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娟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401331)
探討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視覺互動
程 娟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401331)
視覺傳達設計主要是通過依靠所有平面的因素,向觀賞的人們傳達設計者的理念,讓觀賞者準確地理解作者的內心表達,同時讓觀眾在視覺上心理上得到滿足。視覺傳達設計作品的價值有使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兩種,人們欣賞的過程就是該作品文化價值體現的過程,視覺傳達設計作品中視覺傳達特點的研究是次要的,我們應該更加注重觀賞者的心理需求,將觀賞的人們內心需求考慮在內,通過作品的完美呈現,達到觀賞者的高度認可,讓作者與觀賞者在作品上可以得到互動,交流。
視覺傳達;設計;視覺互動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利用科學技術的先進設備,對作品上進行設計處理,既節省人力又提高設計作品的速率。但是一味地追求設計作品的便利,速率的提升,忽略了作品的完美傳達,設計的作品生硬、沒有感染力,不能很好地利用先進設備的優勢,完美地將設備的先進優勢與自己的作品理念結合在一起。我們在設計作品時,作品受眾心理是考慮的重中之重,謹記:作品的欣賞者在欣賞過程中具有選擇性,能夠對欣賞的作品有所選擇,作品受眾群體在欣賞作品過程中處于主動地位,會聽從心里上的需求。視覺傳達作品向作品受眾者表達了自己的思想、個人生活理念等,作品受眾者只有在作品的設計者觀念與自己的觀念思想一致時,才會認真地靜下心來完成對整個作品的欣賞。因此,了解了人民群眾的內心心理,就在作品的設計上占了優勢。
東方藝術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對世界美術史有很大的推進作用,設計師在設計作品時,往往表達含蓄,簡約,讀完一幅作品時,常常會給人一種完全沒有感覺要完的意思,讓人陷入無盡的遐思之中,往往會腦補作品,給人無窮的想象力。視覺上這種作品“不完整”的傳達,減少了作品的無味性,為作品增添了活力和生機,讓觀眾更加積極地與作者去互動。作品看似不完整,但實際上這是作者的意圖與表現手段,讓讀者在無窮的遐想中感受到自己作品的魅力,制造出意無窮而筆有盡的絕妙。
在觀賞作品時,與作者在作品上達到互動、心理上的認知,需要觀賞的群眾在生活上有一定的經驗,對美術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清楚地了解作者的表達意圖。對視覺美的觀賞水平并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多年生活經驗的積累,日積月累,才能在觀賞能力,水平上有很大的提升。觀眾的生活,個人習性,文化差異等都會造就審美的差異,經驗的積累。如果一個人,從小就生活在一個世代畫家之中,從小就對美術作品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他們的視覺經驗就較其它人相比,經驗豐富。視覺經驗豐富了,自然就能很好地理解作品的理念,欣賞到作品美的地方,在作品欣賞中與作者交流。
人們在觀看作品時,常常會通過視覺上的沖擊,刺激,很容易將自己看到的東西與自己的閱歷、文化聯系起來。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對作品的理解不同,因此對美術欣賞有專攻的人和常人來說,在欣賞作品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差異的,當然,專家和專家雖然文化水平都差不多,但是在理解上也會有細微差異的。沒有在美術方面有過資深教育的,不可能對作品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文化水平對美術鑒賞能力有很大的影響,有足夠經驗,文化的人會根據作品中呈現的色彩,具體物象讀懂作者的表達意圖。作者在看到紅色時,常常會聯想到艱難的紅軍長征,革命,血腥戰場,人性暴力等。通過烏鴉,枯藤,老樹會聯想到秋天的孤寂,蕭條,作者內心的孤獨寂寞。通過柳樹可以傳達出作者懷念親人等思鄉,思人之情。以前的生活經歷,文化的積累,有助于對視覺美感的欣賞,更高程度地對作品欣賞領會,了解作者的意圖。
設計作品在設計上要考慮視覺傳達對象,能夠通過自己的作品準確傳達出自己的設計理念,作者在設計作品時應考慮觀賞者的生活理念,例如,所處國家的文化,宗教信仰,社會公眾的標準等等。生活的國家不同,文化價值觀,對美的心理需求也會有所不同,因此,設計作品要以視覺傳達對象為考慮前提。
中國人在創造美,設計作品的美感時常常會傳達祝福的情感在作品之內,例如作品中常會有著中國傳統文化中類似福字之類的祝福,設計的專利圖標都會在設計作品中注入祝福的理念,深受中國的古老的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人在看了這樣的設計作品后都會不言而知,感受到作者的設計理念,深受大眾的追捧,在商業上突飛猛進,可見,設計作品的成功與否,視覺傳達對象的考慮是極其重要的。
視覺活動中,視覺心理能夠引導人們有選擇,有意識地觀看作品,人們往往會把感興趣的東西下意識地去觀看,不感興趣的東西一掃而過,視覺作品根據群眾內心心理設計,那么作者的作品就會吸引更多的人群,得到社會廣大群眾的思想認可,這就是心理需求影響視覺系統的結果。
廣告的設計作品就是以廣大群眾的心理需求為出發點,在群眾的心理需求研究中完成作品的設計,只有自己設計的作品被人們認可,得到認知,才能稱之為作品。設計作品在考慮了群眾的內心需求后,才會吸引群眾,讓群眾更加主動地參與到作品中來,實現跨時間、跨場地的交流。很好地研究群眾的視覺系統,是吸引作者參加到作品交流中的關鍵,是一件成功作品的必備因素。
設計作品上要注重風格上的簡約,簡約的風格可以給人以美感,給人視覺上以沖擊、刺激,對作品設計時要突出自己的理念,對作品特征強烈渲染。
簡化,是人追求美感的追求,它可以讓人心情愉悅,吸引人的目光;追求作品的特征化,能讓人過目不忘,很容易領悟作品的傳達精神,直觀了當,對很大的群眾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加強對作品的理解。
設計作品就是將作者的設計理念通過作品呈現出來,達到觀眾在作品上的認知。設計作品需要具有正能量,符合群眾的觀眾理念,宗教信仰,與宗教文化不沖擊,這樣才能得到人們的追捧,讓群眾與作者在作品上更深層次地互動。
設計作品時,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速率,完全利用先進的設備進行繪圖設計,完全忽視了視覺上的美感,這樣設計出來的作品只會生硬,沒有美感,更別提觀眾與作者在作品上更深層次地互動了。我們要了解,作品的欣賞,觀眾在欣賞上具有自我選擇性,不是處于被動狀態,只有好的設計作品才會得到觀眾的賞識,在作品上實現觀眾與作者理念高度一致。
[1]王令中.視覺藝術心理[J].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45).
[2]夫龍.反向思維藝術[J].福建美術出版社,1994(3).
[3]錢家渝.視覺心理學[J].學林出版社,2006(25).
[4]魯道夫阿斯海姆[J].藝術與視知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7).
[5]譚旭紅.當今媒體藝術邂逅視覺傳達設計[J].文藝評論,2010(8).
[6]吳嬌.動態設計--新媒介條件下的視覺傳達[J].新視覺藝術,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