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海
?
新媒體環境下提升時政新聞傳播力和引導力的策略探析
徐博海
大連廣播電視臺,遼寧大連116022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新聞傳播方式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傳統媒體已經逐漸向新媒體轉變。在這樣的環境下,電視時政新聞報道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時政新聞作為政治工作的主要報道途徑,其在黨的政策的宣傳和傳播上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也是大眾了解社會新聞的主要渠道。在新媒體的沖擊下,我們需要了解當前電視時政新聞報道中存在的問題,并探尋有效的途徑來提高電視時政新聞報道的傳播力和引導力。
時政新聞;報道;傳播力;引導力
從目前的基本情況來看,我國的電視時政新聞尚處于基本發展階段,各個電視臺的電視時政新聞大同小異,領導新聞、會議新聞是報道的主要內容。相對于其他新聞而言,電視時政新聞有著固有的格式,同時在各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但是久而久之,電視時政新聞的固有模式導致其缺乏相應的創新力,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情況下,電視時政新聞報道的傳播力和引導力大打折扣。作為電視時政新聞,不僅需要滿足大眾對時政新聞的要求,同時還應當樹立良好的黨政部門形象。面對當前的新環境,我們需要對電視時政新聞進行針對性的改革,全面提高電視時政新聞報道的傳播力和引導力。
近幾年,在互聯網發展形勢下,新媒體取得了迅猛的發展,并且對電視時政新聞節目造成了一定的影響[1]。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的變化,大眾也賦予了電視時政新聞節目新的要求。也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國家廣電總局要求電視臺對時政新聞節目引起足夠的重視,充分發揮其傳播時政新聞的作用。可以說,電視時政新聞是黨政和社會公眾的重要橋梁。面對新媒體帶來的沖擊和挑戰,我們需要對時政新聞報道進行相應的改革,從而提高其傳播力和引導力,這個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現階段,我國電視時政新聞報道仍舊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問題,這些問題對電視時政新聞報道的引導力和傳播力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我們需要以這些問題為基礎,明確提高電視時政新聞報道傳播力和影響力的方向。
2.1時政新聞的編排不夠合理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時政新聞的編排并沒有以新聞價值為基礎。一些新聞工作者僅依據自身的慣性思維或者是報道習慣,導致很多時政新聞千篇一律,缺乏創新性。現階段時政新聞普遍以領導活動新聞為主,而民生新聞所占篇幅較少,這顯然不符合社會公眾的新聞需求。作為大眾來說,他們關注的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政策變化和社會新聞。顯而易見,我們當前的電視時政新聞并沒有達到這種要求,新聞編排缺乏創新性和吸引力,其傳播力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2.2會議新聞仍是時政新聞的主體
通過對各個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節目的觀察可以發現,會議新聞在時政新聞中占據了很高的比重。從新聞工作者的視角來看,很多記者一天需要拍攝多個會議新聞。一方面,會議新聞的比重沒有減少,另一方面,新聞報道形式過于單一,新聞質量受到一定影響。而從觀眾的視角來看,大多數觀眾覺得目前的會議新聞十分無趣,毫無吸引力[2]。由此可見,我們需要對電視時政新聞進行深入改革,吸引更多的觀眾,這樣才能夠真正地提高電視時政新聞報道的傳播力和引導力。
2.3時政新聞缺乏一定的監督報道
電視時政新聞的主要作用在于宣傳和傳播新聞,但是其監督作用也是非常關鍵的。然而,很多時政新聞并沒有意識到自身的監督作用,一些時政新聞中的監督報道只停留在事實表面,并沒有對此進行深入的報道,發揮實質性的監督作用。此外,很多電視已經慣于報喜不報憂的新聞模式,對于批評性的報道始終很少,這就使得時政新聞不夠全面和完整。因而,我們需要不斷的完善時政新聞的報道結構,為提高引導力奠定堅實基礎。
3.1改變傳統的采寫思路,實現新的突破
一般情況下新聞的分類有很多種,而時政新聞所報道的多為國家或地區的黨政工作以及一些社會新聞[3]。由此可見時政新聞是公眾和社會、經濟、政治的重要紐帶,對人們的生活有著直接性的影響。比如一些新出臺的政策和規范,這些都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相應的變化。這就要求時政新聞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廣泛性和重要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需要轉變傳統的采寫思路,記者可以融入更多自己的感情,從而找尋到新聞的創新點,這對提升時政新聞的吸引力有很大的幫助。此外,在經過采寫以后,還需對新聞進行再加工,突出新聞的重點,這樣更有利于體現新聞的價值,提升其傳播力。
3.2使用多元化的新聞表達方式
首先,需要制定合適的標題,新媒體時代好的標題能夠讓觀眾耳目一新,瞬間吸引住觀眾的目光。同時標題需要簡要的概括新聞內容,體現新聞的重點,讓觀眾對新聞形成更加直觀的判斷。其次,是使用新穎的文風,切忌官腔和套話,要用客觀的態度來反映時政新聞,保證新聞客觀性和準確性的同時盡量將新聞故事化,讓觀眾對新聞能夠產生共鳴。最后,盡量使用短句式和短篇幅,逐漸適應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要求。這種方式既可以被大眾所接受,也可以讓時政新聞更加短小精細,改變大眾對時政新聞的固有觀點。逐漸提高時政新聞報道的傳播力和引導力。
3.3在電視時政新聞中運用新的技術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新聞傳播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革,新媒體也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并且在新聞傳播中占據著更加重要的地位。在當前的發展形勢下,要想提高電視時政新報道的傳播力和引導力,新技術的運用必不可少。作為電視新聞節目來說,可以通過互聯網來了解大眾對時政新聞的需求,分析和總結大眾的觀點,并將其體現在電視時政新聞中。同時還可以建立自媒體,例如自己的網站等,針對當前的時政新聞和大眾進行溝通,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4]。多元化的傳播方式能夠擴大時政新聞的傳播范圍,對提升電視時政新聞報道的傳播力和引導力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因而,實現電視時政新聞報道技術的創新尤為關鍵。
3.4新聞工作者要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
作為新聞工作者,在新聞報道中不能形成一層不變的思維模式,要保持與時俱進,轉變傳統的工作理念。在編排時政新聞的過程中,要開始運用策劃的理念,根據大眾的需求盡量選取與人們生活緊密相關的內容,把握新聞報道的切入點。同時,在面對一個新聞事件的時候,并不需要從每個角度分析,抓住重點和受眾的需求進行報道更能凸顯新聞的價值,其傳播力和引導力也會有所提高。此外,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將自己的分析和觀點融入其中,能夠增加新聞的活力,對提高新聞報道效果有一定的幫助。
電視時政新聞是電視新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電視時政新聞報道引導力和傳播力的因素有很多。對此我們需要對電視時政新聞引起足夠重視,作為電視臺的領導或者是管理者,需要轉變傳統觀念,實現新時期電視時政新聞的創新,逐漸深化時政新聞的改革。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有效地迎戰新媒體的沖擊,不斷地提高電視時政新聞的傳播力和引導力。
[1]楊麗.新形勢下改進時政新聞報道的思考[J].現代視聽,2013,3(3):44-45.
[2]陳光豪.都市報時政新聞報道的兩難困境及對策[J].新聞傳播,2013,9(9):12-13.
[3]賈迎麗.電視利用新媒體提升傳播力的策略分析——以鳳凰衛視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5,1(16):61-62.
[4]金曉博.如何做好新形勢下農村類時政新聞報道[J].新聞研究導刊,2016,6(4):105-106.
[5]陳光豪.都市報時政新聞報道的兩難困境及對策[J].新聞傳播,2013,1(9):29-30.
徐博海,記者,研究方向為新聞傳播。
G2
A
2096-0360(2016)12-0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