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至恒 余 彥 (南昌工程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 330000)
試論普通高校大學生管樂團的教學與訓練
蔣至恒 余 彥 (南昌工程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 330000)
大學生管樂團的建設和發展是學校美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普通高校大學生管樂團卻面臨著隊員基礎差、教學難度大、管樂師資薄弱等不利因素。如何做好管樂團的教學與訓練工作是急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文中圍繞組織管理、基礎教學、合奏排練、藝術實踐等多個方面提出建議。在持之以恒的的不懈努力下,普通高校大學生管樂團的未來必將充滿活力。
普通高校;管樂團;教學;訓練
管樂團是以西方管樂器為主體的演奏團體,使用的樂器主要有木管樂器、銅管樂器、打擊樂器,有時也會因樂曲需要,加入鋼琴、貝斯等其他樂器。普通高校組建大學生管樂團,不僅能促進校園文化建設,還能夠有效地提升大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和綜合素質。管樂團的建設和發展直接體現著一個學校藝術教育的水平。
但是,普通高校大學生所受到的音樂教育程度相差很大,往往只有少部分學生具有音樂特長,能夠較為熟練地演奏管樂曲目,導致管樂團成員的水平參差不齊。而且這些學生所學專業各不相同,可能為文科專業,也可能為理科或工科專業,訓練時間經常難以保證。此外,普通高校管樂師資薄弱也是存在的普遍現象。因此,如何開展普通高校大學生管樂團的教學與訓練,是影響管樂團建設和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本文將在總結筆者參加管樂團活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就如何做好管樂團的教學與訓練工作,圍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議。
1.發揮學校的宏觀調控作用
普通高校大學生管樂團的良性發展,離不開學校的重視和組織管理。學校對管樂團的建設具有宏觀調控的作用。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管樂團的發展規劃和目標,把管樂團的教學訓練工作融進學校的藝術教育工作計劃中。在場地方面,確保開展教學訓練和藝術實踐的場所,如學生藝術活動中心、排練廳、音樂廳等,在資金方面,加大經費投入,用于購買所需的音響設備、管樂器材、演出服裝和音樂教學資料,如教材、樂譜、書籍刊物和音像制品等,并為藝術實踐活動提供專項活動經費。
2.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管樂師資隊伍
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管樂團師資隊伍。在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師不多、師資匱乏的情況下,一方面可通過實施人才引進計劃來充實專業教師隊伍,另一方面也可聘請教學經驗豐富、業務素質強的校外教師擔任教學工作,或者聘請校外的管樂藝術家擔任藝術指導。
在這支隊伍中,教師們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善于應用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有計劃地開展管樂團的教學訓練工作,并在此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其學習的熱情。同時,還能夠積極為學生搭建管樂學習交流的平臺,建立與校內外其他音樂團體的交流渠道。在學校的支持下,管樂團教師將會獲得更多的專業學習與提升的機會,從而也促進了管樂團師資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
3.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
普通高校管樂團成員來自不同的學科和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如何吸引學生積極地投入訓練,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需要建立健全管樂團管理和規章制度,包括入團退團管理、考核考評制度、獎懲管理方案等,并在學校層面上建立激勵機制。例如,在學校制訂的“學生綜合素質測評辦法”條例中,對積極參加訓練的管樂團成員給予加分,對藝術類競賽獲獎者給予加分等。這些措施將有助于進一步激發大學生參加管樂團活動的積極性。
(一)基本樂理和音樂知識的學習
普通高校管樂團成員普遍在音樂理論方面基礎較為薄弱,需要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比如:節奏節拍、調式調性、演奏記號、和聲和旋、常用術語等,提高視譜能力。此外,管樂隊成員也需要學習管樂歷史知識,包括了解各個重要的發展階段、重要作品和代表性人物,以及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不同流派作品的創作特點和創作背景,培養對音樂作品的鑒賞能力。
(二)吹奏基本功的訓練
1.吹奏姿勢
好的音色需要以正確的吹奏姿勢為前提。無論是坐姿還是站姿,都要求演奏者身體端正,上半身保持挺直,有適度的緊張感。通過訓練,可以養成一個好的習慣。
2.呼吸方法
管樂通過氣息進行吹奏,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極為重要。一般采用胸腹式呼吸,吸氣時鼓出腹部,連帶橫隔膜下降使肺部空間擴大,呼出時用力鼓出腹部以加壓。吐出去的氣息速度和氣息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所吹奏的音高音準以及音量。所以應該有意識地訓練在吸氣的時候盡量多的吸氣,并且在吹氣的時候盡量快速的吹氣。
3.長音與音階練習
長音與音階練習是管樂團成員每次訓練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為了保證聲音的集中,長音的吹奏應是通過先有氣再有聲音、氣息由小到大來進行發音,練習時注意節拍要均勻,并控制好音準,保持呼吸順暢,提高吹奏耐力。
音階的練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以升降記號少的調式開始,由淺入深、由慢至快,在練習不同調式音階的過程中掌握吹奏指法。
4.吐音連音等技巧的練習
在實際的演奏中,常用到吐音和連音等演奏技巧。吐音是通過舌的運動來完成的一種吹奏方法。以長笛為例,主要有單吐、雙吐、三吐等三種吐音演奏方法。單吐最容易,雙吐次之,三吐最難。單吐是吐音的基礎,初學者應從練習單吐開始。在基本掌握單吐技巧后,可以練習雙吐,練習的重點可放在舌根的吐音動作及舌尖與舌根的交替動作協調上。然后再練習三吐,最后進行吐音的速度練習。
連音的演奏適用于旋律較強、需要一氣呵成的樂曲。訓練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習慣于指法的銜接,用氣息將音符串聯在一起。
一首優美的管樂作品,需要全體成員團結協作通過合奏來完成。因此,管樂團的合奏排練尤其重要。開始時可根據管樂團自身情況選擇初級水平的曲目,然后循序漸進,增加曲目難度。絕不可不顧藝術規律、急于求成。
著名指揮家列·斯托考夫斯基曾經說過:“一個好的樂隊必須具備兩個原則。其一是每個演奏員具有自如和豐富的個性表現,其二是對音樂協調有深刻的體會理解,從而樂于共同合作,達到音樂表現上的完整和統一。這兩個原則看來是相互矛盾的,但卻有可能統一成為和諧的有機整體。這是非常困難而不易達到的理想境界”。而經過長期艱苦的訓練,這種“理想境界”是可以實現的。
合奏需要通過集體力量共同來完成。不同成員使用的樂器不同,吹奏水平不同,在合奏樂曲中承擔的角色和所處的地位不同,為了達到整個群體的統一和協調,使每個聲部在節奏、力度、音色、音準、音量等方面都做到和諧和統一,基本功的訓練尤其重要。例如;可以參照指揮家豪斯威特在訓練合奏基本功時的做法,輪流讓學生領奏音階中的每一個音,然后持其他樂器的學生模仿其音準、音量、音色等來完成整個音階的練習。這樣的訓練對于整個管樂團聲音的和諧統一是很有幫助的。
通過合奏排練,將幾十名學生演奏的音符共同構成完整的樂曲,聲部之間相互依賴、相映得彰,完成作品的再創作,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和合作精神,鍛煉自己的意志力,形成強烈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以筆者曾經參與排練的管樂合奏曲《風河序曲》為例,樂曲開頭是一段旋律舒緩的樂句,需要長笛、黑管進行配合。接著進入一段相對較快的節奏,由小號和架子鼓合奏完成。這一段對于架子鼓的要求較高,是一個挑戰,打鼓的時機要掌握得非常準確。然后進入正題,需要薩克斯等聲部抒情演奏,將黃河水流動的聲音較好地表現出來。在結尾處,樂曲進入了高潮,所有樂器同時演奏,最后在黃河波濤洶涌的震撼場面中結束。整個過程中,各聲部間顯現出默契配合的主動意識,通過集體創作,把音樂的內涵得以生動地呈現出來。
管樂團的教學訓練必須與實踐相結合。通過藝術實踐,可以指導管樂團成員通過樂器演奏,積累舞臺表演經驗,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演奏技能,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綜合素質。
與音樂專業學生的藝術實踐不同,普通高校管樂團的藝術實踐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水平而演奏技術難度大的樂曲。不同層次的學生可選擇不同難度的演出曲目,力爭節目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樣,給管樂隊成員提供在舞臺上大膽地展現自我、發揮潛能的機會,提升他們對管樂知識的駕馭和藝術實踐能力。
藝術實踐活動的形式有多種,比如:
(1)演出觀摩:觀摩國內外專業、非專業團體的音樂會等;
(2)交流活動:學校與學校、學校與社會團體的演出交流,高雅藝術進校園、進社區活動等;
(3)文藝匯演:包括迎新演出、節日慶?;顒印R報演出、聯歡活動、管樂團專場音樂等;
(4)音樂比賽活動:包括大學生器樂比賽、音樂節等。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每三年舉辦一屆“中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這是中國目前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大學生藝術盛會。相應地,各省也組織了省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這些活動,都可以成為管樂團開展藝術實踐的舞臺。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學校美育工作。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把加強美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為美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管樂團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和支持。但是,管樂團水平的提升不是不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學訓練體系。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制定具體的管樂團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的主要目標與訓練的基本要求,細化每周的主要教學內容、授課方式以及要解決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高校管樂團教學大綱沒有統一的標準,可以按照自己學校的辦學特色、生源和專業特點來進行設置,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加以改進。可以相信,經過持之以恒的的不懈努力,普通高校大學生管樂團的發展必將迎來充滿活力的新未來。
[1]李越. 關于西洋管樂器演奏時呼吸的作用[D],2008.
[2]程義明. 管樂團合奏藝術[M]. 人民音樂出版社,2010.
蔣至恒,單位:南昌工程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音樂學專業本科生。
余彥,單位:南昌工程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