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志 (合肥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 230001)
淺析3-6歲兒童紙質書籍與電子書籍的特色設計
陳 志 (合肥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 230001)
現今信息時代正在悄然的推動著傳播媒介的變化,依靠傳統傳播媒介的紙質書籍已經滿足不了新時代客戶需求,在新媒體應運而生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出現了紙質書籍與電子書籍共存的現象,在這多元化共存的時代中無論是紙質書籍還是電子書籍都是無法被另一方所完全代替的。兒童書籍的市場也跟隨主流進入了共存時代,作為兒童書籍的設計者在進行書籍設計必定要考慮到電子書和紙質書共存因素,將兩者相互結合,相互借鑒,這樣才能真正的設計出迎合市場需求,推動兒童書籍設計的發展。除此之外設計兒童書籍要有創新具有特色的設計才能更好勾起兒童閱讀的興趣。
兒童心理;兒童生理;特色設計;電子書籍;紙質書籍
當今兒童在認知發展過程中不論是電子書籍還是紙質書籍在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他們共同影響著兒童的認識行為,尤其是3-6歲兒童是集中儲備各種知識,求知欲望最強時期。電子書籍與紙質書籍作為知識的載體,是兒童學習知識、啟迪智慧、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
紙質書籍設計,簡單說就是將書籍的藝術性,工藝性,外表設計裝幀和內頁版式相互結合所形成的的全面設計。它的主要目的,是使紙質書籍以最佳的視覺感受呈現在閱讀者面前,使閱讀者感受到最佳的閱讀體驗。近些年電子書籍作為新一代媒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打破了大眾對書籍一元化的感受,電子書籍的設計形式更加去向于視、聽、觸覺的整體化設計。電子書籍依存于移動終端,如平板電腦、書籍、移動電子書籍中,它的主要目的是以用戶閱讀體驗為主,設計更新快,既滿足用戶的藝術性要求,又滿足便捷性的要求。
兒童書籍要結合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進行設計,才能創造出兒童喜愛的書籍。3-6歲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發育不完善,骨骼肌肉柔軟,缺乏力量和耐力,特別是用于翻書的手指小肌肉尚不發達,注意力上易疲勞等兒童本子特點決定了兒童紙質書籍設計應具有重量輕、尺寸小、容易翻動、柔軟、外形圓滑、不易破損等特點。下面仔細分析紙質書籍在設計兒童書籍時所擁有的基本特點。
首先,在材料方面。設計者在設計紙質書籍時所要采用的材料應為同種材料中最為安全且健康值度最高最為嚴格的產品。書籍設計要為兒童提供最為全面的最為周到的保護,要在最大限度上地防止意外傷害事件發生。其次,體現在書籍視覺語言上。簡約明了的圖形,賞心悅目的色彩,具有美感的形式,簡單直白的表達方式,使兒童能夠比較容易準確得獲得關于書籍的信息,這樣的設計方式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引起孩子的注意,最后,體現在選擇設計開本形態方面。在選擇設計開本的形態時,要考慮到兒童書籍所有的種類,領悟其書籍內容,尋找最為合適,最終充分體現書籍魅力的開本。這種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珠聯璧合,才能使書籍產生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
電子書籍與紙質書籍相比,無需要考慮紙質書籍紙張材質、印刷工藝、裝訂方式等因素。電子書籍的設計是按照圖形、圖像表現方式分為平裝,軟裝和硬裝,這三種表現方式的出現,是為了更好地體現紙質書籍所擁有的特點。兒童電子書籍在設計是要注重兩個方面,首先是技術上,電子屏幕要符合兒童的生理特點,利于保護兒童的視力健康,屏幕的調節裝置可以根據兒童自身喜好進行調節。其次,在設計上,色彩搭配要恰當、和諧、適度,避免復雜紛繁的色彩模式,同時要準確把握適合版面內容的文字跳躍率和適合圖像和文字呈現的最佳視域,達到讓孩子長時間觀看的目的。
紙質書籍和電子書籍拋開所承載的媒介書本和電子設備,回到最初書籍所含有的意義,就是通過文字,圖案,色彩,等元素進行傳遞信息的過程,這個信息傳遞過程需要設計者和讀者進行溝通了解讀者喜好。其次,要從自身積累的設計經驗中提煉精華進行獨特設計。最后,視覺方面進行有吸引力的色彩進行搭配。因此,拋開書籍媒介的3-6歲兒童的紙質書籍和電子書籍的特色設計主要包含三個方面,情感共鳴,獨特表達,配色和諧。
1.情感共鳴
無論是紙質書籍還是電子書籍,書籍的版式是都是設計者所精心營造的視覺感受之一,封面及插圖中的形象,版式的處理都能烘托出書本特有的文化意境。3-6歲兒童書籍設計的難處在于3-6歲兒童生理和心理發育不完善,他們知識掌握量少之成人,無法完整的閱讀一篇文章或者故事,大多數依靠圖形,圖畫進行輔助閱讀才能明了含義。在針對3-6歲兒童的書籍進行設計時,設計者是要將抽象思維轉化為具象思維通過版式、圖案、文字、色彩等一系列元素傳遞給兒童,使兒童在閱讀時可以沉浸于設計師所創造的世界里,真正發揮出設計的作用。因此在進行兒童書籍頁面設計時設計者想要設計出引起兒童情感共鳴的特色設計的書籍要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保持一顆童心,融入兒童之中,與他們進行情感接觸,了解他們如何體驗自己的喜,怒,哀,樂,以及如何表達這些情緒。在進行版式設計,色彩對比,插圖選擇,根據兒童的情感層次進行設計,每個特定的設計對應特定的兒童心理更加讓孩童理解書籍內容,體驗快樂或悲傷最終達到與作者產生共鳴。其次,深入理解本書的內容。書籍設計是設計師對其內容閱讀的解釋和表達,設計師必須以真誠的態度對本書的內容進行理解,其后進行自我創造和設計,這里的創造是設計師對書籍的理解也是綁定的書籍內在情感的基礎。這種情感是感覺和設計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可以使作者和讀者可以產生共鳴,主要取決于讀者能否理解設計者的意圖。
2.獨特表達
設計師在設計兒童圖書時要用兒童喜歡的形象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書籍的頁面插入大量生動可愛的形象,充分發揮兒童的視覺和想象力,將兒童的視覺,觸覺都吸引在書本所要表達的故事之中,透過角色的層層深入帶領兒童進入故事的世界,這樣的吸引都是透過設計者獨特新穎的表達方式進行的。
3-6歲兒童的感官視覺體驗已經到了一個高潮。一些兒童教育書籍的設計,設計引導兒童閱讀都是通過一個生動和可愛的形象,讓他們學習的同時不覺得無聊,如使用兒童熟悉的動畫片的卡通形象,將里面的角色塑造成引導角色,透過這樣的角色和兒童進行知識之間的對話,通過兒童愉快的與角色進行互動學習知識。例如,如果在書中設置合理的兒童形象,將他定位為好朋友的角色,兒童在和“好朋友”在書中共同閱讀和交流,讓他們的認知活動從平面到立體,從難以接受到主動地自我學習。這樣生動角色使兒童在進行閱讀活動不再是一個人,他和一個小兔子,游戲中的外星人,一起翱翔在書本中,使閱讀變得有趣,在這樣的過程中,書籍自然也成為孩子們的好朋友愛不釋手。孩子們相信直覺不喜歡世界直白的描述,他們希望依靠強烈的主觀感受來描繪現實生活,現實世界的想象力再加工,這決定了兒童讀物的設計必須突破的具象的藝術形象,設計師必須試圖擺脫打破常規,接受一些看似不繳納邏輯視覺感覺。盡可能接近孩子們自身的設計,設計師創造的藝術形象來源在日常生活和溫和的想象中,他們必須了解孩子的心,在孩子們的世界尋找靈感。
3.配色和諧
從兒童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來觀察他們的審美能力,孩子們的天真活潑性格讓他們明亮的顏色非常敏感,顏色的偏好與兒童的活力愛自然的心理特征相一致。孩子們喜歡明亮、自信和美麗的顏色,如紅色、藍色、綠色等,因為這些顏色有很強的視覺吸引力和影響力。因此大多數設計者都大膽的使用這些豐富多彩強烈的對比關系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例如,一些兒童書籍封面常用的綠草,是因為綠色和紅色對比可以產生一個強烈的視覺刺激,對孩子們有很強的吸引力。但孩子們喜歡的顏色不容易協調,難以掌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設計這些對比色介入一些相對較暗的顏色,使用統一的圖片,比如在中間的紅色和綠色的位置兩個紅色和綠色的各種同系色進行使用,如橙色和灰色、黃色和灰色的中和。這個灰色可以扮演一個角色的轉變,調和視覺,使兒童在閱讀書籍時視覺可以得到休息。兒童非常喜歡鮮艷的顏色,但他們很短的注意力,很容易產生視覺疲勞,我們應該更加注意在視覺設計中的顏色的使用,這個灰色中性顏色兒童書籍可以中和色彩對比,但除了這樣的對比色的使用,設計者更要考慮如何使在顏色不沖突的情況下形成互補的和諧美,這些都是在書籍設計師需要考慮的問題。
所以設計師之間在進行比較在書的封面設計的同時必須能夠掌握顏色搭配,顏色完美調和,給孩子一個健康、積極的閱讀體驗。
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語言,兒童閱讀也在不知不覺中的依賴電子媒介,書籍設計是一種數字信息傳輸媒體的設計,兒童電子書籍與紙質書籍雖然有著載體上的不同,但兒童書籍的信息傳遞的精神是永不改變的。
[1]胡燕.當代兒童書籍裝幀設計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
[2]宋晶晶.當代電子書籍與紙質書籍的設計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
[3]劉星.從兒童審美偏愛看兒童的裝幀設計[J].中國出版,2007(3).
陳志(1991.7-),女,漢,安徽安慶人,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視覺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