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睿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 410205)
專業藝術院校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舞臺實踐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湖南藝術職業學院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為例
張 睿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 410205)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作為湖南省唯一一所公辦藝術類高等院校,開辦戲劇影視表演專業已二十年之久,為業內培育了大批優秀的影視表演人才,積極探索并建立了“圍繞舞臺,造就人才;依托文化,面向市場”的人才培養模式,培植出實踐教學的特色和亮點。本文就湖南藝術職業學院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辦學特色談談舞臺實踐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
專業藝術院校;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舞臺實踐;人才培養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文化藝術事業也得到長足發展,藝術教育事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單從戲劇影視表演專業來看,全國近百所高校開設了相關專業,戲劇影視表演教育已經進入大眾化發展階段。目前,中國高等藝術教育中的戲劇影視表演人才培養,大致上有兩種渠道,一是專業藝術院校開設的表演系,如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一是綜合類大學下設的藝術學院開設的表演專業,如湖南大學、重慶大學、深圳大學等。專業藝術院校與綜合類大學戲劇影視表演藝術人才培養定位各有側重,前者較注重培養表演藝術精英人才,后者較側重于培養應用型或者復合型表演藝術人才。雖然培養側重略有不同,但是他們都在結合自身的歷史文化、學術傳統和院校實際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藝術學科建設和藝術人才培養改革創新之路,以適應新時代市場的需求。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作為湖南省唯一一所公辦藝術類高等院校,開辦戲劇影視表演專業已二十年之久,建立了以“項目驅動教學”“尖子生培養工作坊”等多樣化教育教學模式,為業內培育了大批優秀的影視表演人才。本文就湖南藝術職業學院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辦學特色談談舞臺實踐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
專業藝術院校戲劇影視表演專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統籌校內實踐教學,兼顧校外實踐基地教學。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課堂教學主要以學習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為主,而提升戲劇影視表演專業學生的專業表演水平,不是課堂上簡單的教、學、做就能做到的,往往需要長期的舞臺實踐才能完成。舞臺實踐主要包括校內與校外兩大版塊,校內舞臺實踐為教學匯報、實習大戲、畢業大戲展演等,校外舞臺實踐為舞臺演出(話劇、小品、音樂劇等),電影、電視演出等。
舞臺實踐教學的目的在于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舞臺藝術表演,以話劇、小品等藝術形式來展示它們的專業訓練、藝術表現以及其綜合藝術素質等方面的水平與能力。湖南藝術職業學院戲劇影視表演專業十分注重舞臺實踐,教學匯報、音樂劇、詩歌朗誦會、綜合文藝匯演、實習大戲、畢業大戲等一系列的舞臺實踐活動,早已成為人才培養方案中重要項目。此外,學院還經常推薦優秀學生參與校外各種舞臺實踐機會,如舞臺演出、影視劇的拍攝、電視主持等,由此也涌現出了大量的璀璨之星,如影、視、歌、節目主持四棲明星瞿穎,中國電影華表獎電影新人獎獲得者顏丹晨,湖南衛視知名主持人趙靚,中國新絲路模特大賽總冠軍肖青、湖南經視制作的家喻戶曉室內劇《一家老小向前沖》嚴家二媳婦榮心巧扮演者楊珊珊等。檢驗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課程教學的重要形式便是舞臺藝術實踐,通過其舞臺藝術實踐可以總結表演專業各門課程教學活動中所存在的問題,根據問題可對專業教學內容一一進行相應調整與改善。藝術實踐推動專業教學,舞臺表演檢驗教學水平。重視舞臺實踐,對于戲劇影視表演專業人才培養具有著深刻而現實的意義。
舞臺實踐教學可以夯實課堂所學知識,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當教師實施舞臺實踐教學活動時,學生會主動并且充分地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想辦法如何圓滿地去完成排演作品。在這項活動中,學生不僅加深對單項課程知識的理解,而且還有助于他們融會貫通各門課程之間的聯系,對學生綜合運用能力、自主創作能力的培養有著積極作用。以作為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舞臺實踐教學重要組成部分的劇目排練為例,本階段的教學任務是學會創造完整的角色形象,對學生的技能要求較為全面。不僅涵蓋了“表演”核心課程的教學內容,同時內外部技巧的表現也涉及到“臺詞”“形體”“聲樂”等專業基礎內容的訓練。學生既要從表演技巧入手,通過分析劇本和角色、構思角色、體現角色等一系列的表演創作流程來完成教學任務中創造角色的實踐訓練,還能從內心自省、外部評價等途徑了解反思自身在“臺詞、形體、聲樂”等學習中問題所在,在老師的指導下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內容的強化和補充,使實踐成為教學的鏡子。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戲劇影視表演專業一直秉承著“項目驅動教學”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圍繞任務展開學習,鼓勵學生多實踐、多創作,多體驗。2012年編排的話劇《永不凋謝的姊妹花》,就是在教師的安排和指導下,學生自我完成的舞臺實踐項目。后來經過多次打磨和改進,從課堂走向了舞臺,并在第三屆中國校園戲劇節中奪得最高獎“優秀劇目獎”,與國內頂尖藝術院校中戲、北影、上戲等站在了同一個領獎臺上,獲得業內眾多專家、學者的贊賞與肯定。
戲劇影視表演專業學生如何能夠迅速得到鍛煉與成長,其關鍵在于學生在創作過程中要懂得學習、懂得思考,懂得創造,而舞臺實踐活動就是激發學生潛能的助推力。美國心理學家杜威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反對采用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主張解放思維與天性,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提倡在“做中學”。舞臺實踐活動要求以戲劇影視表演專業學生為主體,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挖掘他們的智慧與能力,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潛能得到最大呈現。他們以編、導、演多重身份進行藝術創作和體驗,從選擇題材、查找資料開始,直到完成作品,雖然整個過程問題不斷,但是他們在藝術創作中學會了反思,創造和總結,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專業技能。舞臺實踐使他們取得經驗,學會協作、學會管理、學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積極探索著“尖子生培養工作坊”的教學理念,立志出精品、出人才。一批志同道合的、優秀的戲劇影視表演學生集聚一起,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課余時間創辦了工作坊,從最開始的兩三人,到現在擁有二十多人的大集體,短短幾年間,他們共同創作的《風雪夜歸人》《一門英烈》《特殊故事》等一大批話劇走向了舞臺,風格樣式創新、大膽,在長沙市及周邊城市都引起了不錯的反響,同時也受到了各大媒體、行業專家的關注與肯定。
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在設計上要有前瞻性,要注重瞄準市場,要從未來社會發展需要出發。學校與用人單位是否真正能夠做到“無縫對接”,學生是否能夠順利實現就業,舞臺實踐便是其重要的紐帶。目前,表演類學生的舞臺實踐大多是以話劇、影視作品等形式來進行,如果只是一味地重視排演劇目這種藝術實踐形式,難免太過單一,那么這早已不適應于社會的發展。目前,社會對于藝術人才的需求已呈現出多樣化特點,學生制定的就業目標必須多元化,除了演藝人員外,還有如藝人統籌、策劃、編劇、編導、經紀人、演出管理、教師等。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打破了原有的話劇、影視作品等這單一的舞臺實踐,大膽地開展了多形式的舞臺實踐教學活動,如詩歌朗誦會、校園主持人大賽、模特大賽、綜合文藝匯演、微電影創作展演等,并且利用專業藝術院校藝術學科的“專業化”“精細化”優勢,為表演專業的學生開設了編劇、導演、主持、采編等其他藝術類課程,拓寬了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同時,也堅持立足好表演這一靈魂,做到了“博與專,學與用”,適應文化市場的用人需求。此外,湖南藝術職業學院每屆表演專業的畢業大戲展示舞臺都從小課堂搬到了大劇院,每年都將上演一場盛大的話劇表演,邀請各類媒體、用人單位、群眾等,接受來自社會各方的評價,這既是對教學水平的檢驗,又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就業展示的最佳平臺。
高等藝術院校還要積極探索與企業、校際交流或合作辦學模式,與各類媒體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緊貼市場,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搭建就業平臺。湖南藝術職業學院戲劇影視表演專業實行校媒合作辦學(如瀟湘電影集團),集團每年都會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實習與就業機會,如影視劇演員、主持人、導演等。另外,湖南大學積極探索創新校際交流或合作辦學新模式,打破現有教育管理機制的壁壘,嘗試與一流藝術院校或綜合性院校藝術類專業開展聯合辦學與交流合作,培養拔尖藝術人才。去年底,學院派教師代表遠赴北京、上海、香港等地進行了實地考察,目的就在于交換辦學經驗、洽談交流合作。我院成績優秀學生可以到合作高校或者知名工作室學習深造或實習,給藝院學子創造了更好的學習交流與實踐實習的平臺。
戲劇影視表演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藝術,舞臺實踐教學在其整個人才培養方案中占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舞臺實踐教學,不僅可以檢驗教學水平,激發學生創造潛能,加強人際溝通交流,更重要的是架起了學校與用人單位之間“無縫對接”的橋梁,這樣高校人才的培養才是科學有效的。
近年來,藝術專業的擴招、藝術人才的就業難、藝術市場的擴張等現象,都在推動高校影視藝術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創新。專業藝術院校如何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依托自身專業化、精細化的藝術科學背景,形成自我辦學特色;如何重視舞臺實踐,培養戲劇影視表演人才,以適應社會新時代的需求等,這都將成為我們教育者必須面對的一項亟待解決、探索研究的長期性課題。
張睿,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影視藝術創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