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華麗 (河南省固始縣圖書館 465200)
公共圖書館在文化惠民工作中的實踐與突破
姚華麗 (河南省固始縣圖書館 465200)
文化惠民是公共圖書館傳播先進文化、履行社會教育職能的主要政策,也是廣大群眾獲取知識文化,加強自我教育的主要形式。公共圖書館是社會教育的公共場所,有助于提升我國國民素養,更好的實施終身教育,這是其他共同機構無法替代的。本文主要對公共圖書館在文化惠民工作中的實踐與突破進行分析,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的思想道德素養、科學文化素養。
公共圖書館;文化惠民;實踐;突破
隨著文化惠民政策的不斷深入,公共圖書館積極開展讀書活動、圖書展覽、圖書館講座等,逐漸成為廣大群眾心中獲取知識、信息的主要陣地。公共圖書館為廣大群眾提供了最新的信息與知識,能夠有效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公共圖書館為廣大群眾提供閱讀的平臺,這是科學文化知識傳遞的主要手段。
圖書館講座以學術研究為主,主要作用是為培養社會人才而服務,講座的主要內容是對人才的培養。圖書館展覽主要是從圖書方面入手,充分發揮圖書的新、稀、特等等優勢與特征,具有一定的觀賞性、教育性,圖書館展覽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能夠從圖書展覽中找到很多自己喜歡的讀物,滿足他們在知識的追求。讀書活動能夠有效宣傳圖書館的服務業務,通過活動的開展發現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問題對公共圖書館的服務進行完善,逐步打造屬于自身的品牌,提升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形象,這也是公共圖書館在惠民工作中開展最為廣泛的活動。本文主要從圖書館講座、展覽以及讀書活動幾個方面,深入研討公共圖書館在文化惠民中的實踐與突破。
公共圖書館在惠民工作實踐中的第一個突破口便是讀書活動的開展。能夠讓廣大群眾最有效、最直接、最簡單的去學習知識,最有效、最有影響力的方法便是開展讀書活動,鼓勵全民參與閱讀。公共圖書館獨有的公益性質與開放性質,讓它成為推進全民閱讀的主要陣地。因此,公共圖書館要積極開展讀書活動,做好文化惠民工作。充分利用“世界讀書日”“全國讀書月”“圖書館宣傳”等活動時間,舉辦有利于當地群眾的讀書交流會、演講比賽、征文屏蔽等,充分體現公共圖書館的公益性、開放性與服務性,充分利用公共圖書館的資源優勢為廣大群眾提供適合他們的閱讀環境,構建一個與群眾能夠及時溝通的文化平臺,鼓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讀書活動中來,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公共圖書館開展讀書活動需要有“規劃性”的進行引導,讓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閱讀中來,在讀書活動中體會到公共圖書館的社會服務職能。推薦閱讀書籍的類型,能有效激發不同群眾對知識了解與學習的興趣。公共圖書館由于其地域性特征,可以在當地社會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加強群眾閱讀活動的社會影響力,進一步激發廣大群眾的閱讀興趣。公共圖書館需要根據當地經濟文化的實際情況,還可以結合當地歷史發展的資料,舉辦一些富有當地色彩的讀書活動。另外,公共圖書館更加需要關注農民群眾、下崗職工、進城務工相關人員的閱讀情況,通過公共圖書館這個文化資源平臺,幫助他們解決在讀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公共圖書館積極開展讀書活動,能否在惠民工作中得到實踐,得到突破,必須要考慮活動開展的務實性,不能只是說要將活動落實在行動上,一旦流于形式,一切有關讀書的活動就變味,直接影響到廣大群眾的閱讀興趣。
國家越來越重視國民文化素養的培養與提高,各級政府也逐步開始重視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針對公共圖書館發展也加大了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強了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能力,讓服務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進而在文化惠民工作中做到更好?;诋斍傲己玫陌l展機遇,公共圖書館在服務內容上應該重視如何吸引廣大群眾到公共圖書館參與相關活動,培養群眾的讀書積極性與自主性。文化惠民工作中明確指出要有效傳播先進文化與科學知識,公共圖書館可以利用講桌來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圖書館是知識傳遞的主要陣地,在圖書館舉辦各種各樣的講座,才是與時俱進、文化惠民的正確方式。實踐證明,講座已經成為公共圖書館重要的服務活動之一,是圖書館服務功能的延伸。公共圖書館傳統的方式只是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多的知識,提供信息上的服務,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知識與信息的需求不斷提高,這種多元化的需求方式就決定了在惠民工作中必須要重視文化的有效傳播,因此,圖書館應該堅持以“讀者為本”開展一系列講座活動,要對講座服務領域進行深入分析,豐富講座內容,進而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
公共圖書館開展講座活動,能讓群眾參與到專家、學者面對面交流活動中來,提供這樣的機會給廣大群眾才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他們能夠與專家、學者面對交流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在互動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還能加強知識的固定。由此可見,文化惠民理念的推動下,公共圖書館開展講座活動是對傳統圖書館服務的有效補充,進而滿足更多讀者的需求,取得文化惠民工作的突破。公共圖書館開展講座活動也不能太過于隨意,不是多開展就會有效,要嚴格謹慎選擇講題內容與主題,最好與當地文化、歷史、經濟發展聯系起來,尤其是廣大群眾關注的焦點與熱點,以這些信息作為講題的內容與主題,群眾才會花時間坐下來聽、坐下來交流,如果他們對講的東西都不感興趣,那么就談不上文化交流。因此,從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才能提升公共圖書館自身的優勢,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講座活動中來。
知識性社會,公共圖書館需要轉變自身的服務職能,拋棄傳統單一的服務方式,才能將文化惠民政策更好的貫徹下去。公共圖書館開展展覽活動之前,必須要利用各方面的資源優勢,如報紙、廣播、網絡、地方電視等等方面進行大力宣傳,還需要關注廣大群眾的實際需求,策劃展覽的時間、地點以及內容上的安排,要讓展覽活動有針對性。公共圖書館可以利用海報、宣傳材料等方式,向廣大群眾介紹展覽服務,讓每一位群眾對展覽活動有一定的了解,明確每一次展覽活動的具體內容。開展展覽活動的過程中,還可以設立互動環節,展覽結束之后還可以設立網絡交流平臺,搜集廣大群眾對展覽活動的反饋信息,聽取廣大群眾的建議,只有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想法,才能更好地開展展覽活動,作好文化惠民工作。
發展國民經濟,強化國民素質,構建和諧社會,推動我國精神文明建設,公共圖書館功不可沒,充分利用公共圖書館的資源優勢,激發廣大群眾讀書的興趣,進而在文化惠民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實踐與突破。
[1]李舒懷.縣級公共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的調查與分析[D].安徽大學,2015.
[2]周寬華.公共圖書館文化惠民的幾個嘗試和突破[J].大眾文藝,2014(15).
[3]吳冬梅.試論公共圖書館在文化惠民工作中的實踐探索[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