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瑜浛 (新疆藝術學院舞蹈系 830049)
高技能應用型舞蹈表演人才的培養途徑分析
孫瑜浛 (新疆藝術學院舞蹈系 830049)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需要,我國教育模式經過多次改革,現在正朝著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方向發展。作為舞蹈表演藝術來說,最終要將自身所學在職場中加以運用,符合市場的人才需求。高技能應用型的舞蹈表演人才更受當今市場的青睞。所以高技能應用型舞蹈表演人才的培育是目前各高校培育舞蹈表演人才的方向。本文旨在通過對當前高校培養舞蹈表演人才的現狀進行分析,探討如何培養高技能應用型表演人才。
高技能;應用型;舞蹈表演;人才培養
據調查用人單位招聘顯示用人單位招聘人才條件顯示出現了新轉變,傳統的崗位需要舞蹈表演學生具備較高的舞蹈表演能力,而現在用人單位更關注與招聘人員的綜合能力具備表、教、編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技能應用型舞蹈人才。正是由于學校的舞蹈教育定向培養高精強的舞蹈表演才能,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只注重與舞技高,專業精,表演強而忽略了自身組織,管理、交際能力的發展。
《教育規劃綱要》針對包括遠程開放教育在內的高等教育特別提出,要不斷優化高等教育結構:重點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培養高技能應用型舞蹈表演人才目標的提出是依據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市場對舞蹈表演人才培養類型的需求而設置的。現代社會人才可分為理論性、工程型、技術型和技能型,當前我國正處于由傳統的只注重理論型,工程型、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轉化為更加注重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的轉變。由于傳統教育模式的偏廢,導致市場的技能型的應用型人才嚴重缺乏,阻礙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所以培養高技能應用型舞蹈表演人才是市場的需求。其次培養高技能應用型能高表演人才,是舞蹈教學自身的現實要求。舞蹈教學不斷優化演學相融的藝術環境,為舞蹈表演人才培養機制提供良好的環境。在提高自身專業技能的同時,將學習成績放到同等的地位上,深化學生對于職業角色的認識,合理正確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突出舞蹈表演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優勢。
美國采用“合作教育”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這種培養模以學校一方為主,學校根據專業課程設置的需要會與相關企業或者公司、服務機構溝通合作,雙方訂立合同,學校提供人才輸送,企業提供相應的崗位和勞動報酬,派管理人員協助學校教師確定學生應掌握的技能,和學校老師一起完成學生成績的評定,學習態度和質量的評價。這種培養模式成為CBE模式。實施合作教育學校旨在培養學生積極動腦,認真思考、踴躍發言的習慣讓學生真真參與到課堂教學,主動探究新知的形成過程,并把自己探究的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的能力。這以教學過程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創新、獨立和溝通能力等,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美國合作教育模式的成功經驗近年來在我國得到廣泛關注,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為順應社會的發展需求,滿足學生和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和期待,我國舞蹈表演專業要朝著多層次、寬領域、跨學科、多規格的方向發展,將學術教育、管理能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培養和專業教育為一體.
1.樹立全新教學理念
正確的教學理念,首先要形成對高技能應用型舞蹈表演人才的認識。無論是人才培養還是社會時代發展的需要,綜合素質和舞蹈表演藝術的技能都應該成為培養高技能應用型舞蹈表演人才的培養目標,其次,人才培養方案要和正確的教學理念相配合,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要依據教學理念和學生特點而設置,其中包括教學方案的設定、課程設置、師資隊伍的培養,教學實踐等各個方面的工作。其次對教學理念和人才培養方案的落實和執行,只有將教學理念和 人才培養方案用于實踐才能檢驗理念的合理。最后要根據教學成果對整個教學過程 進行全方位的科學評價,根據評價結果調整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等工作。
學生通過組織學校社團活動提升自身組織能力和交際能力,舞蹈表演系學生開展各種表演活動的同時不僅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更是對社會的一種回饋,對他人的一種感恩和饋贈將自身知識贈與他人文化熏陶。高校梳理全新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理念不僅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作為一高等院校自身職能的使命和責任。
2.制定合適的人才培養方案
要擺脫傳統舞蹈表演人才培養方案的束縛,在學生課程設置和綜合素質培養上下功夫,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舞蹈表演學生更受用人單位的青睞。在課程設置上不能僅僅局限于舞蹈和表演的專業技能的提高更要多設置組織和管理課程的設置和實踐,在進行課程安排時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和意愿為參考因素,尊重學生意愿,開展分組教學模式,傳統一對一的分組教學模式具有很大的針對性卻無法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分組教學模式的開展可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小組成員水平不盡相同,小組內可以形成優勢互補,互幫互助的良好學習氛圍,為培養高技能應用型舞蹈表演人才奠定基礎。
3.加強教學理念和人才培養方案的落實
在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強化對舞蹈表演應用型人才方案的認知和落實,根據學生的舞蹈表演水平開展教學計劃,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學過程和市場的人才培養相接軌,減少學生進入職場的適應過程,學校為學生提供更多組織和參與校內活動的機會,對學生的組織管理和交際能力進行培養,使得學生畢業后更好的適應職場環境。
適應社會的發展,一直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方向。今后中國舞蹈表演人才的培養方向正朝著高技能應用型方向發展,各高校要積極進行教學理念、舞蹈表演人才培養方案和舞蹈表演教學考核機制的完善與制定,保證學生專業技能提升的同時,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和交際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教學過程中與職場相結合,加強職場技能的提升,使得學生具有更強的社會競爭力和適應能力,從而使得學生成為一名具有“臺上彈唱跳,臺下編導寫,后臺聲光電”的高技能應用型舞蹈表演人才。
1.趙艷.普通高校培養綜合性應用型誤導人才的思考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3(03):70-71.
2.潘渝蓉,程瑾,杜艷偉.關于體育舞蹈本科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四川體育科學,2013(04):05-08.
3.劉楠楠.新形勢下應用型舞蹈人才培養初探[J].黃河之聲,2014(24):16-17.
4.朱培科.論舞蹈專業的現狀與育才之道 [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10):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