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毛措 (河西學院 音樂學院 734000)
試論舞蹈藝術的創作及影響因素
洛毛措 (河西學院 音樂學院 734000)
隨著現代社會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和巨大進步,在新的時期為了能夠更好的創作出緊扣時代精神的、扎根生活的優秀舞蹈藝術作品,從而達到舞蹈藝術促進文化交流與傳播深厚人生哲理和思想內涵的目的,這對于舞蹈藝術創作者們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舞蹈藝術;創作;影響因素
人們對于“藝術”這個概念的理解往往比較模糊。藝術的本質又是什么?這對于人們更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問題。兩千多年以來,對于藝術的定義,古今中外的藝術家和理論家們雖然在一定程度或某個側面總結出了許多的答案,但是似乎很難令人滿意。所以,我們是否可以認為藝術的概念取決于藝術活動本身的性質,并且藝術的本質是隨著藝術活動的誕生而誕生、發展而發展呢?
在新的時期,舞蹈藝術為了更好的促進交流和傳播深厚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內涵,首先有必要了解舞蹈藝術的基本內涵。舞蹈的形成和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勞動生產和生活實踐,它借助節奏和表情來塑造舞蹈形象,并結合了同時期的音樂和詩歌,“來源于生活,反映了生活”,以達到表情達意為目的的藝術表現形式。高爾太將藝術概念的基本層次劃分為藝術是美、藝術是創造物、藝術是情感的表現幾個層次。所以,舞蹈被公認為是人類悠久歷史上最為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并且在其漫長的傳承與發展過程之中,有別于其他的藝術種類,形成了自身的獨特性和其特有的美學特征——“動態性、抒情性、虛擬性、綜合性等是舞蹈藝術的最基本的特征,成為舞蹈所特有的表現手段和方法。”1
舞蹈并不是僅給人們提供視覺美感和娛樂消遣,它更在于讓人感知生命、身體文化與藝術氣質,感知此種藝術形式將人的生命形態、生命情調活生生地展示在眾人面前的方式方法,從而喚起人對身體的認知、對生命的珍視、對美的追求。1因此,舞蹈藝術應該“創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動的舞蹈形象,以表達舞蹈作者的審美情感、審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審美屬性。”2
舞蹈藝術創作者首先要善于觀察和認識生活。例如在舞蹈家楊麗萍的代表作品《雀之靈》中,舞蹈動作不是非常的絕妙和復雜,也不需要如何過度的高雅,但是它們的共同特點卻是深深地植根于創作者們熱愛的土地和熟悉的生活,并且體現出了積極向上、樂觀從容的生活態度和人生理想,也唯有如此的舞蹈才能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歡與愛戴。其次,舞蹈藝術創作者要具有時代精神。例如,以中國西藏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點燃奧運圣火作為故事背景而創作的舞蹈《珠峰絕戀》,創作者們不僅在雙人舞、集體舞等多種表現手段與舞臺造型中融入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強烈的時代氣息,還通過舞蹈動作的動靜結合與動律變化準確表達出人物豐富的氣質性格和思想情感,使觀眾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西藏登山隊隊員們寬廣博大的胸襟情懷和勇于拼博的時代精神。所以,創作者們在舞蹈藝術的創作過程中,一定要緊緊抓住時代脈搏,并不斷地創新與突破,以孜孜不倦、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創作出能夠反映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高水平、高質量的舞蹈藝術佳作與精品。最后,舞蹈藝術的形成與發展與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密不可分,舞蹈藝術創作者們不僅要將自身的政治素養、文化素養和實踐能力同步發展,更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與素養,如創作者們的音樂感覺、舞蹈構圖、燈光運用、服裝設計等。這樣,創作出的舞蹈作品才能充分表達和完美闡釋創作者們的思想內涵與藝術形式,以至最終達到完美的藝術表現效果。
在舞蹈藝術創作過程中,地域文化、音樂和多媒體對舞蹈藝術的創作和發展產生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地域文化對舞蹈藝術創作過程的影響
“舞蹈藝術與地域文化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舞蹈事業的迅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地域文化的豐富多樣性。”3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幅員遼闊疆土的不同區域都孕育和彌漫著多姿多彩的文化內涵與文化色彩,這些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正是無數優秀舞蹈藝術作品的創作根源和創作底蘊。所以,舞蹈藝術的創作過程和優秀的舞蹈藝術作品勢必受到一定地域文化的深遠影響與熔融。
2.音樂對舞蹈藝術創作過程的影響
音樂是一種以規范組織起來的樂音組成的,旨在表達人們內心情感的藝術。各種藝術門類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同樣,音樂與舞蹈之間密不可分,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音樂是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舞蹈藝術的靈魂。音樂對舞蹈藝術的創作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在舞蹈藝術創作做的過程中創作者們一定要高度重視音樂的選擇和創作。
3.多媒體技術對舞蹈藝術創作過程的影響
多媒體技術的普及使得舞蹈藝術揭開了它神秘而高貴的面紗進入到了尋常百姓家,不僅擴展了舞蹈的普及度,而且也極大地擴大了舞蹈藝術的知名度,促進了舞蹈藝術的發展。但是同時,多媒體技術對舞蹈藝術也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如電視媒體播放舞蹈藝術的機械性和缺乏現場感,觀眾接受舞蹈藝術的被動性等不利的因素也給舞蹈藝術的表演和創作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4
高爾泰認為“作為情感的表現,所謂藝術的創作問題,實際上是一個意境問題。”5歸根結底,藝術創作活動和一切審美活動,盡管表面上被體驗為目的,實際上又都是人類進步的一種特殊手段。因此,舞蹈藝術的創作需要創作者們對藝術的虔誠去感悟生活、實踐生活,從而讓優秀的舞蹈藝術作品能夠緊扣時代精神、扎根百姓生活。
注釋:
1.高靜.論舞蹈藝術的特征[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4):117-118.
2.姜濤.舞蹈文化及舞蹈創作之我見[J].改革與開放,2009(5):147.
3.田中陽.論區域文化對當代小說藝術個性形成的影響[J].中國文學研究,1993(3):67-72.
4.徐娜.論電視媒體對舞蹈藝術的影響[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4):103-104.
5.高爾泰.關于藝術的一些思考[J].社會科學戰線,1986(3):62-81,103.
洛毛措,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敦煌舞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