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珍 魏夢琦 (浙江省龍泉市文化館 323700)
談農村文化禮堂建設與傳統文化的傳承
林麗珍 魏夢琦 (浙江省龍泉市文化館 323700)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文化禮堂也應運而生,農村文化禮堂是民俗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人們精神娛樂的寄托,農村文化禮堂作為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其建設以及發展的狀況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分析農村文化禮堂建設與傳統文化傳承的發展現狀以及遇到的問題,對農村文化禮堂的建設提出一定的建議,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貢獻一點力量。
文化禮堂;文化傳承;發展
1.重視現代文化的發展而忽視傳統文化的傳承
為適應新社會的發展,滿足村民的娛樂需求,豐富農村的生活,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文化禮堂在農村地區的建設越來越普遍,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禮堂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由于人們對潮流的追求及適應現代生活社會,文化禮堂在傳承傳統文化方面較重視現代文化的發展,而忽視了傳統文化的傳承;主要表現為禮堂內演出的主要包括文藝演出、政策宣講、電影放映等活動,而極少有具備當地特色的民族風俗文化的演出與展覽。
2.傳承意識差,缺乏資金發展傳統文化
農村文化禮堂的建設及發展對傳承傳統文化來說起到推動的作用,有利于保障傳統文化的發展。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農村文化禮堂在初期建設中能夠較快地籌集到建設資金,加快禮堂的建設。禮堂建成后,由于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差,未積極籌備傳統文化傳承活動資金,文化禮堂未得到良好的管理以及發展,不利于傳統文化特別是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3.表演傳統文化的禮堂少
文化禮堂在發展現代文化方面做得較充足,保證了現在文化的豐富多彩,成立了舞蹈隊、歌唱隊、籃球隊、羽毛球隊、攝影隊等適應現代文化發展的隊伍,缺極少存在發展傳統文化的專業隊伍,不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4.禮堂缺乏有效管理,民俗文化的繼承人少
民俗文化的傳承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現代社會人民對傳統文化缺乏敏感性,老一輩民俗藝術家找到感興趣并愿意將傳統文化傳承下去的繼承人少,因而傳統文化的傳承缺乏專業人才,傳統文化的傳承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體系。另外,農村禮堂文化雖然有專人進行管理,但未形成團隊管理,不利于農村文化禮堂的長期發展。
農村禮堂是鞏固農村優良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也是豐富人們文化,傳承民間風俗文化的主要陣地。農村文化禮堂作為傳統文化傳承的載體,發揮著重要作用。保護傳統文化——中華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對弘揚中華文化,把我國傳統文化引向國際化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在加強文化禮堂建設的同時加大對傳統文化的宣傳,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步驟,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不斷邁入國際化,為世界所知曉的一個重要階梯。
1.成立農村文化禮堂傳承民俗傳統文化資金管理小組
對文化禮堂建設高度重視,在充分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出臺了農村文化禮堂建設補助獎勵政策,加大對硬件設施的投入力度。積極尋求地方財政對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的支持,及時關注農村文化禮堂的獎勵補助資金政策;同時,積極向社會籌措活動資金,尋求公益捐款。因此,對民俗傳統文化的傳承應建立專項資金,并成立資金管理小組,對資金進行合理的使用,使公眾有使用建議權、監督權,將專項資金用到民俗傳統文化的培訓,民俗傳統文化的學習和普及,民俗傳統文化的演出等。
2.成立農村禮堂民俗文化專業表演團隊
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隊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民俗文化的傳承主要依賴于隊伍和人才。農村文化禮堂應積極組建各類民俗文化表演團隊。例如以浙江龍泉市錦溪鎮中錦村文化禮堂為例,可根據“精致龍泉、醉美非遺”龍泉非遺文化作為表演內容而成立專業表演隊伍在農村文化禮堂上進行表現,如此一來有助于促進傳統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此外,對表演團隊進行有效管理,建立獎勵機制,積極參加大型活動演出,對演出成績優秀者給予適當獎勵,鼓勵以創新的形式對民俗傳統文化進行表演,提高民俗傳統文化的傳播水平,為豐富傳統民俗文化的表現形式貢獻力量,同時,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解讀和宣講,提高中華傳統文化的知名度。
3.開設農村文化禮堂民俗文化知識大講堂
農村文化禮堂宣講普及民俗文化知識,就是一個民俗文化傳承的過程。就目前文化禮堂的情況而言,已建成的農村文化禮堂都設有學堂(講堂),適合開展民俗文化知識宣講普及活動。開設農村文化禮堂民俗文化知識大講堂,組織人員進行認真編寫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教材,并號召本地的民俗文化家組成適合文化發展的講師團,進入農村文化禮堂中教學,廣泛開展民俗文化知識宣講、普及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民俗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了解本地區的地域民俗文化,為繼承民俗文化奠定基礎。
4.提高對文化禮堂的重視程度
保護傳統文化,繼承傳統文化,需要正確對待中華傳統文化,重視文化禮堂的建設及發展。提高對文化禮堂的重視程度,積極謀發展,參考成功文化禮堂建設的重要舉措,思考文化禮堂建設存在的問題,需要改進的方面,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為文化禮堂的發展設定計劃,規劃文化禮堂路線圖,并在發展過程中對文化禮堂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增強文化禮堂管理員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建設出有利于地區發展和傳統文化傳承的文化禮堂。以榮獲“浙江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先進縣”的松陽縣為例,該縣在農村文化禮堂建設上極為重視,不僅通過全縣上下多方聯動籌資建設文化禮堂,同時借助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示范縣和全國傳統村落保護利用試驗區為契機,打造古村落文化品牌。
加強對農村文化禮堂的建設和管理,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鮮血液。重視對農村文化禮堂的建設,將民俗傳統文化融入現代文化中,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宣傳與培訓,挖掘新一批民俗傳統文化繼承人,在有效的時間內創造出適合本村文化禮堂發展的途徑;加大對文化禮堂傳統文化傳承資金的投入,加強管理;完善文化禮堂的隊伍建設,不斷挖掘傳統文化傳承的表演團隊;促進文化禮堂和傳統文化傳承的共同發展。
[1]胡志剛.農村基層文化禮堂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5(02).
[2]許曉陽.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文化傳承與保護[D].浙江海洋學院,2014.
[3]沈曼.農村文化建設:政府主導向政府引導的轉變——基于湖南省G鄉的個案分析[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