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衛寰 (九江學院藝術學院 332005)
略論大學“三筆字”教學
呂衛寰 (九江學院藝術學院 332005)
三筆字的教學,關鍵是筆畫、結構、章法格式的教學。大學生要練好三筆字,要學會正確的方法,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品格。
三筆字教學;筆畫;結構;章法格式
大學“三筆字”課程是大學師范生必修的一門基礎技能課程,指的是學習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的課程。對于教師這個行業來說,“三筆字”這門課程有著重要的意義,現在各個大學里的“三筆字”課程課時都比較短暫,一般只有16課時,要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讓學生學到“三筆字”課程的知識和技能絕非易事,那么,在“三筆字”教學中要重點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呢?本人從事“三筆字”教學多年,有一些心得與大家共饗。
1.毛筆字的筆畫、結構、章法格式的教學
在三筆字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明白,要寫好字,先要把漢字的筆畫寫好,每一個漢字都是由點、橫、豎、撇、捺、鉤、挑、折這八種筆畫構成,但是因工具材料的不同,毛筆 、鋼筆、粉筆所寫出來的筆畫有著巨大的差異。毛筆的用筆技法是最豐富的,有提、按、頓、挫、中鋒、側鋒、偏鋒,藏鋒、出鋒等等諸多用筆技法,所以毛筆所寫出來的筆畫具有豐富的變化。如果學生對毛筆字的筆畫有了一定的掌握,就要開始進行結構的訓練,古人云“用筆結字,兩者并重”,意思是筆畫與結構都很重要。你能將一個字的筆畫寫好并不意味著你一定能將這個字寫好,你必須把寫的很好的筆畫進行合理安排和形勢布置,這就是結構的方法。古人留下了大量的楷書、行書結構法則,教師可以挑一些結構的基本規律講一講,使學生能理論聯系實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關于章法,其實就是通篇字在整體上的安排布局,字與字之間的聯系、照應;行與行之間的聯系、照應;字距、行距的處理,通篇的“留白”等等都需要合理的安排,以達到整體上的美觀和諧。所有的這些要素,都屬于章法的范疇。作為“三筆字”教師來說,應該特別重視章法的教學,讓學生學會在整體上把握通篇文字的書寫。
2.鋼筆字的筆畫、結構、格式布局的教學
相對毛筆字的筆畫來說,鋼筆字的筆畫要容易的多,因為是硬筆尖,鋼筆無法寫出像毛筆字筆畫那樣豐富的變化,在鋼筆字的教學中,鋼筆楷書結構的教學是重點,如果說毛筆字的筆畫與結構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那么就鋼筆字來說,結構比筆畫更重要。在鋼筆字楷書結構的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鋼筆字的楷書結構和毛筆字楷書的結構方法是一致的,要把結構法則融會貫通。另外,為了使學生對結構理解的更透徹,可以 將漢字的結構分為獨體字、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包圍結構分別加以說明。等學生把楷書的結構掌握的比較好,就可以進行鋼筆行書的教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書寫最多的書體還是鋼筆行書,寫的好的行書飄逸流暢,既實用又美觀。在鋼筆字行書筆畫的教學中,特別要強調筆畫書寫的連貫性,行書筆畫出現連帶,當然這種連帶并非筆筆相連,而是有斷有連,或者說時斷時連,先讓學生明白這些行書典型特征,再逐個講解筆畫的寫法,其實,鋼筆行書筆畫與鋼筆楷書筆畫很相似,有了楷書基礎,再學行書就快了。鋼筆行書的結構相比楷書的結構法則大不一樣,這是由各自的特點決定的,楷書更偏向端莊、穩重、勻稱、整齊,而行書更偏重形態變化多姿、行筆如行云流水,行書的典型結構法則可與楷書結構法則相比較著說,這樣在比較中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接受與消化。在章法格式方面,對鋼筆字章法格式的研究無疑更具有實際的意義,因為,硬筆字訓練的目的不僅僅是將單個字寫好,更重要的是要讓通篇文字工整易認、美觀大方,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在格式布局上下功夫,那么在鋼筆字的格式布局中具體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首先,要整體安排版面,包括留出紙張的上下左右邊距、主題的書寫位置、每一個段落的書寫位置、字的大小等等,可謂意在筆先。第二,字距與行距要恰當,有了合適的字距行距,閱讀起來才能輕松自然。第三,單個字要有聯系呼應,每一行字應該盡量書寫的水平工整。第四,盡量做到成篇書寫整潔干凈,避免涂涂改改。做到這四點基本上能保證通篇格式的完整和諧。
3.粉筆字的筆畫、結構、格式布局的教學
粉筆字與鋼筆字都屬于硬筆字,粉筆字的筆畫可以有機的模仿借鑒毛筆字的筆畫形態,如捺畫,毛筆字講究“一波三折”,用粉筆一樣能寫出“一波三折”的韻律和美感。另外,粉筆一樣能借鑒毛筆的一些用筆方法,比如說提筆、按筆、頓筆,通過這些技巧的使用,能使粉筆字的筆畫更具藝術魅力。在粉筆字的結構教學中更是要以毛筆字的結構原理為典范,因為三筆字的結構原理是一致的,都來源于毛筆字,只要對毛筆字的結構了然于胸,在粉筆字的結構教學中就一定能輕松自如。粉筆字的格式布局有其特殊性,因為黑板面積太大,要在這樣大的面積安排好所寫內容,一定要保持整體感。在正式板書之前就要對板書各個部分的位置計劃安排好,還有就是板書字的大小一定要合適,字太小既不美觀后面的同學也看不清,字太大也顯得不和諧和擁擠。
例如對于中文教育專業學生,因為他們將來要從事的是語文教育,而語文教育最基礎的就是教人寫好字,因此對于這些中文系的學生,應在單個字的筆畫和結構上嚴格要求,要求他們一絲不茍的練習筆畫,研究結構,并以古代名家字帖為典范,結合當代優秀的硬筆字帖,堅持練習,為今后的漢字書寫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對于一些其他的專業的學生,可以更側重于整篇章的工整、規范、美觀,在把單個字寫的規范工整的基礎上,注意單字組成整齊的行,行組成篇,最終還是主要以通篇來考量書寫質量。
很多學生生在練字的起步階段往往熱情高漲,但往往碰到進步緩慢的時候便打起退堂鼓,這時候要特別注意對他們進行恒心和毅力的教育,歷史上古人苦練書法的例子很多,比如智永和尚“退筆成冢”的故事,又比如張芝練字,池水盡墨的故事,這些典故足以證明要練好字必須付出長久的努力與艱辛,對學生講講這些故事也能讓他們有所領悟。除去對學生進行恒心和毅力的教育,還要引領他們循序漸進的練習。學生們往往想法多種多樣,有的學生喜歡如行云流水的行書,便一心只想練習行書,有的學生喜歡自由奔放的草書,便一心只想練習草書,這時候特別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古人曾說:“楷如立,行如行,草如奔”,意思是楷書好比一個人站立著,行書好比人走起來,而草書好比人跑起來,言下之意,練字要先練楷書,再練行書,繼而草書,循序漸進,才能有較理想的效果。
三筆字的教學,是技能與學問的綜合教學,要讓學生學有所得,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能與學養,在教學方面才能運用自如,達到理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