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林 (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 116000)
大風下的藝術思考
王 林 (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 116000)
當今社會的腳步越快,就會導致我們很多人,事事都朝著現實的方向去發展,變得也很實際,然而過度追求現實東西的結果,會造成我們遍地是垃圾,遍地是廢品,一種假的狀態——催化、膨脹的現象因此而產生。當這樣的現象出現時,我們如果以視覺直觀進行洞見世界的方式,來確定事物的表象與本質。那么說,世界就會被看出來的,這說明了一個視覺知識的時代來臨了。
視覺知識;表象;圖像;能量
2016年5月3日,大連的大風雨,所得到的啟示:如此粗壯高大的樹能夠被刮倒,樓房的外墻面的瓦片也能夠吹下來,——這樣的現象在告知我們,樹不再是從樹苗開始生長的,它是培育成大樹后,移植過來的。因為樹長的越高越大,樹根就會扎得越深越牢。還有樓房外墻面瓦片的脫落,說明在建造的施工過程中就出現了問題。我們通過事物形態的表象就能認知與識別,一場大風把所有的假象全部摧毀。因些說,運用視覺直觀進行洞見,我們可以剖析事物的本質,預見未知的可能。
這樣大風引起我用視覺藝術的方式,來對當下社會狀態的思考。當下由于我們太追求于現實物質,就會生產出很多,每天生活節奏過快,就會做得很多,最后導致廢品和垃圾也就很多。對應著食品安全、不可回收的一次性用品、施工問題的住房、洗車尾氣等,使我們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小,空氣是免費的,可現在卻又顯得十分的珍貴。導致我們的生存方式(吃穿住行)發生著轉變。所以,一場大風就把當下的問題都吹出來了,最終都成了假的。我們立足在當今社會應該多思考,要慢下來,這樣才對當代社會是最重要的。中國古話經常說“道法自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2008年的經濟危機可以說是一個自然的狀態,它讓整個世界都慢了下來,讓人類思考一下:這樣的發展是否合理,不然我們在社會生產中就會出現更多的垃圾,這就是說發生世界金融危機是自然規律作用的結果。
我們一直在追求表象,這些所呈現出來的,能供我們視覺直覺識別的卻是一種洞見。柏拉圖認為,“憑感覺得到的經驗是不可靠的,因為這一切經驗只是有形世界的變化不定的現象。這種感覺經驗不是可靠的知識。真正的知識,只有靠思維和推理來獲得。因為宇宙中的一切絕對理念,只有通過心靈的直觀才能認識。”我們可以用視覺思維來推理未來的可能。這就是剖開表象看本質的過程。同時,也是通過表象的物、事、情的道理來轉化成為的真正知識——視覺知識。
當下我們進入到了一個視覺化的世界,由于現代的技術,使我們更快更直接的接受大量的圖象信息。同時,圖像化的時時報道,不再是以文字為主的信息載體,它已變成了圖文并茂或是視覺本身成為了載體,到網絡文字的出現則預示著信息載體的徹底視覺化。那么,我們面對一個新的知識,它是一種能量,這種能量我們稱之為視覺知識。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我們應該從最根本出發,以自己的角度去研究和探討。
我們要把視覺知識當成是一種能源,而不在是一種資源。我一直在提“視覺知識”,這詞是由當代藝術家,任戩老師提出來的。他是這樣解釋的,“從人類早期的壁畫、圖示可以看到先民是以視覺圖像作為傳達意義的工具,到信的東巴文、水文還保留著這樣的傳達方式。也可以說,圖像的傳達等于文字。文字是一套確定的識別系統,是被事先告知的系統,比如我們教小學生要先從“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的圖像來告知“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的文字。視覺圖像可以和數學、物理、化學一樣是一套知識系統。過去我們說:學會數理化,走遍全天下,今天我們會說:學會視覺知識,創意全天下。這樣的知識方式,被稱之為“視覺知識”。
視覺知識是一種能源,是一種視覺感覺的知識。比如說,我們在教學生繪畫的時候,會說這塊感覺再“重”一些,那個地方再“輕”一些等。可是重多少,或輕多少,卻不可知。而要用數學來計算的話就會很精確。但對于空間來說,擁擠與壓抑,疏松與愉快等,都是一種感覺。而這種感覺會成為我們的能源,它雖然難以精確,但它可以邏輯定量。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到量子理論,主要是關于波與粒子的理論,粒子是可以定量的——量子是可測量的,但波是測不準的。所以,波與粒子的測不準就出現了,它們均屬于物質,波是看不見的,粒子是可能通過眼睛觀察到的東西,隨著物理科學的發展,如對“模糊”和“不確定”的內容探討也就出現了。而視覺知識相對是一種模糊的知識 ,具有模糊性,但是它也可以很直觀地來進行判斷。比如,我們在室內養的吸甲醛的植物,通過對植物葉子的變化所呈現的形態和顏色,我們就能判斷出室內的空氣是否良好。這個結論是依靠視覺來判斷的,依靠形態與顏色來判斷的。所以說通過視覺來獲得信息來做出判斷是最直接的。
一種視覺知識的應用,以圖形說話是一種世界語言,而用文字語言是不通用的,所以,世界它是需要用視覺圖形來表達的,這樣才能達到共通。
[1][古希臘]柏拉圖著,水建馥譯.柏拉圖對話錄[M].商務印書館,2013.
[2]任戩著.視覺知識[M].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遼寧美術出版社,2010.6.
王林,女,1982年8月,遼寧省遼陽市,碩士研究生,單位: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