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國 (廣東海洋大學中歌藝術學院 524000)
論戲劇表演程式與人物塑造的關系
杜春國 (廣東海洋大學中歌藝術學院 524000)
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進了人們對精神文明有了更多的追求,作為中國文化中瑰麗一寶的戲劇,在歷經多年的發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形式。在新時代,戲劇受到了其它文化的沖擊,因而需要作出經典的傳承和適當的創新,以此保證優質文化的不斷傳播和發展。戲劇表演的最終呈現是人物的成功塑造,而戲劇的表演程式與人物的塑造有著很大的關系。本文通過對戲劇表演程式可以突出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可以傳遞所塑造的角色的情感、可以成功地呈現完美的表演效果和人物塑造是戲劇表演程式的評判儀四個方面進行探討分析,明確了戲劇表演程式與人物塑造的關系,從而為戲劇的更好創新和發展提供了理論分析。
戲劇;表演程式;人物塑造;關系
戲劇表演是我國文化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需要演員根據劇本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戲劇表演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表演程式,并且這些表演程式對于人物的塑造可以起到較為關鍵的作用。戲劇的表演來源于生活和生產,通過表演程式可以將生活生產的內容提煉到舞臺上,并且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將其含義表示出來。戲劇中的各類行當都有著自己對應的表演程式,作為一個演員,摸清戲劇表演程式和人物塑造的關系,將有利于在表演中更好地掌控人物打造情況,引發群眾的共鳴,實現戲劇藝術的傳承作用。
表演程式是一個藝術領域的專業術語,程式原本指的是法式或者規程,現在用來表示戲曲中運用表演的手段表現生活的表演技術格式。戲曲的表演手段有四個部分,分別是唱念做打,每個部分都有自己的程式。
表演程式的形成是需要經過漫長的積淀、演化、探究和分析的,它的最終形式不僅僅受到創作者、表演者的影響,也會受到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各種背景的影響。這種程式是表演者在時間推移和多次表演中摸索出來的一種方式,是戲劇本身效果和舞臺藝術特效的統一。
我國的戲劇表演程式經過多年的積淀和發展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模式,具有顯著的地域特征和中國符號。從起源來說,表演程式是從百姓的日常生活與實際生產中演變提煉出來的,但是這種提煉也要經過藝術化的處理才能具備生動的演繹效果,否則在狹小的空間內很難把人物特征表現出來。演員對表演程式的運用并非是一日之功,這和“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說法是一致的,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變化,表演程式也面臨調整的局面,這樣的調整其實需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因為這也是藝術自我提高的一種正能量。總的來說,記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是表演程式的一個核心概念。
1.戲劇表演的特征
(1)戲劇表演具有延伸性
戲劇表演的延伸性指的是在表演的時候,參與藝術創造過程的不僅僅是表演者,對于現場的觀眾來說,戲劇表演是一個視覺和聽覺融合的多方位信息接收。觀眾在現場和表演者的互動或者表情反饋等對于表演者的表演是有輔助作用的,二者之間形成一種交互性和聯合,這種聯合是戲劇延伸性的體現,是一種演繹延伸,從單純的表演者延伸至欣賞者身上,產生藝術情感上的共鳴。延伸性是戲劇表演存在的價值意義之處,藝術和文學都是需要有價值意義傳承的,否則這樣的文藝就會是一潭死水,久而久之就會干涸。
(2)戲劇表演具有再造性
戲劇表演的再造性指的是隨著時間和演出次數的增長,演出者會根據自己的感悟和經驗對表演的內容進行不同的創作和延伸,對角色進行重新的塑造和定位,讓舊戲唱出新感覺、新體悟。這種再造性是并不是對原有形象的破壞,而是一種創新,一種保障它能時唱時新,不被社會淘汰的方式。因此,再造性就像是戲劇表演的血液,是保障它往下走的原動力。
(3)戲劇表演具有完整性
戲劇表演的完整性指的是演出者在表演的時候要盡力保證演出的完整,對于塑造的形象要盡力去融合,處理好自己的自身特點和塑造形象之間的沖突,這是保證戲劇完整性的一個重要前提。因為戲劇表演是有很多主觀因素的影響的,每一個因素都有可能導致表演的完整性缺失,成為角色中的殘疾人,無血無肉,不能讓人感同身受。一個不完整的戲劇表演很難將角色的形象性格精髓深入地詮釋,達到人與角色合一的境界。
2.戲劇表演的發展方向
戲劇表演雖然是一種舞臺化的藝術作品,但是它也是基于人們生活實際所演變創作的,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種藝術化寫照,是文化的沉淀產物。如果想讓這種藝術產品能夠長遠地生存金,就需要明確它的發展方向。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物質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的戲劇表演就需要結合時代特征和人們的需求情況進行創新和發展。在表演的過程中,表演者要不斷地提煉自己的演繹精華進行創新性表演。因此,戲劇表演的發展方向可以定位為再生性發展,顧名思義就是戲劇表演要有自己的生命力,在社會背景不斷變化的前提下也能綠樹長青,獲得一席之位。
1.戲劇表演程式是突出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前提
戲劇表演是要把一個文本化的東西通過演出人員的肢體語言進行展示,達到觀眾從演出者的肢體語言中能讀懂所塑造的任務的獨特個性和性格特征。表演者要想塑造一個鮮活的戲劇形象,讓人物從劇本中活起來,就需要對人物的性格特點、年齡閱歷、時代背景進行一個精確的領悟,然后通過程式化的表演將這些特征傳遞給觀眾。也就是說對所塑造人物的把握是突出人物形象的一個前提,一個有經驗的演員不論是在戲份多還是少的角色中,都會把對人物的理解放在首要位置,因為有了前提才能有后續的發展和藝術處理,才能讓人物形象活起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實真正的藝術不在于自己的出鏡率有多少,而在于自己出境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兢兢業業的,對人物的詮釋和塑造都是淋漓盡致的,此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的道理。
2.戲劇表演程式可以傳遞所塑造的角色的情感
表演程式其實是一把尺子,它可以衡量演變表演能力的標準情況,演員通過表演程式將戲劇里面的角色演繹得更貼近觀眾的日常生活,從而與觀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具體的戲劇表演中,如果對人物形象的把握和表演程式的演繹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就容易使得藝術和生活嚴重脫節,難以得到觀眾的認可和支持。真正的人物形象把握要從唱腔、動作、神情等多個方面入手,才能真正把形象塑造出來,達到人物內心、情感和外形的一個統一。這樣的形象不僅鮮活,也能讓觀眾動情動容,感同身受。
在戲劇的表演中,演員要對表演程式應用自如,并且具備隨時根據情況進行調整的能力。從表演的成果上來說,演員的表演程式越成熟,應用越自如,對人物的塑造就會越準確,呈現出來的結果也越生動真實,富有情感。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戲曲也遇到了來自影視等不同形式藝術的沖擊,使得戲曲的發展受到了阻礙。面對這樣不利的局面,戲劇創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記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原則,同時,還要學會從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入手,從根源上掌握戲劇表演的根源內容,抓好程式化的練習和表演技巧的提升,為塑造的角色的情感表達提供最有利的外部條件。
3.表演程式可以成功地呈現完美的表演效果
表演程式不僅僅可以使得表演達到預期的效果,還能在一定的主觀控制下達到超水平的效果,總的來說表演程式是一個演出能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在表演中,對表演程式的動作表情的內在表達含義的深入剖析是表演程式應用的基礎。演員只有對自己的表演程式足夠了解,才能具備應用自如使用表演程式的能力。在戲劇表演中,生旦凈丑末的妝容妝扮、氣質架勢、武打動作、表情語言等都有不同的表演程式與之對應。因此,對表演程式的深入探究和理解是對角色進行精準塑造一個前提條件。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表演者根據角色需求對表演程式進行有效組合,并抓住要點進行演繹,完成角色的呈現。
4.人物塑造是戲劇表演程式的評判儀
表演程式決定了人物塑造的情況,反過來人物塑造對表演程式也有有評判作用的。演員可以通過人物塑造的結果反過來評價表演程式的合理性和到位性,甚至可以通過觀眾的反饋信息對表演程式進行不斷地優化調整。表演程式就像是數學中的一道公式,我們可以根據需求和條件對其進行運算得出結果,反過來我們可以根據結果的對錯與否檢驗公式的合理性。表演程式不是一層不變的,就像數學公式一樣,也會有可能在某個時期得到新的驗證結果。因此,表演程式自身的更新和調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那么所塑造的角色就會失去時代的意義,成為了教條式、文本化的形象,無法做到與觀眾的共鳴,從而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和市場,最終會導致戲劇表演的淘汰。
戲劇文化是我國的一筆寶貴文化財富,是我國藝術文化中一顆瑰麗的明珠。在時代不斷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對這種傳統文化不夠關注,使得文化的傳承受到了影響。寶貴的財富需要在傳承方式上進行一定的革新,才能發揮它的力量。好的文化在經過創新之后可以展現千年風韻猶存的姿態。在西間距表演中,表演程式是最主要的決定性因素,它對人物的塑造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創作者來說,人物的塑造是他的心血,那么這種心血就需要好的方式把他展現在公眾眼前,對于表演者來說,人物塑造的精準、成功程度將會是自己表演能力的一個寫照。因此,明晰表演程式和任務塑造的關系能推動表演程式更好的創新,人物塑造更生動地呈現。
[1]徐小雁.戲劇表演程式與人物塑造的關系[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11)
[2]李劍飛.運用表演程式塑造戲劇舞臺的人物形象[J].藝海,2010(03)
[3]孫永安.論戲劇表演和人物塑造的關系[J].藝術百家,2012(11)
[4]蘇同梅.戲劇表演中表演程式與舞臺人物形象塑造的關系[J].藝苑百家,2014(21)
杜春國,碩士,廣東海洋大學中歌藝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戲劇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