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曼君 (河南理工大學 454000)
中原民間藝術融入高校藝術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薛曼君 (河南理工大學 454000)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中原民間文化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活化應用教學模式。在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中讓學生對中原民間文化進行活化應用實踐學習,通過可行性的分析來證明中原民間藝術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獨特魅力。
中原民間藝術;藝術設計教育;高校
項目:河南理工大學校級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基金項目《數字藝術視域下河南傳統民間藝術的創新再現研究》支持項目,項目編號:672105/157
河南民間藝術形式與種類紛繁多樣、數量豐富、歷史久遠,質樸藝術表現風格極具地方特色,是中原先民幾千年的生活積淀與中華民間藝術的主要發源地,并為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在這塊土地上經歷了無數的朝代更替、社會變革,因此在中原地區出現許多擁有獨特藝術色彩的民間藝術文化,這里的勞動人民將其代代相傳,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原民間藝術表現形式,它們有剪紙、浚縣泥塑、木版年畫、南陽玉雕、烙畫、開封汴繡、汝南麥稈畫、鶴壁黃河古陶等,這些珍貴的藝術形式在中國民間藝術進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引起世人的高度關注。而其中最具代表意義的當屬:朱仙鎮木版年畫、??h“泥咕咕”為代表的河南民間藝術樣式,為中原地區的民眾提供著對各個方面所需要的精神支撐,對中原地域的藝術審美起到主要引導與代表的作業,這些民風民俗在長期的演變與傳承發展中形成了獨具中原區域特色的藝術風格,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民間藝術“基因”,也對河南民間樸素的道德觀念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
長期以來,教育在不斷的發展,藝術設計教學也要不斷的更新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而現在一些地方高校藝術教育更多的還是采用西方較早的藝術教育模式,對自身的民俗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一直表現出愛莫能助的姿態。所謂“中國設計”這一理想,舉步艱辛。我國民間傳統文化在藝術教育中的作用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目前地方高校藝術教育尚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地方高校藝術教育課程體系設置不科學,普遍存在著理論與實踐、目標與現實之間的矛盾
我國將中原民間藝術引入高校的專業課程,已經實施在高校教學當中并不多見,取得一定教學成果的高校更是鳳毛麟角。地方高校應當提高對民間藝術的重要性的認識程度,加大民間藝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在專業教學中的課程比重,擴大中原民間藝術文化在校園的影響與傳播。當今的大學生,思維較為活躍,具有渴望創新與個性化的自我發展訴求,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將重點放在如何突破以往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模式,注重課程中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緊密互動,將學以致用真正的落到實處,并引導學生對自己地區的民間藝術產生學習的興趣與創新的欲望,積極的參與有關民間藝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的活動,解決理論與實踐、目標與現實之間存在的矛盾。
2.地方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中缺乏厚重的文化底蘊
有關于地方民俗文化的教學內容與教學資源匱乏。目前,我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對地方民間藝術與非物資文化遺產資源對專業教學的重要性現在已經具有一定的認識,但在具體的實施與應用上卻舉步不前,進行緩慢。地方高校本身就對藝術專業缺乏重視,再加上藝術設計專業更多的是由任課教師自己對課程內容進行設計與安排,使得專業課程缺乏系統性與科學性,容易以教師個人的知識范圍來設置教學內容,這樣就形成了課程內容設置的范圍狹隘,教學方法個人化、單一化。地方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需要對當地的民風民俗進行系統的調研,將中原民間藝術資源最大限度地引入到教學內容與課程設置當中,利用地方的民間藝術文化資源,活化自己的專業課程教學內容。
3.對中原民間藝術的傳承人的培養迫在眉睫,迫切需要高校藝術專業承擔起這個育人的責任
民間藝術都具有獨特的傳承與發展規律,更多的是通過師徒口耳相傳的方法進行傳承,這樣的模式其實和藝術專業的教學模式有一定的相似性,與高校藝術專業教學特點一致,因此課題針對這樣的相似性與一致性進行研究,探討出一套適合中原民間藝術發展的有效教學手段與模式。有利于地方高校藝術人才的培養。
中原民間藝術對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中的很多課程都有密切的關系,例如對圖形課程、色彩構成、招貼設計等都具有借鑒意義,并通過目前專業教學的現代化手段來拓展民間藝術傳承的可行性空間,提高地方高校藝術設計的教學特色與教學質量。
1.民間藝術是地方高校藝術設計教學資源的有益補充
中原民間文化作為非物資文化遺產的主要來源,是由地方百姓創作的最具鮮明地域特點的文化藝術形式,是河南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的核心載體。中原民間文化是我國重要的藝術文化資源,同時也是河南省地方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重要的教學資源。中原民間藝術所具有獨特的群眾性、娛樂性以及藝術造型樣式、美學原理還有獨特的中原民間藝術文化內涵,為地方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藝術素材和最具活力與親和力的教學內容。
2.傳承與活化創新地方非物資文化遺產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將地方民間藝術資源進行研究整合,在對民間藝術文化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資源的挖掘,從而更好地傳承與活化、創新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梢韵蛟谛5拇髮W生宣傳中原地區的民間藝術文化,還可以利用藝術專業的課題教學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成為傳承與保護中原民間藝術責任人,將民間藝術與現代藝術設計課程相結合,不斷的從中原民間藝術資源庫中調取與課程相契合的資源活化應用在實踐教學當中去。
3.為現代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內容注入民族與原創特色
民間藝術是現代藝術形式的資源庫,為了實施這一重要課題,本文提出應該在地方高校美術教育中推廣當地民間美術文化,促進民間藝術文化的傳承。利用當地的民間藝術資源,開展民間藝術教學等方法,在藝術專業大學生中間推廣我國的民間藝術文化,同時也為現代藝術設計作品注入文化價值與藝術內涵。
4.保護文化記憶,樹立民間文化自信
中原民間藝術凝聚了勞動人民的智慧、文化、道德禮儀等信息,它淳樸的藝術形態,充滿河南勞動人民的巧思設計。將這樣具有拙美的民俗藝術引入藝術專業課程內容之中,向學生展示與宣傳本地區的民風民俗,開啟中華民族的藝術智慧之窗,積極喚醒大學生內在的愛國之情與民間藝術文化的自信心,激發青年學生熱愛家鄉的激情和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進而為民族文化的復興和傳承做好人才培養和文化準備。
陳潔.河南民間泥塑藝術融入美術教學的實踐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4.
薛曼君,河南理工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視覺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