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家川 (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 310000)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獨立學院聲樂課堂教學改革思考
葛家川 (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 310000)
隨著我國提出“引導一批普通高等學校轉型成應用技術型高校”的理念實施以來,有效為獨立學院提供了以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為導向的教學改革挑戰與考驗,并且也使得其教育改革的重要意義有效實現,本文就主要對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根據相應要求和實際情況提出新形勢下的解決策略,進而在獨立院校音樂課堂教學中實現應用型人才的有效培養。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獨立學院聲樂課堂;教學改革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對人才從課堂到社會崗位之間最后一公里的接軌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在獨立學院聲樂課堂教學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通過從聲樂課堂到舞臺實踐過程中最后的工作部分,并且是相當重要的工作項目,對于聲樂課程教學來說,其實踐性是非常強的,聲樂課堂是通過教師來講授學生演唱體會的一個重要過程。
(一)獨立學院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導致理論與實踐無法良好銜接
在獨立學院傳統的聲樂課堂教學模式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在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過程中持續發酵,形成了理論與實踐的斷裂現象1。在我國高等院校教育中獨立學院是實施高等教育的重要機構和場所,獨立學院不只是向學生進行理論教學的場所,應該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的重要機構。高校是使從學子轉向社會人士的一重要環節,而在應試教育培養模式的影響下,學生缺乏的不是學習知識的能力,而是整體的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對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來說,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主要是通過薄弱的純理論知識來進行的,這樣的形式雖然能夠讓學生學習到知識,但是卻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沒有起到任何作用,甚至還會導致學生理論與實踐無法有效銜接。
(二)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導致師資隊伍無法實現“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在獨立學院中,其師資隊伍結構相對比較復雜繁瑣,主要以院校自有和院校外聘兩種類型,院校自有的師資隊伍中,有一部分欠缺一定的舞臺實踐經歷,多為碩博畢業直接進入高校就業,還有一部分是由行業企業中組成,但卻欠缺一定的教學經驗;而學院外聘的師資隊伍,多數都是來自母體學校、當地其他高校以及行業企業人員等,而且獨立學院由于發展時間相對比較晚等問題,導致獨立院校的教師隊伍建設還尚未達到有效并明顯的效果。在面臨轉型發展下對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要求的實現中,對獨立學院人才培養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但是如何在結構復雜、勞動關系多樣化的教師隊伍中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是獨立學院最為關心的話題,這也是促進獨立學院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與改革的重要部分。
(一)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進而有效滿足獨立學院聲樂課堂教學模式需求
在獨立學院中,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是需要“雙師型”師資力量的幫助,“雙師型”老師的概念有學者認為是“雙職稱型”和“雙素質型”,而且也有學者認為是“雙證書論”“雙能力論”與“雙融合論”為主,但無論是哪種類型,現今在教育界對“雙師型”教師的理解主要就是伴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深入與改革,不斷將符合實踐發展需求的部分有效實現2。
在獨立學院辦學過程當中,其校舍與校生規模相對比較充足,但是對于全面的師資隊伍的建設力量還是不夠充足,而且受傳統大學教學模式的影響,使得“雙師型”老師隊伍的建設速度還是相對比較緩慢的,因此首先必須要打破并提高教師隊伍中對職業教育辦學層次的認知,也要不斷提升和強化教師承擔實踐教學的能力與專業水平,拋棄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將職業能力的培養形式有效彰顯出來,也要不斷融合專業理論和行業企業實踐教學力度,也要不斷強化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力度,有效將教師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與“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形式聯系到一起,這樣才能有效提升獨立學院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速度,進而更好的先進獨立學院聲樂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進而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求。
(二)建設完善的課堂教學陣地,進而創建良好的改革課堂教學環境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環境中,多數是以教材內容、教師、教室為中心部分,教學中只突顯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體功能,卻將學生的主體功能給忽視,而教學過程是一個由教與學為主的互動的主要形式,而這兩大內容的失衡也主要受到傳統教學形式的影響,這也導致校企人才培養供需不匹配的社會問題出現。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只以教材和教學大綱為主要指引部分,并缺乏對學生學習需求的了解與分析,而且對行業企業人才需求的了解也欠缺一定的重視,而在這樣的課堂教學環境下,是無法有效實現獨立學院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需求的3。
因此在獨立學院課堂教學轉型期間,要有效結合學習能力和生存發展能力培養需求,并且也不要僅僅局限于大學校園中的課堂力,要開辟行業企業的社會課堂教學活動,并將專業背景、職業素養、行業標準等融合到教學環節當中,進而為高校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進而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實施,為社會和企業提供更優秀的專業性人才。
(三)對教學考核形式進行轉變,建立科學合理的檢測與評價反饋機制
在獨立學院教學成果考核工作當中,主要就是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進行檢測,對教師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反饋的重要部分,也是由應試教育的影響與大學教學形式的摩擦,從而弱化了理論知識考核結果與應用能力的重要關系,這樣就導致理論知識與應用實踐部分無法有效銜接,甚至會出現學非所用、學生學習興趣低落、教學效果不佳等情況,這樣可能會導致教學成果考核失去其應有的意義與作用。
因此獨立學院要對課程考核成績結構進行有效的改革創新,建立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并在院校中建立課題研究報告、音樂會制度、實驗班制度、課程實踐設計報告、期中考核、期末考核以及平時成績評比等多種類型的考核形式,這樣的形式能夠有效利用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需求,教師要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與創新,進而實現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學習能力與培養。
在獨立院校聲樂課堂教學中,要進行有效并全面的改革與創新,進而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獨立學院聲樂課堂教學中,要建設良好的“雙師型”師資隊伍,也要建設完善的課堂教學陣地,還要對教學考核形式進行轉變,并建立良好的考核機制,這樣才能促進獨立學院聲樂課教學良好發展,并且也能為社會和企業提供良好的應用型人才。
注釋:
1.王素娟.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獨立學院聲樂課堂教學改革思考[J].明日風尚,2016(8):70.
2.唐博.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地方高校聲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音樂時空,2015(23):45.
3.唐博.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地方高校聲樂教學改革的探究[J].音樂時空,2016(3):147-148.
葛家川,碩士,講師,就職于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音樂舞蹈系副書記,研究方向:聲樂教學與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