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芳 (鄭州市雜技團 450000)
淺議服裝的流行色
王建芳 (鄭州市雜技團 450000)
流行是兼有活動與風行的意思,在本質上是指個體事物通過社會共體的模仿心理而變化成社會事物時的活動現象,具有共性的特征。
服裝流行色;設計構思;色彩的選擇;流行色的現象
服裝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色彩,人們經常根據配色的優劣來決定該服裝的取舍,來評價穿著者的文化藝術教養。正象馬克思所說的:“在一般美感中,色彩的感覺是最大眾化的形式”,人們普遍關心色彩的美感。現在服裝十分重視時代感,它對環境的變遷和人的審美情趣的變化,比之其它商品具有更強的敏感性,所以,流行色的推廣與應用總是將服裝業放在首位,人們處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時代的精神向往。當一些色彩被賦予時代精神的象征意義,迎合了人們的認識、理想、興趣、愛好、欲望時,這些具有特殊感染力的色彩就會流行開來。流行色的產生,還與這個國家、地區的文化和物質生活水平具有密切的聯系,只有在物質生產達到一定高度,人們對生活的要求不僅是在數量上而且要求在質量上、美的享受在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才會對商品的色彩、花色、品種、款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流行色的產生也可以說是人類社會物質生產高度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社會物質文明進步的標志。
服裝的流行趨勢與流行色是相協調的,近幾十年來,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在流行色的演變中所出現的男性和女性化的交替現象,在服裝的新潮流中了也得到了反映。隨著色彩的演變,服裝的變化也很及時,款式的特點是收腰、短裙、緊身、坦胸、露肩、露背、露腹、不對稱,盡情地將女性自身的身材,浪漫自然的氣質大膽地顯露出來。女性美的趨勢在1987年的基礎上得以發展,而寬松式的男性化女裝漸漸減少。女性化時裝的興起,使各種女裝面料亦開始轉向高雅、飄逸、浪漫的類型。羊毛織物轉向典雅的輕薄型。透明的紗絹織物有擔頭之勢,在織物圖形方面,可愛的自然花卉圖形取代了粗獷潑辣的大型抽象色塊圖形,安靜的自然生態和仿生題材(貝殼、海洋生物等)取代了具有原始、野性特征的南美、非洲熱帶生活題材。總之,一切都在為創造一個高雅的女性形象而忙碌著。柔和的色彩,可愛的圖形,輕薄而高雅的面料,和具有女性美的服裝款式融為一體,這樣才能表現出一種全新的時代感。如果只有整體構思的獨特創造,既使在服裝上運用了最新的流行色,也不能體現出它的魅力。
表現流行色的情調,不能簡單地直接表現某種具體形象或情節,如表現水果色,就在服裝設計中采用水果題材,表現木材色,就用樹木題材,表現海洋色調,就用藍色為題材,表現沙灘色就用沙漠為題材……如果能這樣去理解,就不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這里主要是情調和氣質的體現,這不僅關系到色彩的問題,包括款式、圖形、裝飾等都要表現出現這種流行的氣氛。
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場合和時間,對流行色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樣的,應用的方式也各有特色,所以在服飾中應用流行色,一定要根據time(時間)blace(地點、場合)object(目地、對象)的不同情況靈活變化。流行色英文名稱為“FASH IONCOLOUR",意思為時髦的、時興的色彩;或時裝色彩,也有稱“FRESHLIVINGCOLOUR"的意為新鮮(穎)生活用色。它是人們為了要達到一定的藝術(服裝、裝飾)效果,按自己對色調的愛好和傾向以及其他社會因素,從自然界的千變萬化色彩中吸收選用的一部分。流行色不是單獨孤立的一個或幾個色相,而是具有聯想的,包括幾種色相組成的幾種色調。它給人們帶來新的啟示——豐富的聯想和美的魅力。
時間是流行色的主要特征,流行色即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盛行,不斷變換的色彩,人們稱它為季節色彩是很有道理的。國際流行色委員會每年發布的流行色卡,就是以春夏和秋冬來區分的,如果在進入春夏季節后,你仍在穿著上季度的秋冬流行色服裝,就會顯得不入時節。因此,在服裝上運用流行色,就要注意色卡的季節特征,不要隨便將春夏流行色應用到秋冬季節的服裝上去。春夏季節流行色無論在情調和氣質上或是在色彩上的應用和配色中,與秋冬季流行色都有很大的不同。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至今春夏季節流行的“沙灘色”“早春色調”“蒼白色”“靦腆色”“原野綠色”“檸檬黃色”“淺粉”色調等系列。這些春夏季節中流行色都具有柔嫩、朦朧、明朗、輕快之感,與春夏季節的氣氛十分地協調,這類流行色的配合是以柔弱的對比法為主,這樣才能表現出它的特色。
相反,秋冬季的流行色彩則具有含蓄、深沉、豐滿的特點。例如,“南極色”“秋季森林色”“暗紅色調”“象牙黑”“深褐色”“中黃”“枯葉綠”“晚霞金色調”等。這類秋冬季流行色的配色,一般要采用明度的弱對比表現出含蓄,沉著的效果。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服裝的色彩也要隨之而變化,這樣才能與整個環境的色彩取得協調。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服色要求,參加宴會的服式,晚間的服式要求有一種華麗高貴的效果。日常穿的便服要求優雅舒適,職業服裝(工裝)要求簡樸、大方、整齊,運動服、旅游服、海濱服要求活躍、明快、自然的特點。
運用流行色必須考慮不同場合的特點,如柔嫩而有光澤感的“靦腆色”“淺色”適合用于絲織物,作為上街服裝或者是便裝是很合適的。色彩鮮艷而富有生氣的“奧林匹克色”“體育明星色”“海濱色”“盛大節日裝”等適用于運動服或海濱服式。深沉的具有微妙閃光效果的“金屬色”是較理想的冬令出客服,也適用于禮服。平穩、溫暖、含蓄的膠木色,適用于羊毛織物的配色。鮮艷而奇特的塑料色,適用于時髦青年的上街服式。典雅的青銅色適合于絲綢面料的時裝和禮服。
在人們對服裝的審美體驗中,最直觀的感受來自衣料的色彩和質感,對于所有有關的審美因素來說,色彩是最復雜多變、最有表現力,也是最大眾化的要素。織物的顏色一方面取決與它的固有色,另一方面,是靠它的材質、肌理對光線的反射特點來決定。這就是說,材料的顏色感覺同它的材質有一種必然的聯系。服裝用色是因人而異的,法國人較浪漫,愛打扮,有一定的藝術修養。所以,法國巴黎能成為世界時裝中心是不難理解的。德國人的穿著雖然也很講究,但與法國人比較,顯得較為嚴肅。美國人給人的印象是瀟灑、大方,在這個國家有較多的職業婦女估計男性化的女裝,在這里要繼續流行下去。這是美國的特色,與歐洲國家是有所不同的。即使在同一個民族的人之中,也要因人而異,所以,在服裝上運用流行色不能盲目地去模仿他人,必須針對自己的身材、年齡、膚色、發色(型)、個性愛好、氣質等來用色。這樣才能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果。我國目前的服裝設計師和企業已經能根據不同人們的需求,應用現代技術并結合傳統的服裝工藝設計開發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時裝。
男子和女子,有不同的用色要求。國際流行色委員會每年發布的流行色卡分男裝色卡與女裝色卡兩種。一般說,女裝色卡具有鮮明、活躍、柔嫩的特征,相比之下,男裝色卡由顯得沉著、穩重和含蓄。因為,男子和女子經常是相伴而行的。所以,他們的用色必須注意協調和統一,但又要表現出男女性別之間的差異,色彩的搭配有6種1.對比色2.補色3.調和色4.鄰近色5.同種色6.無彩色與獨立色。設計色彩搭配,就是要運用配色的形式美法則,從色相、明度、純度三個方面加以綜合考慮,同時還要兼顧色彩的性格及心理屬性,與人的膚色、發式、性格及環境相協調,讓配色散發出美的感染力。
當前風行的配套服飾、系列裝潢設計,建筑群體設計,組合家具,環境設計等配套形式,是現代設計的一種特征。配套設計不是孤立地考慮一個畫面或一個單獨形體效果,而是要設想出特定環境中的總體格局,使之達到整體的完美效果,如在服裝上運用流行色,不只是考慮流行色在服裝上的某一局部的效果,而是將服裝的款式、圖形、面料、附件和流行色融為一體來考慮,這樣,流行色才能在各種因素的烘托下顯得更有魅力,為豐富人們的物質精神生活發揮出獨有的特色。
服裝流行色是各類消費者在選擇上的必然產物,了解并盡量掌握服裝流行規律對服裝產業來講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不論是設計師還是服裝企業,都應該密切關注市場的流行動向,積極獲取和研究各種流行權威和相關機構的流行發布結果,結合自身的經驗和總結分析能力,來制訂合理的市場戰略。但是,不論流行預測機構多么權威,流行色彩預測畢竟屬于預想和猜測性質,不具備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現性和差異性,所以服裝設計師和服裝企業不能無條件地信賴各種流行預測,必須在實踐中研究和分析市場流行現象,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對應的客觀判斷和規劃。
流行預測結果對于大部分和時尚有關領域的從業人員來說是一種工具,流行色從萌芽、成熟到衰退大約要經過兩三年時間,特別是在選擇色彩、材料、形式和細節等方面,是設計師們的行動指南,以前,有的消費者由于不了解時尚而拒絕接受某些設計。于是現在一些服裝企業來根據顧客的需要和愿望進行計劃自己的新產品,來降低銷售不對路的風險。今天,流行信息通過網絡廣告媒體的傳播,使得廣大客戶有直接了解和接納時間,并且對最新流行的產品有進一步選擇并產生購買欲望。
流行預測者猶如一個先知,他們發布的流行信息能幫助設計師們看到未來,使得設計企劃人員對于新一季節的產品開發做到心中有數,使得產品與時尚和各類消費者建立起聯系,了解到不同層次方面的需求。
王建芳,1975年12月,女,河南省新鄭,漢族,專科學歷,舞臺技術員,從事服裝設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