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敏 (廣東外語外貿 大學藝術學院舞蹈系 510000)
連南瑤族舞蹈創編現狀及若干思考
陳燕敏(廣東外語外貿 大學藝術學院舞蹈系510000)
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的大力發展與進步,民族傳統文化也逐漸展開了發展與創新的新篇章。文中主要以連南瑤族舞蹈為例,對當前該種傳統文化的創編發展情況進行了分析,并討論了在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連南瑤族舞蹈創編的新方向。
連南瑤族;舞蹈創編;現狀;發展創作
課題名稱:連南瑤族長鼓舞特色編創模式研究,項目(029600),編號:296-Z4215025。
奇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悠久的歷史沉淀逐漸形成了連南瑤族獨具一格的民族傳統文化。舞蹈是連南瑤族瑰麗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它誕生于連南地區連綿的群上之中,即表示除了連南瑤族人民對于萬物生靈的尊重與崇敬,也能夠表示出該區域人民自然質樸的人文精神。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與發展,連南瑤族舞蹈的形式和內容載體不斷豐富和變化,創作和編舞也隨之發生改變,而這正是連南瑤族舞蹈流傳和發展的重要保證之一,為此,文中就這一問題展開了深入的研究。
近年來,我國大力支持挖掘和發展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這為連南瑤族傳統舞蹈藝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原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研究、欣賞這種傳統藝術。連南瑤族舞蹈的表演舞臺,也從山區逐漸走到了城市,甚至被搬上了更大、更加多元化的舞臺。為此相關舞蹈表演和創作藝術家也對瑤族舞蹈進行了形式和內容上的重新創作和演繹。使之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更加貼近當代人的審美和精神需求,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連南瑤族舞蹈的編創仍舊存在諸多不足,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在進行舞蹈創編的過程中,部分人員過于重視迎合受眾的品味,導致舞蹈形式過于花哨,而忽略了本民族的特色,對于瑤族舞蹈的固有意識形式應用不足。
舉例來說,從舞蹈藝術的動作語言表達情況來看,傳統的連南瑤族舞蹈是當地自然環境與人情風貌的全面體現,因此舞蹈動具有較為鮮明的山地民族的舞蹈特色,在表演過程中舞蹈動作和幅度通常比較大且力度比較深厚,在跳動的過程中,表演者的力量一般集中于腿部,每一次跳動都給人一種堅定、勇敢、有力的感覺,充分的表達出了瑤族人民在山地環境中生活、勞動的形態和特點,具有雄壯、淳樸、自然的藝術感受。但是從當前的舞蹈創編工作來看,部分編舞者過于追求形式的新穎與結構的變化,導致舞蹈動作難以變現出連南瑤族的民族特色,與實際的民族風情以及藝術特色相悖,導致很多觀眾欣賞表演之后難以了解舞蹈動作語言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造成了一種比較混亂的審美感覺。
另外,很多編舞者也對舞蹈的精神內涵做出了改動,甚至某些改動幅度較大,與連南瑤族舞蹈的傳統民族精神出現了較大的偏差。誕生于群山之間的瑤族舞蹈充分表達了人們對神靈、對大自然以及對祖先的崇拜和尊重,其內在核心充分表達了本民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向往。但是很多編舞者在進行舞蹈創新的過程中忽略了這個特點,導致舞蹈的核心價值內容表述模糊,難以發揮出舞蹈作為精神產品對人們的精神的引導作用。
當前的舞蹈創編在很大程度上難以體現出瑤族的民俗習俗和規律。在傳統的連南瑤族舞蹈中,非常重視對本民族風土特色的表達和體現。但是隨著連南瑤族舞蹈影響力的不斷加大,相關表演和研究人員也不斷增多,但是很多舞蹈編創人員并不了解瑤族的歷史發展和民俗文化,只是掌握了一些舞蹈編創技巧,導致很多新編舞蹈空有其形卻沒有其神。
從目前來看,連南瑤族的舞蹈編創工作中仍舊存在著做多的弊端,但是也不能夠忽略其取得的成就。近年來,隨著相關人員的努力,瑤族長鼓舞等形式已經逐漸被“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所收錄。也產生了《長鼓舞》《瑤鼓風情》等優秀的新編舞蹈作品。
瑤族舞蹈想要實現長遠的發展,就一定要充分的尊重并發揮連南瑤族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多元化的分化發展背景下充分的體現本民族文化鮮明的特點,堅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種文化發展方向。以連南瑤族的長鼓舞道為例,傳統的長鼓舞從視覺效果來看比較粗獷、豪邁,與民族的勞作和生活存在明顯的關聯。但是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受到多元化文化的沖擊,長鼓舞逐漸失去了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如果長期這樣發展下去,瑤族傳統舞蹈很有可能被其他類似的舞蹈形式所取代,逐漸失去其在傳統優秀民族舞蹈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未來階段內,連南瑤族舞蹈想要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就要在舞蹈編創的過程中堅持本民族的特色,突出民族的文化屬性和形態,真實的反映出長久以來連南瑤族群眾的真實生活狀態和民族情感狀態。
在堅持本民族固有文化形態的基礎之上,連南瑤族舞蹈的創編工作人員也要充分考慮其他文化形式與本民族舞蹈形式的關系。舞蹈藝術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因此,想要實現舞蹈藝術的發展就一定要全面的展開研究和分析工作,在舞蹈整體結構尊重瑤族民族特色的同時適當的融入一些多元化的民族表現形式,在舞蹈內容中實現有機統一的狀態。另外,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化,連南瑤族人民的生活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種變化也直接投射在本民族傳統文化之中。因此,舞蹈編創人員不僅要積極的了解當前瑤族的生活狀態、思想文化的變化情況,在舞蹈編創過程中更多的融入時代發展的特色,決不能夠股部自焚停滯不前。
總而言之,連南瑤族舞蹈的編創工作從目前來看仍舊存在諸多不足,只有充分堅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適當的融入時代性的文化元素,才能夠實現瑤族傳統舞蹈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1]趙勇.廣東連南瑤族舞蹈創編現狀分析及思考[J].藝海,2014(05):141-142.
[2]王珊銘.粵北連南瑤族長鼓舞在當代鄉土生活中的社會價值[J].民族音樂,2014(06):33-35.
[3]趙桂慶.論瑤族傳統舞蹈的審美藝術特色[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4(03):165-165.
陳燕敏,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碩士(MFA),現任職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藝術學院舞蹈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