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梅 (河北省隆化縣文化館 068150)
淺談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達
周雪梅 (河北省隆化縣文化館 068150)
以情動人是舞蹈表演的最高境界,舞者只有將最真實的感情用于每一個動作中,通過肢體動作、面部表情等將自己對舞蹈作品的理解表達出來,用自己的心靈舞蹈,才能展現出舞蹈藝術的魅力,感染觀眾,震撼觀眾,觸動觀眾的心靈,使之產生共鳴。本文從舞蹈表演中情感表達的重要作用入手,重點分析了舞蹈表演中情感表達應注意的問題,以期為舞蹈注入生機活力,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
舞蹈表演;情感表達;肢體動作;面部表情
舞蹈表演是一門運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感的抒情藝術,是舞者與觀眾交流情感的一種表現形式,其中肢體語言是舞蹈的展現手法,情感表達則是舞蹈的靈魂,二者相互依存、水乳交融,展現出了舞蹈藝術之美。因此,舞者要重視情感的表達,力求將真摯的情感融入到舞蹈表演中,以增強舞蹈的感染力、表現力。但現階段的舞蹈表演很多都缺乏情感表現,很多舞者都只是機械地通過肢體動作來表現舞蹈內容,并未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導致舞蹈表演缺乏感染力和表現力,不能引起觀眾的興趣。那么,如何才能恰到好處地將舞蹈作品中的情感表達出來呢?下面筆者圍繞舞蹈表演中情感表達的重要作用,對此問題作一具體分析。
情感是人類共同經驗之體驗,凡是藝術都必須有情感,舞蹈也不例外。舞蹈是抒發情感的一種方式,主要包括技巧運用和情感表達兩方面內容,其中情感表達是舞蹈表演的靈魂,對舞蹈表演來說非常重要,因為缺乏情感的舞蹈就不能稱之為一門藝術。舞者只有在深入理解舞蹈作品內涵的基礎上,通過高超的技巧將情感表現出來,才能增強舞蹈表演的藝術性、感染力、表現力,完美地展現出舞蹈的精髓。首先,情感表達有助于舞蹈主題的展現。每一部舞蹈作品都有其主題思想,只有將主題思想傳達給觀眾,才能讓觀眾正確認識和了解舞蹈,受到感染和熏陶。而情感的表達有助于舞蹈主題的展現,舞者必須在整體認識舞蹈作品的基礎上,通過肢體語言將情感滲透于舞蹈表演中,進而通過情感傳遞來展現舞蹈的主題思想,觸動觀眾的心靈。其次,情感表達有助于增強舞蹈表演的感染力。任何藝術表演的最終目的都是感染觀眾,與觀眾產生共鳴,舞蹈表演也不例外。要想增強舞蹈表演的感染力,單靠舞者的技巧是不可能實現的,還需要融入情感。在舞蹈表演中情感本身就是連接舞者和觀眾心靈的一個紐帶,而具有感染力的舞蹈表演需要舞者將情感傾瀉到肢體的舞蹈動作上,并貫穿于整個舞蹈表演中,這樣才能讓觀眾感受到強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使他們在心靈上達到一種審美的體驗。再次,情感表達有助于增強舞蹈表演的藝術性。舞蹈表演的過程就是情感表達的過程,它的美不僅在于具有娛樂性和休閑性,更在于具備藝術性。有了情感表達,舞蹈才具有藝術性,才能給觀眾以美的享受與體驗。相反,缺乏情感表達,舞蹈就沒有任何審美可言,只是一些簡單的機械動作,不具備藝術性。由此可見,情感表達直接關系著舞蹈的藝術性,舞者在舞蹈表演中必須把控好情感。總而言之,情感表達在舞蹈表演中起著重要作用,影響著舞蹈主題思想的展現,關系著舞蹈本身的感染力、藝術性,舞者在舞蹈表演中必須準確把握舞蹈內容,恰到好處地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舞蹈藝術的展示中,合理詮釋舞蹈中的角色,這樣才能更好地展現舞蹈藝術之美,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需要舞者通過一定的肢體語言來向觀眾表現自己內心的情感,展現舞蹈的藝術魅力。歷數優秀的舞蹈佳作,表達的內容和形式各有不同,但其共同特點就是:“身”情并茂,以“情”動人。若舞者的表演缺乏真情實感,就不可能將舞蹈的精髓表演出來,更別提打動觀眾了。因此,我們要重視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達,在正確把握舞蹈內容的基礎上,將情感融入到自己的肢體語言中,以自己的真情實感激發廣大觀眾內心的藝術情感,使觀眾產生共鳴。
(一)對舞蹈作品的正確把握
對舞蹈作品的正確把握是準確表達情感的基礎。每一部舞蹈作品都有著獨特的文化背景和主題思想,若舞者對舞蹈作品缺乏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就不可能塑造出完美的舞蹈形象,自己的舞蹈動作和面部表情就可能脫離舞蹈作品,也就不可能準確地向觀眾傳達舞蹈作品蘊含的思想情感。因此,舞者要正確認識和了解舞蹈作品。在進行舞蹈表演前,舞者必須深入了解舞蹈作品的創作背景和文化底蘊,全方位、多層次地理解舞蹈作品的內涵和情感表現,正確領悟舞蹈的意境,從而豐富自身的情感,在表演中通過肢體語言、面部表情來展示作品的情感,給觀眾以震撼。
(二)肢體動作的運用
舞蹈是一門身體藝術,以身傳情是舞者最常用的情感表達方式,舞者需要通過不同的肢體動作來表達不同的舞蹈情節,以更好地詮釋角色,感染觀眾,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而這就要求舞者夯實舞蹈表演基礎,具備扎實的基本功,通過學習和訓練,豐富舞蹈動作,寓情于身。具體來說,舞者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是表達情感的重要工具。在舞蹈表演中,舞者要運用好身體的每個部位,不論頭、手臂、手指還是腰、胯、腿都要動作到位,協調合作,使得內心的激情準確地通過全身的肌體呈現在舞蹈表演中,給觀眾以美的享受與體驗。如舞蹈《雀之戀》中楊麗萍充分運用嫵媚、柔軟的肢體動作,通過頭、手指、手腕、手臂、胸、腰、胯等身體各個關節的節奏變化,創造出了一個超凡脫俗、高貴優雅的孔雀形象,引發了觀眾的情感共鳴。
需要注意的是,肢體動作只是舞蹈的展現手法,單獨的動作在舞蹈表演中并不具備完整的意義,不可能傳達出一個完整和明確的思想,也不可能帶給觀眾美的享受。這就需要舞者通過想象賦予肢體動作以藝術性,將各種舞蹈動作組合起來,形成特殊的舞蹈語言,進而傳達給觀眾,使他們感受到舞蹈藝術之美。
(三)面部表情的控制
舞蹈表演中舞者的面部表情與生活中人們的面部表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它是將生活中人們的表情動態經過藝術加工、提煉、美化而形成的不同風格的舞蹈表情動態,是舞者用來表現舞蹈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和內心活動的一個重要藝術表達手段,包括眉、目、形、神,四者缺一不可。豐富的面部表情賦予了舞蹈以靈魂,能夠更好地向觀眾展現舞蹈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和人物的內心世界。相反,面無表情,目光呆滯,哪怕一個再優美的舞蹈動作也不可能對觀眾產生吸引力。因此,舞者要注意自身面部表情的控制。在舞蹈表演中,舞者要仔細揣摩角色,結合肢體動作,通過眉、目、形、神的變化來展現舞蹈形象的內心世界和思想感情,與觀眾進行一場心靈交流,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如雙人舞《同行》中,兩位在沙漠中行軍的女戰士彼此都想將僅剩的一點水留給對方,特別是當一位女戰士倒下時,這期間舞者要通過眉、目、形、神的變化來體現出舞蹈形象內心的憂、悲、無奈和堅強等情感來,力求使觀眾感同身受。
需要注意的是,面部表情和舞蹈動作是舞蹈表演中無法分離的兩個重要部分,舞者在舞蹈表演過程中自身的面部表情應當隨著肢體動作的變化而變化, 這樣才能稱得上是一場完美的舞蹈表演。
[1]孫建海,張媛霞.在舞蹈表演中情感表達的重要性[J].科技資訊,2016(7).
[2]呂成.試論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達[J].大眾文藝,2015(4).
[3]劉同艷.試論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與身體表現力的結合[J].科技創業家,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