從形象和出路問題上對比分析二人的不同之處。
1.娜拉是一位個性活潑、大方、善良賢惠的家庭婦女首先是活潑的個性,娜拉對任何事都能保持一顆快樂的心。在圣誕節前夕為家庭準備圣誕樹,這本是一件繁瑣的事,娜拉卻“一邊還是在快活地笑”,同樣在丈夫海爾茂面前,娜拉是一位快樂的家庭主婦,海爾茂稱娜拉為“小鳥兒”“小松鼠兒”“小孩兒”“淘氣”,由此可見,娜拉在海爾茂面前的性格是活潑的。其次是大方的個性。海爾茂與娜拉在對待金錢的問題上觀點不同,海爾茂討厭亂花錢,認為欠債會使生活不自由,而娜拉與之相反,她并沒有將金錢看作是生活中的唯一,并且樂善好施,在付錢給搬運圣誕樹的人的同時還給了他小費,可見作者在一出場時就將娜拉設定為一位大方的婦女。第三是善良賢惠。在圣誕前夕,娜拉給丈夫、孩子和傭人都買了禮物,唯獨沒有給自己買,娜拉深知家中情況,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大方又謹慎,可見娜拉的善良之處。娜拉的人物設定其實并不完全是丈夫眼中的家庭主婦,她瞞著丈夫做一些活計賺錢,而賺錢的理由是要還清為丈夫看病的錢,這些錢是娜拉偽造簽名向銀行借來的,她害怕丈夫知道后“他的命就保不住了”。
2.娜拉在沖突中逐漸勇敢在《玩偶之家》的第三幕中,戲劇沖突達到高潮,娜拉的逐漸勇敢并最終擺脫玩偶地位的特征得以彰顯,這主要體現在她與柯洛克斯泰和丈夫海爾茂的交鋒中。柯洛克斯泰利用娜拉偽造銀行簽名的證據要挾她,剛開始娜拉對于柯洛克斯泰不了解,害怕偽造簽名給丈夫的事業和他們的婚姻帶來不幸,所以對其態度是禮貌性的。在剛開始的對話中,娜拉強烈不安,因此故作鎮定。而接下來的對話中娜拉兩次“你怎么知道”就已經體現出娜拉的畏懼之心,最后娜拉的內心逐漸勇敢。
海爾茂拿到柯洛克斯泰的揭露信后責罵娜拉,而娜拉卻害怕自己的錯誤給丈夫帶來嚴重的后果,幾次說“讓我走”,這也給娜拉后來真正出走做好鋪墊。之后海爾茂用語言諷刺娜拉,而娜拉的態度則“越來越冷靜”“冷靜安詳”“站著不動”,娜拉開始思考自己的家庭地位,不再是一開始沒有主見的玩偶。然而,海爾茂在收到柯洛克斯泰寄回的借據之后,海爾茂態度大轉。面對海爾茂大段大段的表白,娜拉的回答都是簡短的,她開始思考海爾茂所說的話,思考自己的玩偶地位,在海爾茂眼中,自己有時一個沒辦法的人,只能順從丈夫的意愿,她已經認識到自己在這個家里沒有自由,沒有行動和話語的權力,所以決定離家出走。娜拉是一個追求自由和愛情的獨立女性,最終勇敢地關上門,離開所謂的家,結束了自己的“玩偶”生活。
1.對其婚姻的堅貞《魯大夫秋胡戲妻》作為一個旦本劇,作者有意突出梅英的性格,對婚姻的堅貞是貫穿全劇的一個性格。在第一折中,梅英作為新婚女子,她婚后的思想是依附丈夫生活,夫家是天,可見“從一而終”的教化思想對梅英或者當時女子的影響之深。在本折中,梅英的堅貞還體現在與媒婆的對話中,此時的秋胡家窮苦艱難,處于社會的底層,而梅英卻回應“這是我的命運”“自從他那問親時,一見了我心先順”。可見梅英此時對秋胡已經有了一絲愛慕之情,這也是后來奠定梅英苦等十年,堅守婚姻的基礎。
《魯大夫秋胡戲妻》相較其他秋胡故事增加了李大戶這個人物形象,作者的意圖不僅是要披露社會的黑暗,更重要的是要表現梅英守護婚姻的決心。面對李大戶的逼迫,梅英首先表明了自己的立場,這時距離秋胡離家已經有十年時間了,梅英做出這種決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社會環境和封建思想的影響,女子應該從一而終。梅英用秋胡的高大來襯托李大戶的猥瑣,側面表現出梅英對婚姻的堅貞。
梅英對丈夫的期望在第二折中已經表達,而她的溢美之辭能否實現,第三折中秋胡戲妻就是梅英夢想破裂,戲劇的高潮部分,梅英在榮華富貴面前還是堅守自己的忠貞。秋胡在見到梅英之后先是刻意接近,后是語言調戲,黃金誘惑,最后是惡語相加于梅英,梅英在這期間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決心,在態度上更是一次比一次堅決。
2.孝敬婆婆秋胡出走的十年間梅英孝順婆婆,秋母對梅英的評價也是極高的,在家中沒有頂梁柱的期間,梅英不僅沒有拋棄婆婆,而是靠自己的勤奮養活一家,十年如一日地孝敬婆婆。第四折中,秋母在見到秋胡之后又一次稱贊梅英,可見梅英的孝心是秋母認可的。當梅英知道秋胡就是桑園調戲之人后,梅英兩次叫秋胡出門談話,首先指責秋胡調戲自家妻子之事,之后譴責秋胡將奉養母親的黃金用來調戲婦女,叫出門外是梅英照顧婆婆的感受,害怕婆婆知道后傷心。最后秋母以死相求梅英原諒秋胡,梅英因為“若不為慈親年老誰供養”勉強團圓,可見梅英的大孝如此,勤心供養婆婆。
梅英的性格和當時的社會情況讓梅英選擇了團圓,但是這種團圓是勉強的,面對將來不確定的因素,梅英今后會出走嗎?她的出路如何?
三、娜拉和梅英的出路
縱觀娜拉與梅英二人,她們都是在劇中作者極力刻畫的人物形象,她們各自擁有典型的性格,雖然二者出現在不同的時代與國家,劇本主題不同,但是女主人公的結局命運卻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關于娜拉的結局,我們不能期盼作者在文中或者其他什么地方給予結論,因為作者沒有這個義務,或許也沒這個意識,在闡釋了這個問題之后,關于娜拉出走后的結局只能依據當時社會的蛛絲馬跡猜測些許。回歸到實際的情境中,娜拉真的可以憑自己活下來嗎?魯迅先生曾在《娜拉走后怎樣》一文中探討過,“不是墮落,就是回來”。先生是從娜拉自身情況做出的判斷,娜拉離家時只帶走了覺醒的心,沒有社會生活經驗,沒有金錢,因此結局必然是抵擋不住誘惑或者是根本沒有生存能力。娜拉的出走是在和丈夫的劇烈沖突之下做出的決定,雖然在出走之前對婚姻和社會進行了批判,與不平等的婚姻關系決裂,但是在現實和人性面前,娜拉沒有足夠的經濟來源,首先是生存的問題。其次娜拉作為母親,她能否與自己的孩子訣別,沒有負擔地離開?娜拉愛著她的孩子,圣誕節悄悄為他們準備禮物和圣誕樹,為了保護孩子有意避開他們談論一些事情,基于母性,娜拉真正出走的可能性還是很小的。易卜生創作《玩偶之家》的年代為19世紀下半葉,在19世紀的歐洲,中等階級婦女受到時代的禁錮而沒有獨立性。娜拉作為中等階級的代表,她是丈夫的玩偶,不能擁有自己的意識和行動,在女權運動風起時,站在當時社會角度講,娜拉這一代表性人物的出現無疑會給社會帶來一種希望,所以娜拉的出走是必定的,而她出走后的結局在女權主義者來看,必定是自由光輝的未來,因為她們必須創造一種美好的結局,才能鼓舞更多的女性覺醒,從此看來,娜拉最好的結局是做一名獨立的女性,不再依附任何男人,用自己的能力來賺錢養活自己。
《魯大夫秋胡戲妻》中,作者以秋胡妻勉強團圓收尾,在團圓之后呢,梅英的未來是什么?按照作者的思路,梅英對婚姻的堅貞和對婆婆的孝心使得梅英放棄了討要休書,只要梅英、秋胡、秋母都維持現狀,這個大團圓的結局也會是梅英的未來。從社會環境來講,元代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社會風氣相對開放,女子的命運并不是只掌握在男性手中,同時,元代作家塑造了很多敢于反抗,具有獨立人格的女性形象,說明在當時社會中,不少女性都有自己的思想。
對于婚姻,梅英自己是堅貞如一的。對于秋胡調戲女子的行為,梅英發出“整頓妻綱”的宣言,梅英不容許秋胡有背叛婚姻的行為,在大團圓結局的背后實際上隱藏著不同的未來。如果秋胡以后重歸家庭,不再發生調戲婦女事件,對婚姻忠誠,那么梅英的未來出路仍舊是家庭。如果秋胡之后與之相反,梅英極有可能再次討要休書,離開家庭。如果回到娘家,父母肯定還會逼迫她改嫁,梅英在團圓之后說過“則是俺那婆娘家不氣長”,顯然回娘家是不可能的。如果自己尋找出路,梅英也會墮落或者回來嗎?誠然梅英是不會回來了。梅英出走后沒有生產力和生產資料,沒有桑樹、土地、住所,單純靠給別人縫補是難以養活自己的。沒有父母之命,梅英再尋找真正的婚姻也是不可能的。那么,梅英的命運也只有墮落了。
娜拉和梅英雖然是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女性,但是她們都擁有自己獨立的個性與人格,在夫權面前不低頭,同時她們也是作者在那個時代歌頌的女性形象,二人有著類似的結局。對于二者的未來出路,易卜生給讀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間,石君寶雖然給了觀眾一個大團圓的結局,但是梅英的未來也值得人們思考。
參考文獻:
[1]石君寶.魯大夫秋胡戲妻[A].徐征,張月中等主編.全元曲(第四卷)[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易卜生.易卜生文集(第五卷)[M].潘家洵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3]魯迅.墳[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
[4]嚴錚.簡論易卜生的名劇《玩偶之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79(6).
[5]劉季.論《秋胡戲妻》中梅英形象[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3).
作者:陳燦,山西師范大學戲劇與影視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典文獻學。
編輯:曹曉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