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靚雯 谷 曉 (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116000)
“軌道上的風景”智慧游背景下的地鐵導視系統設計
張靚雯 谷 曉 (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116000)
良好的空間認知對人們的尋路行為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地鐵空間由于其所處地下空間的特殊性,人們的尋路行為顯得較為盲目,尤其是特殊人群進入地鐵空間時就更需要優化導視系統的設計來滿足人們的需要。文章以實際需求為出發點,根據不同人群對導視系統的不同需求,研究并整理出相關的設計方案,探討城市形象與地鐵導視間的關系。
地鐵;導視;標識;智慧游
2016年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6XJDCA043
隨著時代經濟的發展,地鐵已成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而透過地鐵這個反映城市文化的窗口,可以了解到許多市井百態和文化底蘊,地鐵站點及其室內外的環境設計不僅為人們提供了出行體驗,也從側面反映了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市民的精神面貌和城市的形象。在地鐵導視系統的設計中,營造一個高質量的視覺環境,不僅會讓乘客出行便捷,也會讓一個城市的經濟文化發展充滿活力。
在中國,國內許多一線城市地鐵導視系統的設計和建設方面雖取得初步成果,但相比國際上地鐵導視系統設計發展成熟的國家,我國的地鐵導視系統建設仍面臨著各種挑戰。就現在大連地鐵導視系統設計而言,有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手動導視系統相對不便于老人與兒童的使用,并且容易出現人流擁堵的現象,現代化的數字導視界面運用的較少;其次,軌道交通導視系統是通過視覺來傳達信息的,視覺信息傳達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功能的發揮程度,而現代地鐵導視系統在這方面有所欠缺,缺少明顯醒目的標識設計及路線引導設計;再者,大連作為國際化旅游城市,地鐵建設是一張重要的對外名片,因此要在導視系統設計上有所創新,注重游客出行的體驗與參與,讓游客體驗到真正的便捷、舒適與樂趣,提高乘客對旅游市場的尊重和認可度。
地鐵導視系統是地鐵公共環境中對設計功能化的具體要求與表現,導視系統設計以“功能第一”的設計理念為乘客提供乘車信息。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對地鐵導視系統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不僅體現在導視功能的合理性上,也體現在審美標準的高要求上。以實用為設計出發點,切合主題與城市風格形象,加以環境的匹配,與設計環境周圍的系統信息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確切保證地鐵導視標識的信息傳遞快捷而準確,令人們對其有較高的可識別度。
地鐵導視系統是地鐵公共環境中對設計功能化的具體要求與表現,導視系統應起到兩點主要作用:一是引導客流;二是功能性指引。城市地鐵導視系統的本質是傳達空間信息,結合大連獨特的旅游環境。其城市地鐵導視系統標識設計有以下幾個原則:
1.主題匹配:做到與周圍環境高度結合,與城市形象相匹配。
2.切合客流流動方向:注重乘客出行的流動方向,與之相結合,是導視標識設立地點的首要要求。
3.系統連續性:保證系統連續可讀,以便順利完成引導。
4.系統完整性:確保功能信息的完整。
5.高識別率:以“人性化”為原則,易于乘客識別。
6.標識區分度:高區分度的標識,以助乘客對不同功能做出正確的區分。
在設計中加入信息圖形設計也可以令信息的傳遞更加準確,更加一目了然,方便乘客出行,緩解身處地下空間時的緊張、焦慮的情緒。
傳統的地鐵導視系統設計中,大部分采用文字設計,因其首要考慮到的因素是文字的可讀性。文字設計的基本要求就是令乘客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地充分解讀文字信息,而且能夠及時的吸收設計主題。自提出了應該具有良好的識別性和可讀性之外,還要給人以獨特性。
導視系統的設計與其他視覺設計一樣,都是一種藝術形式。這種藝術形式設計理念大多源于設計者的主觀。從古至今,我國的藝術文化在全世界獨居一方,而大連在我國被稱為獨特的海濱城市,有“海濱”之稱,地域文化獨特,若將大連比喻為一名設計師,他擁有一種大連的創作的獨立性及獨特的創作風格。大連地鐵導視系統的設計,也不應該一味的追求傳統和西方文化,更應該的是擁有屬于大連自己的獨特的文化領域。
在做到信息傳遞的明確、便捷、舒適的同時,其視覺效果應更直接的反映出大連獨特的地域文化和城市底蘊。結合現代城市形象,突出“海濱”城市主題。以獨特性為一個坐標,突出現代大連的風土人情,地方文化。
隨著信息全球化的發展,圖形逐漸成為各國人們之間通用的視覺表達形式,例如警示、交通等。在地鐵導視的設計中,圖形可以保證整個系統的連貫性,并起到美化地鐵空間的作用。當今世界中,全球化迅猛發展,各個國家逐漸建立起相互之間的聯系往來。大連作為國際旅游城市,相對于設計導視標識系統而言,圖形為聯系各國游客最佳的表達形式。國際統一的圖形標識的運用也相當重要,這樣不僅為本市居民提供快捷的出行體驗,更為他國游客提供了旅行之交通體驗,這也會使他國游客們體驗到中國大連的心靈上的美,一種能看到、能感受到的美。
運用創新高科技新型導視系統突破傳統的文字導視牌,與圖形有機結合運用到地鐵導視標識的設計中,可令地鐵設計領域的發展越來越快,能夠有效地推動我國與我國交通系統與國際化接軌。
新型大連地鐵導視系統的設計中,在保證圖形與文字信息基本的連貫性的前提下,將進一步提升系統的可讀性與識別性,加入豐富的實際應用信息及圖形圖標,令人們憑借自身的視覺體驗很容易的理解所有周圍交通及出行信息,從而提高地鐵導向標識系統的認知度。
近年來,導師系統設計發展突飛猛進,其在商業及市政規劃領域越來越廣泛,通過專業化導視設計來突出和完善自身的服務;導視系統在各個領域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創新地鐵導視系統的功能及應用。
當今城市軌道交通已經成為人們出行必備的交通工具。城市地鐵以準時、便捷、快速、安全、承載量大等優勢,成為各個國家緩解城市道路壓力、減少城市污染、改善城市市容的重要交通工具。本文以地鐵導視系統中的色彩元素作為切入點,集中闡述了地鐵導視系統中的色彩信息功能規劃的人性化設計,圍繞其符號性、傳播性、情感性和協調性功能作用做出了分析。詳細探究了色彩信息功能人性化規劃在地鐵導視系統中對于尋路行為、信息分類、系統化整合和塑造地鐵空間氛圍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從基本看來,地鐵導視標識系統是輔助人們在活動空間的一系列活動行為,所以導視系統是具有持續性、連續性、且利用各種元素和方法傳達空間信息。在進行導視系統設計過程中,多數都會非常重視對于空間的合理布局,這是導視系統設計最為顯著的特點之一。城市地鐵導視系統本質就是傳達人們出行信息,解決乘客室內方向感的問題。在導視系統設計中,色彩是基本元素,更為重要的是清晰可見的實際的功能。整合城市地鐵路線,方向信息,沿途商圈等信息,必須做到結構優化明了,使乘客清晰的識別地點、游覽地點、提供乘客一個便捷的出行體驗、帶來賞心悅目的感覺,保證高效多元的服務應用。
功能與環境相結合,實際應用中添加人性化理念,提高乘客出行效率和城市的形象。同時在功能應用中融入大連旅游文化、商圈信息、從而使人們的生活質量更上一層樓。同時將地鐵導視畫面與廣告理念相結合,由此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
地鐵導視的實際應用以清晰為主,但往往會出現混合導視系統設計的情況。混合的系統相對于群眾而言,較為復雜難懂,這就需要將導視系統的各個模塊整合起來,將圖形、地圖、文字、色彩等都進行合理的規劃的組合,保證各個系統之間有序鏈接,能夠充分地反映出整體空間概況,做到信息明確、高效,保證導視標識的系統性、持續性,從而形成適合具體空間具體人群的信息體系。在導視系統的應用部分設計中,應盡量站在群眾角度來設計整個導視系統,將環境與導視應用緊密的聯系起來,統一考慮。應用部分能夠使游客在尋路的過程中發揮積極快捷和高效的作用,集合各地區的景區介紹和景點快速查詢,更加與人性化理念貼近,滿足游客的需求。
為整合大連地鐵導視系統以及空間與環境設計的調研和對大連市民和游客出行便利的心理需求,地鐵導視系統的基礎設計分為四步:
1.標識設計:將導視設計與周圍環境相結合,凸顯各地不同風情所具有的不同標識,結合建筑風格、地理風貌、以及出行人群進行有機的結合,給相應人群一個良好的環境體驗。
2.方位選擇:選擇一個合理的位置安裝對于導視標識系統的有效傳遞信息尤為重要。保證不同導視標識在各個通道的不同作用,出入口通道、售票區、換乘通道、月臺候車區、洗手間、電梯等按需求選擇導視標識安置方位及功能選擇,結合特定環境,包括超市、商場、影院與地鐵之間的連接通道。
3.模擬安裝與實際安裝:在啟動項目前根據理論設計對實際環境進行相應的考察與空間模擬,記錄下各個程序模擬數據,并做出最終確認。
4.補充與調整:新型地鐵導視系統安裝后,根據實際運營情況對最初安裝進行適當的調整。此外能夠總結出系統的大連市地鐵導視屏幕設計理論和提高創新能力的操作模式。
針對大連地鐵導視系統設計情況,突出體現大連地域文化,旅游景區,在此基礎上聯系經濟的發展,響應國家號召,體現時代性。針對旅游文化與人性化理念的發展,反映出社會的需要性。并且突破原有的純文字、簡單圖示的導視系統設計,利用色塊、色帶、圖形標識提供車站和路線信息,同時插入大連旅游、娛樂及商圈的指示路線,以多維的動態形式向游客展現大連的經濟及文化生活。結合導向的人性化理念和創新實踐理念,使地鐵設計領域發展越來越快,推動大連交通系統與國際化接軌。
總之,地鐵導視系統的人性化規范設計是地鐵空間整體設計的具有意義性的體現,導視系統的設計務必要以滿足不同領域的人群的需要為設計目的,站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滿足大眾需求。其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城市空間信息傳達的準確性,提升人們的出行效率以及城市形象,體現的是一個城市區域從整局部到細節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