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瀟 (南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473000)
淺談鋼琴學習中的慢速練習
劉 瀟 (南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473000)
慢速練習可以使初學者打下扎實的鋼琴基本功,從開始就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使初學者對歡快樂曲有一定的適應能力,在演奏時收放自如;對于有一定鋼琴基礎的學習者來說,也是提高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徑。本文將從慢速練習的重要作用,慢速練習的正確方法及運用,慢速練習與多種練習方法的結合三方面,采用譜例分析,舉例說明等方法來闡述慢速習,使鋼琴學習者對慢速練習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從而選用適合自己的鋼琴學習方法。
鋼琴;慢速練習;方法結合
對于鋼琴學習者來說,慢速練習是不可缺少的環節,它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慢練”就是放慢原有練習曲或樂曲的速度來適合彈奏者水平的練習。它是放慢了速度,但要求演奏者狀態仍然保持積極主動,集中精力提高演奏質量的彈奏。鋼琴的慢速練習就像一個小孩要想學會走,“先得學會爬”。慢練就是掌握基本的曲譜要求之后,才可能完整流暢地表達出樂曲。我們應該清楚地了解慢速練習的重要作用,正確方法及運用,與多種練習方法的結合。只要認真合理地進行慢速練習,才能游刃有余地按照原速演奏樂曲。
(一)慢速練習有利于正確的讀譜
對于初學者來說,遇到的最大困難往往是讀譜問題,在學習中,老師都會強調慢速讀譜。讀譜應該像我們讀書看報一樣,每讀一句就要弄明白樂譜的表達意義和情感,細致入微的讀懂每一個音符是很重要的。而鋼琴學習中慢速練習可以實現正確的讀譜。趙曉生先生說:“樂譜是作曲家留給人類的‘公開信’,樂譜上記載著作曲家希望傳遞給他人的全部信息。”1所以彈奏者應認真讀譜,看清每個音。“慢練就像放大鏡一樣,把樂曲中的每個細節都擴大,使演奏者能夠注意到每個音并能準確地演奏。”2。學習《小約翰?湯普森初級鋼琴教程1》時,在學習彈奏之前需要學習慢速讀譜。
(二)慢速練習是快速彈奏的基石
慢速練習是原速演奏作品的基礎,能否按原速彈也是對慢速練習的一種檢驗。慢與快是相符相承的,慢速練習只能是一種練習的手段,是為了某種目的而進行的,要在不斷的慢速練習的過程中,學會有計劃的加速練習,但應達到在慢速練習時的各項效果能在逐漸加快的速度中保持和體現,直至達到作品原速。如中國樂曲《歡樂的牧童》要求速度較慢清晰有顆粒感,像這樣的曲子,左右手的指法的正確合理是十分重要的,這就要求初始練習時一定要非常的慢速,保證指法轉換準確自然,用力到點,大體走向的掌握等.在此基礎上加速,直至達到原速.
(三)慢速練習能解決放松問題
演奏中自然放松和緊張有力同時對立的存在。車爾尼“849”練習曲第25首第一段右手是連續的琶音上行旋律,彈奏時虎口自然打開,手指關節應松弛移動。針對這些內容,只有小心翼翼地慢練才能防止手指僵硬狀態下錯誤的彈奏。反復的慢速練習才能使手指關節達到自然放松狀態,而面對新曲譜手指僵硬等問題又會出現,所以慢速練習應貫穿在鋼琴學習中,它能有效地解決“放松”問題。
(一)慢速練習的正確方法
1.確定分句
拿到一首新樂曲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分句,劃分出樂句可以幫助彈奏者很好地理解音樂。全曲劃分為幾個部分,每一部分又分為幾個樂句,每一個樂句的旋律,節奏都有什么特點,表達的是輕快活潑還是輕柔連綿,樂句與樂句之間有什么聯系和區別等等。弄清了這些,我們的慢速練習就會很有目的性。
2.正確的指法
慢速的指法練習也是一樣,一定要按照譜子上標記的指法練習,并且固定指法,這樣彈奏起來比較順手,以后加速起來也會很容易。“慢速練習的自由揮動速度并未減慢,而是加大了手臂的揮動幅度和觸鍵的力度”,3在不斷地提速時手指彈奏幅度與快速所需動作一致時才能使樂曲的彈奏流暢完美。
3.分手練習
分手練習可謂是比較科學合理的練習方法。分手練習時彈奏者可以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其中一只手上,格外注意彈奏的手型要標準,手腕不要塌陷,每一個手指的觸鍵要清晰到位。尤其是遇到比較復雜的小節更要多次重復分手練習,直到單手手指可以以各種速度進行彈奏。分手練習熟練,雙手彈奏就會輕易很多。
(二)慢速練習在各種技巧中的運用
1.音階彈奏
音階的慢速彈奏應在各項單獨動作分解的前提下進行才是標準的。彈奏音階時手指的主動占主導作用,如車爾尼“599”第19首右手第一段是連續的音階弱奏上行時應該指根連動指尖松弛貼鍵彈奏,手臂的移動隨著大指的彈奏而移動,最好依靠手指的主動抬起下落的力量,盡量減少手臂的重量。音節的慢速練習應從單手開始,同時格外注意手臂的傾向動作,用大臂帶動小臂在琴鍵上“跑”起來,這樣即使提速也是流暢自然一氣呵成的。
2.跳躍彈奏
跳奏的本身性質是快速輕巧的。比如貝多芬的《蘇格蘭舞》,在慢速練習時容易造成速度不穩,音色不實的現象。因此在彈奏時要做到“快彈慢落“,顧名思義就是指尖觸鍵要快,像觸電的反應一樣利用手指的反彈迅速離鍵,有控制力地下落。手臂的帶動可以使跳奏的音更飽滿有力,有感染力。
3.力度彈奏
力度就像普通話中的語氣的“強”“弱”,用“輕”“重”來描述最為貼切。一首樂曲會用不同的力度記號告訴演奏者用最適合的力度來表現特定樂句的情感,一首曲子會用不同的力度表現整首樂曲的情感。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認識和準確的認清力度記號,比如貝多芬的《獻給愛麗絲》第一部分整體力度是p,樂句a卻又是p-mp-p,呈環繞的力度進行,bac力度也是如此,因此練習時必須一句一句慢速地按照力度進行反復的練習,力度的轉換要在p的力度范圍內做合理的變化。
4.和弦彈奏
和弦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音組成的,因此和弦彈奏要求出音要整齊統一,和弦中的每個音都要清晰,因此尤其對于初學者彈奏和弦要把和弦拆分成兩個音一組進行練習,大臂自然下垂有一定的緊張感,手指自然彎曲直立在琴鍵上,兩個音力度相同彈奏,直到三個音可以同時有控制的彈出,再根據樂曲要求的力度練習直到可以收放自如的將和弦連續彈出。如《卡農》開始的幾組和弦是非連音p,因此重點練習和弦的觸鍵,控制好力度,“小心翼翼”去連接彈奏和弦。
(一)快速練習與慢速練習相結合
彈奏時先根據樂曲的難易程度慢速的彈幾遍,做到“慢速度,快下鍵”,在慢速練習時做到收放自如,準確地做到樂曲的要求之后就可以提速練習。快慢的結合也要與自己的實際水平相符合,要求不是機械的。中間可以穿插著中速練習,比如我們拿一個節拍器作為標準,設定一個適合自己的速度60,彈熟練之后用65,以此類推70,75……一直到要求的速度為止,再用一輪慢速,中速,快速的交替,使樂曲的演奏。在任何一個速度上都如行云流水般自由。
慢速練習時保持與快速統一的動作是很難做到的。彈奏速度減慢后首先手臂會因消極而懸垂,力量就會全部壓在手指上,出現手背塌陷。客服這種現象的關鍵就是慢速練習與原來速度的一致,并集中精力地練習。應該像原來速度一樣用大幅度的手臂統一動作,大膽自由,干凈利落,一氣呵成。
(二)單手慢練與雙手慢練的結合
單手練習是雙手練習的基礎,慢練也是從單手練習開始的。然而拿到一首新樂曲時我們更提倡先雙手慢練識譜,可以提高識譜能力,識譜完畢再從基本的單手練習開始。單手練習首先要保證每一個聲部的音,節奏,指法,觸鍵力度的正確,手指的平穩彈奏,尤其是較難的地方更應該單手反復練習。單手練習可以使演奏者注意力先集中到其中一只手上,集中練習一個聲部,為雙手的配合奠定基礎。之后進行雙手的練習就會很輕松,大大縮短了練琴的時間,提高了練琴的質量。因此單手與雙手慢練相互配合也是不容小覷。
在慢速練習中也不能忽視配合動作的作用,應具體地分析,準確地采用必要的配合動作。“它幫助手指和手臂加大揮動幅度,具有“順水推舟”的功效,為此應當根據不同的需要移動重心,調整手指的力量和手臂的狀態。”[4](p10)配合動作不脫離積極揮動必然給演奏帶來不錯的結果。例如要優美均勻地慢速彈奏出一個經過句,就要求很多的配合動作,拇指靈活度不夠使圓滑自然地更換手指變得困難。若要彈奏音色優美,音響細膩豐滿,在單手慢練和雙手慢練的相互配合的同時也必須準確的采用必要的配合動作。
(三)分段慢練與整體慢練的結合
雙手在練習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走進一個誤區,在不熟練下從頭彈到尾,結果也沒弄明白樂曲要傳遞的信息,糊里糊涂,這就說明這種粗糙的彈一遍是徒勞的,沒有任何意義,僅僅浪費了時間而已。整體練習時哪一樂段不熟練,就反復練習,熟練之后穿插在整體練習之中去。分段慢練與整體慢練,有效地結合才能保證每一遍的練習是有效的,才能不斷地提高演奏技巧,將作品演繹地更加淋漓盡致,酣暢淋漓。
鋼琴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需要投入大量練習的過程,如果找不到一種有效的練習方法,盲目亂練,不僅會浪費大量時間,結果也很不理想,甚至于對練琴產生厭惡的情緒。因此克服這些障礙的法寶就是靜下心來慢速練習。本文向大家論述了慢速練習的作用,方法及運用,慢練與多種方法的結合,使大家對慢速練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之后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彈奏技巧,在鋼琴的學習的道路上越走遠,越走越開闊。本人才疏學淺,望以后在學習中與大家有更進一步的探討交流。
注釋:
1.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圖書出版社,1999:10.
2.魏廷格.鋼琴學習指南[M].人民出版社,1997:10.
3.(俄)鮑利斯?貝爾曼,湯蓓華譯.鋼琴大師教學筆記[M].上海音樂出版社,2012:10.
劉瀟,碩士研究生,南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