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娟 喬 南(通訊作者) (河北科技大學 紡織服裝學院 050018)
大名草編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王曉娟 喬 南(通訊作者) (河北科技大學 紡織服裝學院 050018)
河北邯鄲大名草編以其地域特色和民俗色彩在我國種類繁多的民間美術中獨具一格。文章通過對我國草編文化的發展梳理、河北邯鄲大名草編的起源與發展、地域特點、編織技藝的闡述,尋找草編技藝的編織特點與時尚元素。針對國內服裝設計現狀,指出應該學習民間藝術中有意味、有創意、自由靈性的民族文化元素,把民族民間的藝術語言與現代服裝設計相融合,會使傳統的民間技藝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大名草編;民間;現代服裝;創新運用
草編是我國民間廣泛流傳的一種古老手工技藝,多用植物的莖、枝、葉、皮等天然材料,經手工編、結、纏、搓、釘、縫、串、盤等幾十道復雜工序編織。著名的草編品種有:蒲草編、藺草編、葦編、棕葉編、烏拉草編、黃草編、麥草編、玉米皮編、稻草編、馬蘭草編等。我國的編織起源很早,舊石器時代的編織物就已經運用于狩獵活動了。人們用植物的韌皮編成網兜,拋甩石球,擊打獵物。至遲在新石器時期,編織物已經廣泛運用于人們的生產與生活。在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遺址發現了百余件葦席殘片,雖已大部分朽損,但仍然能看出規整、均勻、緊密的結構。
先秦時期的編織工藝屢見于文獻記載,《禮記》多次提到竹席、筐的用法。《內則》說,由于“不以私褻之用示人”意思是早晨洗漱完畢,必須把枕頭和竹席收起來。《詩經?召南?采蘋》說:“于以盛之,維筐及莒。”意思是用方形和圓形的筐盛裝野菜。《論語》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國語》中有“簦笠相望”句,簦是有柄的斗笠,類似今天的雨傘。先秦時期的編織實物已在多處發現,如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楚墓出土的編織物共30余件,其中有竹枕、竹扇、竹席、竹筐、竹笥等編織物品。從出土的實物可證明春秋戰國時期的編織工藝已經相當成熟,其用料考究,工藝精湛。漢代編織品種比戰國時期有所增加,席、篋、簞、翣、籠都有實物出土。《說文艸部》稱:“莞草也,可以坐席。”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兩條草席,同出的“遣冊”中記有“莞席二,一青緣,一錦緣”字樣。這兩張席都是蒲草織成的,麻線為經,蒲草為緯,經線交織,與今草席編織法相同。
唐代草編生產已很普遍,除草席外,還用蒲草編織衣服,稱為“蒲衣”。宋人取杞柳的枝條,“火逼令柔曲,作箱篋”。蘇軾的《送竹幾與謝秀才》詩:“留我同行木上坐,贈君無語竹夫人。”這里的“竹夫人”指用青竹篾編結的竹籠,睡覺時用以避暑納涼。竹夫人形狀多呈圓柱形,中空,周圍有孔,可通風。又有藤編的、草編的竹夫人。到了明代竹編熏籠的使用可見于陳洪綬的《斜倚熏籠圖》,圖中仕女和衣倚靠熏籠,熏籠的編織結構清晰可見。明代草編生產工具的使用可見于《古今圖說天工開物》一書,從插畫“風扇車”和“打枷圖”中可以看到農民勞作所用的筐和簸箕等編織用具。清嘉慶年間,北方的河南、山東、河北等地以麥秸稈為原料編織草帽,至今仍在生產使用。民國時期創于1911年北京老字號帽業“盛錫福”,創始人劉錫山把草帽辮制成草帽投放市場,1929年,盛錫福的草帽獲得菲律賓博覽會的頭等獎,聞名中內外。以上都是與植物編制有關的相關記錄。
河北邯鄲的大名草編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發展歷史,起源于南唐,興盛于北宋年間。據史料記載,宋仁宗慶歷二年,將大名府欽定為北京,有“北京大名府”之稱,作為東京汴梁的陪都,轄境包括今河北省臨西、館陶、大名、廣平、威縣、魏縣及成安縣。大名縣城東南的西付集鄉,是民間草編技藝的主要發祥地。清嘉慶年間,山東萊州人來到大名府開設辮莊,以七股花元草為標準收購加工,分挑辮、拐辮、熏辮、打包四道程序。出口的主要種類為草帽辮,多為成品和半成品。在大名龍王廟碼頭上船北上抵達天津,轉銷到日本、東南亞、西歐、北美、大洋洲等國家和地區。大名成了遠近聞名的草編之鄉。20世紀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后的經濟發展促進了河北外貿的發展,同時帶動了大名縣工貿聯營草制品廠的興盛。那時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會掐草辮,可謂婦孺皆能。
大名縣位于河北省東南部,是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非常適合小麥等草編原材料的生長。得天獨厚的條件為草編提供了豐富的自然原料。當時還流傳著這樣的民謠:“草編是個寶,農民離不了,掐個辮子編個草,油鹽醬醋有錢了。”可見草編不僅具有實用性,還能給農民帶來經濟收入貼補家用。草編在大名之所以繁盛還與當地流傳的一種風俗有關。清代中期,“女孩在出嫁后的第一個夏季,要從娘家帶幾頂自己編織的草帽送給丈夫,叫做回春帽。”正是此風俗習慣的流傳,推動了大名草編的發展。
大名草編的材料大都因地制宜,以本地的玉米皮和麥秸稈為主要原料,編織提籃、筐、盒、門簾、門毯等各種生活用品和工藝裝飾品。編織前把玉米皮最外面比較干的兩層去掉,里面的幾層均可用于編織。春玉米的皮寬大厚硬,秋玉米的皮薄而軟,編織不同的物品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玉米皮不能像竹編和柳編那樣依靠材質本身的彈性支撐成品的形狀,大多時候都用模具或者內部支架支撐然后進行編織。這樣編制出來的草編制品既美觀又結實耐用,同時結合十字花、菱形花及文字等多種圖案融合編織出的裝飾品色澤鮮艷,圖案變化豐富。
麥秸稈編結最為普遍的要數草帽。一般挑選粗細均勻挺直、拉力大且不易斷裂的麥稈進行編織。在傳承民間技藝的基礎上,對草編進行加工或是進行外部形態處理,加工后變成草編工藝品。作為物質產品,實用性是其主要功能;作為工藝品,根據題材和編結手法等處理,表現特定的審美情趣,這類工藝品以草編玩具最為出色。用新鮮棕櫚葉編結的仿生動物玩具,嫩綠的肌理紋路使編結的物品栩栩如生。
1.廣泛豐富的題材
草編的出現是伴隨生活需要而產生的,所以題材多為生活用具。隨著社會的發展,草編的實用性被其他特性所代替,審美功能逐漸大于實用功能。民間藝人在傳統草編的基礎上不斷研究創新,將草編編織創造與我國傳統文化和美術繪畫相結合,創作出獨具特色的草編京劇臉譜系、時裝、屏風、草編成語典故、裝飾盒、草編建筑、草編十二生肖、草編國畫、草編圣誕禮品、麥稈畫等十大草編藝術系列。以麥稈為原料創作的麥稈畫,經過剪、貼、熨燙等工藝,制作出栩栩如生的動物、花鳥、亭臺樓閣等工藝品,產品色澤鮮艷、品種繁多、形狀各異、圖案變化萬千。
2.清新淡雅的色彩
大名草編的色澤以土黃色、咖啡色、乳白色、中間色為主要色彩,質樸高雅、具有古樸溫和的自然之美。如今草編的染色顏料也有很大豐富。大部分是以植物染料和天然礦物質染料為主,這也保證了使用的安全性。此外從物理學角度,草編材質吸光,它不會造成強烈的刺激,不會對眼睛產生不適感。用它編織出的手工藝品肌理清晰,細密勻稱,極具民族特色。在編織和續草的過程中,有時以黃色和白色交叉編織,以獨特的三黃四白而著稱,這樣編出的成品有著規律的色彩紋理,起到了很好的對比協調作用。
3.標新立異的手法
草編的編織手法豐富多樣,常用的有平編、串編、纏編、擰編、堆砌編、絞編等。草編制品雖然用料簡單,但編織工藝卻很復雜。大名草編最為獨特的編織技法為“立體編織”法。編織者可以選擇不同根數的秸稈進行壓挑編織,編織的疏密效果根據秸稈的數量而變化,秸稈越多編織的密度就越大,反之則越小。
大名草編常用的平面編織手法為辮編,當地叫草帽辮。草帽辮是編織的基礎,有三股辮、五股辮、七股辮、十一股辮之分。所謂“股”,是指麥秸稈的根數,股數越多,編織出的麥辮就越寬。編好的草帽辮呈條形狀,一條條排列拼縫就成了平整的塊片,用這些塊片可以縫制提包、籃子、挎包等。廣大群眾在此基礎上創造出多種不同的草帽辮編織,根據其造型特點而命名。用編織好的草帽辮可以縫制多種物品。
1.草編元素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
大名草編作為一種傳統手工藝,帶有濃重的民間色彩。隨著社會時尚潮流的不斷發展,編織元素也在不斷積累與沉淀。在現代設計中,草編因其本身豐富、多變的創作形式,被經常使用在多個設計領域。在現代室內家居中它以質樸的色彩、柔軟的質地、深受人們的喜愛。草編元素與其它材料相互配合,營造出別樣的家居環境。在IKEA的賣場中就有過草編工藝編織的鐵絲吊燈。日常生活中編織皮鞋與運動鞋也很常見,編織元素可用于鞋的局部亦或者整體設計。也有在鞋面、鞋底、鞋幫、鞋跟處采用混合編織的搭配。編織箱包、時尚配件、以及多種時尚用品,多樣化的編結技藝為設計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編織元素由于造型、圖案變化多樣,備受世界設計大師的青睞。在2011年的法國巴黎時裝周上,香奈爾發布了極具特色的編織元素系列款式,將金屬色絲線以及絢爛的粗花呢結合,使服裝帶有一絲星光熠熠的摩登感。2012年寶緹嘉秋冬時裝秀上模特穿著編織白色與花色相間的毛衫,搭配一步裙,凸顯女性高貴優雅。2015年蔻依春夏系列把編織元素與蕾絲印花相結合,刺繡印花圖案和手工立體編織搭配賦予了時裝繽紛的色彩。近幾年國內的設計者也越來越重視民間元素在設計中的應用,舉辦編織時裝設計大賽等。用傳統技藝結合現代的審美時尚來表達現代理念。
2.大名草編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在服裝設計中,色彩起到突出視覺效果。大名草編顏色以金黃、土黃、咖啡乳白等中間色為主,色調清麗素雅古香古色,給人一種富有田園、休閑的視覺美感,同時也能喚起人們對淳樸安閑生活的記憶。單一的色調通過經緯不同方向的結構排列形成多樣的紋理效果,加上結合不同材質,在觸覺、視覺上都形成新的審美體驗,同時對服裝面料的創新起到了豐富的作用。
在具體創作中,將不同形狀、不同顏色、同質同色、或者同質不同色的面料和色彩搭配繪蟬聲截然不同的效果。柔軟的棉、毛、絲、麻,硬挺的皮革、各種織帶、紗線通過絞編、檸編、立體編等技藝組合呈現出的是視覺豐富感與膨脹感。大名草編的編織技藝與服裝面料結合,不僅改變了面料本身的外觀形態,也增加了其功能美與肌理美。比如將面料與七股辮平面編織結合,不僅賦予面料豐富的肌理變化,同時也增強了面料的彈性功能。將立體編織運用于服裝局部設計,在產生新穎感的同時,又會起到分割服裝和豐富整體造型的效果。
總之,草編藝術具有多方面的實用及欣賞價值。它既是勞動人民日常生活的體現,又延續著歷史記憶和當今傳承。現代服裝設計在繼承優秀民間傳統文化的同時,與新的時尚設計語言、設計方法和加工技藝結合,將會賦予大名草編更多新的發展空間。
[1]《禮記.內則》“及內外,雞初鳴,咸盥漱,衣服、斂枕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53.
[2]朱熹.《詩經集注》.中化書局,第546頁.
[3]《論語》.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58.
[4]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馬山一號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82-91.
王曉娟,女,河北科技大學紡織服裝學院 服裝專業研究生。
喬南(通訊作者),女,教授,河北科技大學紡織服裝學院,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