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婷婷
關于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有效性的策略探討
汪婷婷
(中國銀行貴州省分行 貴州貴陽 550000)
隨著經濟以及科技技術的發展,飛速進步的信息技術,將虛擬經濟帶動到了巔峰時期。曾經實體經濟可以說完全凌駕于虛擬經濟之上,但是因為虛擬經濟發展的速度過快,已經超越了實體經濟。虛擬經濟的發展過快會影響到我國金融發展,所以為了保證我國金融穩定可持續的發展,就要控制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并駕齊驅的發展。本文先對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進行簡單分析,之后指出了關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有效性所存在的問題,最后筆者根據這些問題給出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金融;實體經濟;虛擬經濟;有效策略
國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兩種經濟模,而實體經濟發展涉及到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虛擬經濟是基礎上的提升,但是兩者之間必然要保持一定的平衡性,如果這個平衡出現偏移會使我國的經濟體制受到影響。目前,怎樣平衡我國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共同發展,還有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是目前來說很熱門的問題,促使這方面的學者進行研究討論。
實體經濟:精神產品、物質產品生產和流通等等的經濟活動可以統稱為實體經濟,在我國我們經濟發展中實體經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實體經濟發展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對我們國家的國民經濟發展穩定、可持續有著重要的作用。
虛擬經濟:利用交換和分配這兩種方式進行操作,定價的方式需要采用資本化,這樣來實現經濟活動的增值,也可以使我國經濟的發展得到促進。
實行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共同平衡的發展可以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我們國家國民經濟也可以健康、穩定發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經濟發展合理化。因為實體經濟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基礎,其作用不用多說必然是有著很大的作用。
因為目前我們國家對虛擬經濟的發展過于偏移,導致中小型實體企業發展受到了這樣的影響:投資成本越來越大,反而經濟效益確實一年不如一年,為了增加經濟效益實體企業不得不去降低成本,這樣的做法會使得產品的質量必然受到影響。最終致使金融投資的方向更加發生轉變,大量資金被投入到了虛擬經濟,實體經濟遭到了冷落。
虛擬經濟的特點在于投資回報高,當然伴隨這高回報,高風險是不可避免的。雖然有很大的風險,但是在這種利益的驅使下很多企業十分喜愛,導致金融愈來愈重視虛擬經濟。相對來說實體經濟,為了自己能得到發展也投身到虛擬經濟中,這必然使得兩者的平衡越拉越大,對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特別不利。
目前,因為我們國家對實體經濟的重視度不夠,其監管制度也不夠完善。與此同時,因為虛擬經濟的發展較快,導致部分金融為了自身的利益選擇支持虛擬經濟。這也會使實體經濟得不到過多的支持,從而中小型的實體企業發展受到限制。
3.1 強化金融市場機制
強化金融市場機制,可以在整體上為我國的國民經濟起到幫助,因為金融市場調控著金融體系的協調性。國家要對放寬金融市場,對于國內的企業來說,讓部分中小型實體企業得到較好的發展,這樣來對實體經濟的金融進行加大。
另一方面來說,國家需要將國門打開,可以利用“走出去”、“引進來”這樣的發展策略,這種策略更加適合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的國際化、全球化。國家要對金融市場進行規范,金融也要對實體經濟投入加大,在資金方面進行支持強化。
3.2 優化金融信貸政策
優化金融信貸政策對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有很大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實體經濟的支持度。國家要在宏觀視角下對金融環境做出調整,對金融機構信貸總量和投向實施引導、調控和監督,促使信貸投向不斷優化,實現信貸資金優化配置并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手段。制定和實施信貸政策是中國政府的職責,同時也要保證信貸的規范化,將風險降到最低。
3.3 金融產品的創新
金融產品的創新是實體經濟發展的可持續保障,例如商業銀行是通過金融產品為客戶提供服務的,所以對金融產品的創新屬于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業務范圍,銀行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和市場的發展,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自主地進行產品的開發和創新,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與客戶商量量身定制金融產品。相對于金融體制等創新而言,金融產品創新無論從創新難度、涉及面、影響力都較小,也不需要其他銀行齊頭并進,各個銀行可以獨立進行。并且,金融產品創新與商業銀行的其他改革和創新的聯系較弱,可以不受其他諸多方面改革滯后的影響而率先進行。因此,金融產品創新是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先導和著力點。
客戶愿意出高價格購買的當然是金融產品的功能性服務,而提供這些功能性服務的就是金融產品。因此,企業要不斷地推出創新的金融產品和促進其他的衍生品創新,這可以使得實體經濟向金融化發展,對實體經濟的作用發揮有著很大的作用。在這之中也可以令得中小型企業得到較快的發展,經濟效益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控制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并駕齊驅的發展,可以保證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定與可持續的發展。針對我國目前虛擬經濟的發展過于快,有點偏離了平衡,要做出適當的改變。要做到不單單重視金融信貸和金融市場機制的強化,也要對監管制度加強,整體提升實體經濟的發展。在處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有效性所存在的問題中,筆者相應的提出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有效性的具體策略,希望可以實現我國國民經濟真正實現快速、穩定、可持續的發展。
[1]苗 青.關于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有效性的策略探討[J].財經界(學版),2016,10:10.
[2]吳奇志.經濟全球化下金融危機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
[3]蔣智陶.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效率研究[D].安徽大學,2014.
[4]張志遠.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金融監管以及金融風險的博弈研究[D].吉林大學,2013.
[5]霍強.開放經濟下中國貨幣政策傳導及有效性研究[D].云南大學,2016.
[4]陸岷峰.金融支持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有效性分析[J].財經科學,2013,06:1~9.
[6]謝偉峰.湖南地區工業轉型升級的測度及金融支持研究[D].中南大學,2014.
[7]肖璞.后危機時代中國有效金融監管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13.
F832
A
1004-7344(2016)31-0237-01
2016-10-17
汪婷婷(1987-),女,漢族,貴州貴陽人,本科,主要從事金融業務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