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如華 (上海戲劇學院 200000)
新技術在電視舞臺美術中的應用研究
陳如華(上海戲劇學院200000)
舞臺美術,就是利用場景布置、服裝服飾、燈光、道具、化妝等因素來烘托、渲染舞臺氣氛,取得更加良好演出效果的藝術手段。在電視剛剛發明出來的時候,并沒有電視舞臺美術這一概念,電視媒體的發展極為緩慢。電視舞臺美術是電視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產物,極大程度上促進了電視媒體的發展,加快了電視媒體的發展速度。在當代社會,越來越多的科學技術產生,比如LED顯示屏等。這些新技術的產生,為電視舞臺美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和條件。本文將從舞臺美術的發展歷程開始分析,引出新時代電視舞臺美術中的特點與應用。
新技術;電視;舞臺美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各行各業的技術都處于不斷地更新、升級當中。對于電視媒體來說,主要依靠電子技術來帶給人們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電視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模擬畫面、數字畫面、高清畫面的發展階段,剪輯、錄音、攝像、動畫等制作手段都發生了長足的進步。而在電視媒體發展的漫長過程中,電視舞臺美術長期與電視媒體的發展脫節,處于一種邊緣化的尷尬地位,大大制約了電視媒體的發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現代電視媒體的發展方向與電視舞臺美術不符,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舞臺美術與電視媒體的發展思路沖突,沒有對自身進行創新,積極利用各種新時代的科學技術。
舞臺美術的發展歷史極為漫長,最遠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為人類藝術的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追溯舞臺美術的發展歷史,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首先是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古希臘和古羅馬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古希臘屬于原始的城邦社會,人們還保留著很多原始社會流傳下來的風俗。其中,祭祀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活動,被古希臘人所重視。人們圍繞祭祀臺進行祈禱和表演,這就是“舞臺”這一概念的誕生。而到了古羅馬時代,國家修建各種大型露天劇場,供人們進行公共娛樂活動。就是在這一時期,舞臺美術也隨之產生,進入了初步的發展階段。
到了中世紀,歐洲大陸上文藝復興活動興起,誕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畫家、音樂家、建筑師。繪畫、音樂、建筑等藝術的蓬勃發展,也大大促進了舞臺美術的發展和進步。這一時代的舞臺美術工作者,能夠善用透視畫等手段來美化舞臺的布景,利用各種建筑構造來渲染舞臺劇的演出效果,舞臺美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進入19世紀以后,各種現代化技術的產生,為舞臺美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中,機械化舞臺、幕布升降技術是最典型的代表,也是被應用得最為廣泛的藝術,現代舞臺美術的體系正式形成。
進入20世紀以后,電視被發明了出來,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變革,電視媒體行業也隨之形成。電視媒體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舞臺美術出現了專門針對電視媒體的學術分支,也就是電視舞臺美術。但是,電視舞臺美術在電視媒體行業中卻處于一種尷尬的地位,長期被其他學科邊緣化1。這是因為舞臺美術脫胎于戲劇舞臺,很難適應電視媒體的發展。到了20世紀末期,這種情況出現了改變,計算機技術與電視舞臺美術融合在一起,越來越多地投入到電視媒體的應用當中,極大程度促進了電視媒體的發展。
(一)空間尺度的調整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電視媒體的高清時代,具體表現在兩方面:電視屏幕的寬度與高度之比從4:3變成了16:9;電視屏幕的分辨率從720×576變成了1920×10802。這就導致電視舞臺美術的設計需要進行調整,增強對全景、景物深度和運動物體的表現。在以往的電視屏幕當中,高度和寬度的差別不大,比較有利于近景和特寫鏡頭的表現。隨著電視屏幕寬度和高度比例的變化,人物的背景空間增加了,鏡頭的縱深感更加強烈,更加適合表現人物的活動。而電視舞臺美術的設計就要重點考慮人物與背景空間的關系,將更多的精力放到表現人物活動和背景縱深上來。
(二)畫幅比例的調整
相比以往的電視屏幕,高清時代的電視屏幕寬度上增加了,高度上降低了,這也是電視舞臺美術所需要考慮的。對于高清時代的電視屏幕來說,畫幅比例的調整意味著電視舞臺美術設計需要舍棄掉更多的內容,這樣才能夠突出屏幕畫面所表現的主體。比如要表現一個20米寬的場景,以往的電視屏幕可以采用平視的視角,場景高度在15米左右即可。而對于高清時代的電視屏幕而言,舞臺美術設計就要通過轉換視角等手段,削去多余的空間,讓電視屏幕的視覺效果更加符合觀眾的視覺感受。
(三)注重細節和質感
由于高清時代的電視分辨率大幅增加,導致很多以往的電視舞臺美術設計失去了應有的效果。高清時代的電視像素是標清電視的五倍,對很多事物的顯示已經接近了真實效果,這就給電視舞臺美術的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清時代的電視舞臺美術,需要更加注重細節和質感,還原電視節目的真實感和現場感,從畫面剪輯、場地布置等角度入手,讓電視節目具備真實感,讓電視機前的觀眾們能夠感同身受。
(一)LED技術
LED技術的誕生讓電視舞臺美術發生了極大的變革。LED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發光二極管3。這一技術一經產生,就迅速應用到電視舞臺當中,解決了電視媒體和舞臺美術發展脫節的嚴重問題。傳統舞臺美術依靠實物來進行場景布置,傳達給觀眾真實感,缺點是表現形式比較單一,場景變動比較困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LED技術的產生,利用數字手段來進行舞臺美術設計,具有極高的靈活性和虛擬性,能夠帶給觀眾極大的想象空間和身臨其境的視覺感受,非常容易吸引觀眾的視線,增強電視節目的播出效果。
(二)全息投影技術
在LED技術誕生之后,全息投影技術也運用到了電視舞臺美術當中。全息投影技術繼承了LED技術的靈活性與虛擬性,但是在應用范圍上比LED技術具有更廣闊的空間。全息投影技術利用干涉和衍射的原理,能夠真實再現物體的三維圖像,實現圖像與表演者的互動4。運用到電視舞臺美術的設計過程中,主持人可以通過全息投影與遠在千里之外的記者進行互動,增強電視節目的表現力與真實性,帶給觀眾全新的感覺。目前,全息投影技術已經應用到一部分電視節目當中,并且與傳統舞臺美術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數字化舞臺美術專業。
舞臺美術的發展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歷史。雖然曾經與電視媒體的發展相脫節,制約了電視媒體的發展進步,但是,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也開始了與電視媒體相融合的過程。新時代的電視舞臺美術,要結合電視媒體的變化特點,利用LED技術和全息投影技術等技術手段來改善舞臺美術設計的效果,增強電視節目的表現力,促進電視媒體行業的發展。
注釋:
1.陳偉.LED光源在電視舞臺美術上的應用研究[J].藝術科技,2013,01:9.
2.王英莉.傳承·融合·創新:新世紀舞臺美術的幾點思考[J].藝術科技,2014,12:51-52.
3.田園.淺議數字化舞美設計在電視晚會中的應用與展望[J].傳播與版權,2016,04:78-79.
4.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