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鑫宇 (蘇州大學 215000)
淺析現代馬術服裝的演變及其發展
尤鑫宇(蘇州大學215000)
馬在歐洲是貴族至高無上的象征,它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馬術,被看作是一項紳士運動,除了騎手和馬匹的和諧及高度配合,馬術運動也考驗著馬匹速度、技能、耐力及跨越障礙的能力。馬術服裝在馬術運動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有著嚴格的要求,馬術服裝也代表著歐洲最高的時尚。華麗的馬術服裝很大程度的反應了人類對貴族階級權貴的競爭欲望。馬術服裝的設計不僅僅是為了達到穿著的時尚效果。無論何時、何地,馬術服裝都體現著獨特的品質。
馬術運動;馬術服裝;演變;發展
歷史上馬被譽為人類最高貴的征服,17世紀,北美平原的印第安人開始學習騎馬,他們漸漸成為游牧名族,漂泊不定。直到喬治華盛頓(General George Washington)這位出色的騎手領導他的殖民軍隊,在北美獨立戰爭當中推翻了英國統治,贏得了勝利。到相對較晚的時候人們才開始學習騎馬。漸漸地,馬成為了人類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有利資源,直至今日,發動機排量也是借馬力。雖然馬已經被機動車大量代替,人們仍然敬仰著這非凡的物種,不僅僅是因為他的魅力和精神。
西歐的文藝復興時期,馬進化到被人們要求執行各種任務,騎行的技術才被認為是旅行、戰爭以及捕獵的實用技能。隨著馴馬變得越來越復雜,騎馬不僅僅只是一種需求,更是在宮廷間發展成了一項運動和一種藝術形式。騎手所穿的衣服和由馬佩戴的裝備在騎行的發展史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起到的保護安全作用以及舒適的功能,使騎者和馬的關系到達了一個高度。
1174年,倫敦出現了賽馬場,大批王公貴族在周末身著著華麗的服裝參賽,氣質高貴的禮服,舒適的緊身五分褲逐漸成為貴族們騎馬的裝束。16世紀,奧地利、瑞典、意大利等國先后成立了專門為貴族服務的馬術訓練學校,馬術從此在歐洲開端。當今的騎士主要是參加奧運會馬術比賽為人所知,像以前一樣,馬依舊享受著至高的地位,且受人重視。西方稱馬術是第一貴族運動,是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時尚,這項歷史悠久且優雅的運動于1900年夏季被正式列入奧林匹克運動會項目比賽之一。到了1912年,又增加了個人和團體賽馬、個人和團體軍官式騎術以及盛裝舞步個人騎術五個項目。幾個世紀以來,盡管騎士扮演的角色已經改變,但他們仍然享有著至高無上的光環。隨著馬術運動的興起,馬術服裝也漸漸發展。
在經典的西方馬術運動中,服裝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對于儀式感和服裝的要求更高。那些瀟灑的騎手裝備不僅僅是給人以視覺享受,也是重要的安全保障。17世紀歐洲戰亂,騎士服裝普遍流行,并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男子的日常服飾,很大程度上方便人們大范圍活動也很實用,男裝較女裝更趨于時代化發展。到19世紀30年代,由于女子風行像男子那樣騎馬兜風,騎馬服飾開始出現。女子在寬敞的長裙里穿著細棉布制的緊身馬褲和長筒靴,頭戴高筒禮帽,手著鹿皮手套。
馬術服裝由獵裝演變而來的。獵裝是在英國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經常為人穿著。1750-1795期間,歐洲國家的時尚的達到了高度的奢華,到了1790年,受英國女士鄉村戶外著裝和新古典主義的影響,服裝開始追崇簡單的時尚。到了1795年,傳統騎士習慣于定做一件夾克作為外套,上身穿高領襯衣,套一件馬甲,下擺有個襯裙,頭戴帽子。
現代馬術服裝是怎樣的呢?習慣上,馬鞍上的騎士穿的比較保守。經典的服裝呈米黃色,棕褐色或灰色的馬褲,一件白色或淡色的襯衣,一件黑色,灰色,森林綠或深棕的大衣。近年來,細條紋紙樣,方格花呢從外流入,廣受歡迎。回顧歷史,騎馬服裝和騎手的生活方式,已經產生了明顯的變化,但仍然保留著核心的裝扮和風格,與傳統相似。
在選擇馬術服裝的時候,準則是既體現它的功能,又不乏時尚感。同時,騎手會有優雅舒適之感。面料的清爽,能使騎者上場活動自如,常用的面料是棉和萊卡,也可以選擇吸汗的面料。在熱的季節,這種面料讓你即使出汗也能保持干爽,冷的季節,面料的吸汗性又能保持皮膚的干燥,來維持溫度。因為水分不能滲透織物,它們很快就蒸發了,同時也使得衣服很快就干了。織物面料能降低吸濕回潮能力,抵御紫外線和防蚊蟲。
騎馬的日常服裝有哪幾部分組成呢,基礎的裝備就是一件汗衫,然后可以加上一件馬甲或是背心來搭配。對于下半身,馬褲和短馬靴是非常流行的成分,但也有一些人喜歡穿牛仔褲。只要確保它們合身,也可以選擇一些防風防雨的。也有穿高筒靴的,但是高筒靴一般適合演出,在日常訓練或者常規賽中,會選擇短靴和馬褲。要完整著裝,還得需要一件騎士夾克,選擇一件奢華的面料制成的,比如花呢料。注意一些細節,像絲綢的襯里,紐扣及一些輔料。
對于馬術運動,安全保障是極為重要的,頭盔、馬靴和防護背心缺一不可。功能性作為第一要素,耐磨的特性也必不可少,凡是與馬匹或者馬具接觸的部位,都得特別注意,避免長時間的騎乘而帶來傷害。馬術賽場上,對服裝有著嚴格的要求,因為關乎著比賽以及選手的安全。首先是頭盔,障礙頭盔和騎師頭盔。前者用于專業障礙賽和日常騎乘,要求透氣性較好;后者用于速度賽馬,帽沿可翻折,軟性。還有其余一些頭盔,用于休閑騎乘使用。其次是手套,騎士在騎乘過程中需要佩戴手套,防止擦傷,手套掌面帶膠粒,增加摩擦力,便于騎士抓緊韁繩。接著是馬褲,面料最好有彈性,不然就選擇臀部寬松的款式,膝蓋內側以及臀部后片加皮料處理,這兩個部位是騎手與馬匹最主要的接觸部位,運動摩擦較多。鞋子要穿馬靴,主要起防護作用,不磨腿腳,即使出現意外墜馬也不會有太大危險,還有一定的舒適與美觀作用。恰卜斯,又叫做護腿包,適合野外騎乘者,攜帶方便,耐磨起到保護作用。常用的恰卜斯像是一片皮革,包在小腿上以魔術貼或者拉鏈固定,底部有一個皮套可以套在靴子上。
現代馬術比賽包括了障礙賽、三日賽和盛裝舞步,每一種比賽所要求的服飾都不同。障礙賽中,騎手穿著有點像緊身的休閑西服。三日賽,也是野外賽,騎手必須穿防護背心,這種背心在肩部和腰部有搭扣,后腰有一塊背板保護腰椎。盛裝舞步的服裝最有宮廷味,也最講究儀式感。騎手和馬匹都裝扮得非常漂亮,馬也被打理的光亮,騎者穿著黑色闊檐禮帽、燕尾服、白色緊身馬褲,高筒馬靴。伴隨著旋律,馬匹在騎手的指揮下變換著應接不暇的舞姿。不管多復雜的動作,人和馬都顯得風度翩翩。穿著盛裝,馬走舞步,既優雅又彰顯高貴且充滿力量。
隨著馬術運動的普及,馬術服飾的精髓,高貴、魅力、自信、力量、率性,被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運用到自己的品牌設計當中,西裝小馬甲街頭隨處可見,歐美明星們也酷愛騎士小短靴,甜美中帶著率性。還有一些設計師則把一些流蘇配飾、鮮艷明麗的色彩融入到騎士裝當中,結合皮革,打造出一種現代街頭貴族的形象。這種風格,混合了自信、幽默與天真,又與運動搭邊,時尚中帶著些許華麗。
古馳(Gucci)作為國際時尚一線品牌,它具有代表性的設計元素也有著與馬術的故事。Gucci獨特的紅綠配色織帶設計,并非設計師所好,而是傳統馬鞍下馬肚帶的顏色。靈感便來源于此,于是設計出了紅綠條織紋帶。該設計是最為人所認知的標志之一,非常顯眼。另外,GUGGI包包中經典的馬銜,我們也經常能在各大首飾和鞋等配飾上看到。設計的靈感來源是馬嘴旁銜著兩個金屬扣。GUCCI曾在2010年為摩洛哥公主Charlotte 量身定做設計過馬具,有了全套裝備,包括馬嚼子、披巾在內,她自此成為了GUCCI的馬術運動產品代言人。包括她的馬術團隊,全部穿著GUCCI定制參加西班牙2010全球馬術錦標賽。
愛馬仕(Hermes),世界著名奢侈品牌,早年以制造高級馬具而起家,從它品牌的logo可以看出,它與馬術的不解之緣,它的logo是人,馬,馬車。剛創立這個品牌的時候,它是專門為馬車制造各種裝飾的馬具店。隨著時代發展,馬不再是交通的主流,愛馬仕漸漸向運動服裝產業發展。最上乘的材料,精良的手工制作,都成為他無可挑剔的優勢。1837年,自愛馬仕在巴黎開設了第一家馬具店,就一直以貴族式設計,躋身于品牌的巔峰。它的設計,尊貴精致,各個細節,無一不透露著濃郁的底蘊深厚的馬文化。
1837年,Thierry Hermes在繁華的街區開設了第一家馬具專營店,由此拉開了序幕。在當時巴黎最高貴華麗的馬車上,都能看到愛馬仕馬具的蹤影。它的精雕細琢,就像一件藝術品,從里到外彰顯著工藝的精湛。
隨著西方馬術運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也參與到這項國際比賽當中,西方馬術服裝將在中國發展商機,開拓一片新的市場。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受西方影響,紛紛開展馬術活動,不少馬術俱樂部在中國展開。以香港澳門地區居多,馬術運動是一項需要一定經濟基礎的運動項目。在香港地區,很多私人馬術俱樂部開展起來,某種程度上也帶動了國內的馬術服裝產業。馬術服裝,作為馬術運動的代表,在中國市場會有越來越大的發展。日前上海舉行的環球馬術比賽,就有許多中國女性以優雅、時尚的騎士造型出現。在中國,確實比較少看到這樣的穿著打扮,我覺得,在日后,肯定會在中國也慢慢普及起來,成為便服。一些以馬具、馬術服裝而著稱的品牌,地位也必將越來越堅固,馬術服裝,延續著貴族最高的時尚,必將在日后發展的道路上越來越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