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莉 (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121000)
淺析文人畫中的“形”與“意”
李黎莉 (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121000)
被稱作“筆墨游戲”的文人畫在經過長時間發展,直至后來形成了反映士大夫生活理想的獨具特色的繪畫。文人畫發展過程中主要強調的就是“形”與“意”的結合,這已經成為中國繪畫中的“魂”。我國文人士大夫通常是將文人作為一種消遣的方式,表達自身情感的一種方式。文人畫最初主要是蘇軾等人為代表,在王維文人畫的基礎上將書入畫,在實踐發展中而創新了我國的水墨畫,這樣也就使得我國的文人畫的藝術風格確定起來了。在元朝之后,我國的文人畫開始成熟起來,并且成為當時畫壇的中堅力量,明清之后進入了鼎盛時期,涌現出了大量的文人畫家。因而,本文主要就是筆者結合自身繪畫經驗對文人畫中“形”與“意”進行分析與研究。
文人畫 意境 氣韻
我國繪畫經歷過上千年的發展,其中的種類也是十分的繁多,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一定的程度上很好的顯示出我國傳統文化的淵博。我國繪畫中的文人畫是我國繪畫中的獨特的藝術形式,其中就以筆墨技術等取得了豐碩的成績。文人畫是封建社會中士大夫反映自身的理想抱負、生活情趣而形成的,文人畫更加重視意境,士大夫將其與詩畫進行結合。文人畫最初主要是蘇軾等人為代表,在王維文人畫的基礎上將書入畫,在實踐發展中而創新了我國的水墨畫,這樣也就使得我國的文人畫的藝術風格確定起來了。文人畫主要是在元朝時期開始成熟的,并且一度成為畫壇的中堅力量。在進入明朝之后,有著沈周等人的推崇,人文畫在清時期進入鼎盛時期,并涌現出諸多的文人畫家。
人文畫中的“形”主要就是人物的形態,是畫家對于客觀事物所刻畫的造型,主要就是對畫面上的精神實體來進行體現。畫家塑造的藝術形象是來源于生活,但同時也是高于生活的。我國文人畫在創作構思的時候主要就是通過特有的毛筆、以線條為基礎,對于所表現出來的人物形象來進行描繪,這些都是文人畫中的描繪的基礎。在這個文人畫創作過程中是一個藝術創造的過程,畫家通過觀察生活中的互動來反映自身的情感。文人畫并不是簡單的照抄照搬,甚至是刻意避免外形過于真實。蘇軾曾經說過:“論畫以形式,見于兒童鄰。”在理論上就樹立了文人畫是似而非的標準。而文人畫為表達文人的灑脫和意蘊,也著力于區別以宋徽宗為代表的院體寫實畫風,對外形的刻畫往往較為輕視,如果太真實,就會被認為俗氣,因此,文人畫著眼于水墨情趣營造的意境來來展現生活中的人物情感、反映自身的情感,這些都是我國文人畫中所特有的。文人畫中的“意”主要就是指“形”體中的內涵的精神,這樣的人物就會賦予一定的內涵,這樣人物成就了審美層面的形象。在塑造這樣人物形象的時候畫家都會將自身的情感充分的融入到其中。畫家在創作的時候一般會將意境與情趣結合起來,這樣才會很好的將“形”與“意”進行很好的統一。
我國文人畫中的格外重視營造意境,這是繪畫中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文人畫中的“魂”,這更是文人畫能夠在我國長期發展下去的原因。“意”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是在文人畫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的情境,更加的能夠發出審美的共性與相應的空間。意境在創造的時候主要就是通過“感悟”,是“意”與“象”的統一,會使得觀賞者可以通過相關的作品來產生共鳴,使得畫家的思想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現。文人畫在創作的時候主要就是通過對山水等景物的描寫來傳達出作者的理想,這是可以營造出一種清新淡雅的意境。文人畫的意境并不是簡單的展示到觀賞者面前的,是需要觀賞者細細的體會文人的思想,文人的思想主要通過繪畫的方式來展示出來,文人畫中是將自身的情感通過畫來反映出來。
在文人畫中所營造出的意境是無限的,是需要進行大膽的處理,不能夠拘泥一些小的細節,關鍵的是要隨意創作。在我國南宋時期的時,馬遠等人的山水一把主要就是采用“近景式”的方式來進行構圖。另外,還有八大山人的山水、齊白石的蝦等都是寥寥數筆,但是他們繪畫的內容十分的豐富,富有一定的生氣,整體上活潑有內涵,具有詩一般的韻味。
“形”與“意”二者一直充分的在文人畫中貫穿,中國的文人畫中畫家都是通過他們的才智來處理這二者之間的關系,這樣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可以充分的展示出繪畫的形式與功能,使得繪畫的語言可以更加豐富,有著極強的表現力,使得觀賞者通過觀賞得到一定的啟示。文人畫中的“形”與“意”二者之間相互依托的情況是廣大畫家們不能夠忽視的一個問題,這更是我國繪畫在創作中的基礎。
“形”與“意”二者是相互依托的,這二者缺一不可的,但是這二者還是存在主次的關系,應該要將二者的關系有著很好的把握。在中國繪畫中是有著“意在筆線”的傳統,多數人都會認為要抓住“意”這樣才會使得創作進入最佳的境界中。但是這個“意”并不是憑空而來的,是通過積累而出來的,是畫家長期積累而形成。
我國繪畫經歷過上千年的發展,其中的種類也是十分的繁多,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一定的程度上很好的顯示出我國傳統文化的淵博。我國繪畫中的文人畫是我國繪畫中的獨特的藝術形式,其中就以筆墨技術等取得了豐碩的成績。文人畫是封建社會中士大夫反映自身的理想抱負、生活情趣而形成的,文人畫更加重視意境,士大夫將其與詩畫進行結合,使其成為中國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焦曉杰.論現代寫意人物畫創作中的形與意[M].河南大學,2013.
[2]潘義奎.“似與不似”——從齊白石“衰年變法”看寫意花鳥畫“形”與“意”的表達[J].寧夏大學學報,2011(5).
[3]彭露.關于工筆人物畫中“寫意精神”的思辨與探求[D].湖北美術學院,2008.
[4]伍小東.寫意畫法與寫意畫之流變[J].藝術探索,2008(4).
[5]吳思雨.淺談文人畫的意與韻[J].青年文學家,2010(8).
李黎莉,本科,講師,現任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美術系副主任,研究方向:國畫、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