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燕 (海口經濟學院 571127)
創新背景下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研究
孫春燕 (海口經濟學院 571127)
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性強、應用性廣,其實踐活動是整個教學環節的重點與難點,直接關系著創新的效力與效果。然而,當前高校藝術設計實踐教學普遍存在著過程散漫化、實踐程式化、效果大眾化等問題。因此,構建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迫在眉睫。藝術設計的教育教學迫切尋找以社會實際需求為對接的實踐模式,真正實現以創新實用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模式。
藝術設計;實踐教學;創新
藝術設計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學科,強調交叉互動性,尤其在實踐教學方面,作為整個教學體系的亮點與重點,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將創新放到了至關重要的位置,提出了在我國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為響應國家政策,也為適應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藝術設計實踐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卻往往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和有效目的性,存在著種種弊端。
近些年來,藝術設計專業發展迅速,知識與技術的更新換代也很快。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標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批既懂藝術又懂技術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成為當代藝術設計的領航者。市場的需求促使高校藝術設計教學改革不斷深入,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暴露出很多實際問題,牽帶出諸多薄弱環節。
1.藝術設計實踐教學方法多樣,整體規劃不足
高校藝術設計實踐教學,對學生著重進行行業認知、設計技巧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努力提高操作熟練程度和設計應用能力,從而形成自身的藝術特性。但在實際實踐中,藝術設計實踐教學中的實訓、考察、實習、社會實踐等多種實踐手段,其建設和實施往往缺乏有效的內在聯系,各個項目間缺少項目對接,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體。
另外,藝術設計的實際情況必然要求實踐教學課時的偏重,然目前多數高校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往往以一刀切的形式限制理論與實踐的課時比例,從而大大降低了藝術設計創新實踐的效力與效果。
2.藝術設計實踐教學形式老套,有效途徑單薄
一直以來,藝術設計教學在課堂授課之外,教師以虛擬命題為主,課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脫離社會實際,訓練中在注重藝術性同時卻忽視了實用性,難以跟上時代的節奏,也就很難培養出企業滿意、社會需要的尖端人才。藝術設計是一門與實踐結合非常緊密的專業,因為教學創新不足而限制實踐成效的狀況急需改進。
3.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硬件要求高,實驗環境艱苦
藝術設計實踐教學受實驗環境限制影響大,更需得到社會與企業的支持。實驗設備、場所和師資是實踐教學的必然條件,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實驗室建設、設備的更新及師資的提高。在實踐基地的建設方面,優質的校外實踐基地尤為重要,然而在數量上總體呈缺乏狀態,并且流動性較大,很難發揮實踐基地的最大效用。
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的綜合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確定“創新實用”的教學原則。
1.目標明確
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緊緊圍繞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這一人才培養目標,制定適應當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創新型藝術設計應用人才的培養目標。藝術設計專業根據學科特點與發展規律以及社會
對人才的需求,將專業應用與創新能力作為學生的首要培養目標。
2.系統完整
藝術設計實踐教學應統籌安排,雖然各實踐環節的地位輕重不一,作用也不盡相同,但相互間的聯系非常緊密。教學過程中,根據藝術類人才培養的特點和規律,使實踐時間保持一定的連續性,把握好理論課時與實踐操作的關系,處理好實訓內容的銜接與滲透,使整個實踐環節協調統一,保證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的系統性。
3.適用社會
審美性是藝術最本質的特性,具體到設計藝術中,實用性與審美性的完美統一才是滿足現代社會需求的發展方向。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實用性是優先考慮的前提與基礎,其次才是圍繞功能內涵而展開的審美性的設計,兩種特性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服務社會,是實用藝術最基本的原則。
4.創新實用
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習與創新能力培養緊密相連,其實踐教學目標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和高端人才的需求。教學過程中,實訓內容應突出專業知識的更新換代,以實戰項目為主導,模擬真實的職業程序展開設計訓練,注重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滿足學生自主發展的需要。
高校藝術設計實踐教學依然以教學活動為主體,具備支撐實踐活動的環境資源條件,以及適應社會實際需要的考核要求,從而形成一個有機聯系的實踐教學體系。
1.實踐教學的導向目標
藝術設計因為自身的特點,更容易在實踐中培育人才。這個過程,以創新創業能力為培養目標的教學導向貫穿于藝術設計實踐的每一環節,重點鍛煉學生的操作技能、創新意識及創業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綜合能力。
藝術設計實踐教學鼓勵將課堂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解決實際工作存在的現實問題。如在專業課程的銜接上,可圍繞文化創意和服務地方經濟建設進行創新實驗。例如,在國際旅游島大背景下,海南應抓住時機大力推進旅游文化建設活動,關聯到藝術設計的具體課程,像《包裝設計》、《廣告設計》等實踐教學,便可以“海南特色(或商品)”為設計標題展開進行,既不拋棄專業項目訓練,又可實質參與到地方經濟建設。而作為實踐成果的包裝完成品,可有計劃地進行公開展覽或參加設計大賽,甚至為海南的經濟發展增磚添瓦。
2.實踐教學的主體結構
在藝術設計教學活動中,實踐模塊是整個體系最重要的一環,是實現創新人才目標的關鍵步驟,我們遵循遞增的原則,由簡及難,先基礎后專業,最后進入綜合階段。通過合理的實踐訓練,引導學生完成教學活動。
(1)實踐的基礎階段
即專業能力起步階段,是加深理論知識理解、彌補課堂教學不足的重要階段,是整個專業實踐活動的前提,重點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與實驗基礎。像《設計基礎》課程,在理論知識的支撐下,讓學生具備基本的思維創作能力,在實際設計過程中發現、解決問題,此過程是一種原始經驗積累;而社會調查、參觀考察等教學手段,主要通過教師帶隊與校外相關單位合作等方式進行,通過實地調研的形式,促使學生去驗證、解決課程中遇到問題,使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見識得到增長。
(2)實踐的專業階段
經過系統的學習后,藝術設計進入到實踐的第二個階段,即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科學研究中去,在保證專業實踐的同時,初步培養學生的探索研究能力。其主要內容包括課程設計、項目實踐以及專業實訓三大部分。
藝術設計實踐根據本專業教學特點,訓練學生逐步擁用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可以在先期的課程設計中著重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培養、鼓勵學生發表對問題的看法,進而分析、解決問題,為以后形成科研能力打好基礎。進行到項目實踐環節,則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特長,采用項目合作,以小組團隊形式學習、探索,著重培養團隊精神和多學科知識的融合,從而增強學生的獨立實驗與研究能力。其后,再以職場虛擬的教學手段,亦可校企合作的形式,在教師(或企業技術人員)參與指導下,進入一定的實際工作環境,模擬實際工作狀態,引導學生盡快適應社會環境,可在一定程度緩解學生對社會認識的緊張焦慮感。
(3)實踐的綜合階段
此階段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包含科研競賽、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三個重點。
在有針對的實踐訓練下,在積累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具備扎實的專業設計功底后,學生可以實戰的形式積極參加地方性、區域性甚至是國家范疇的設計賽事,或參與教師課題研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等學術活動,形成初步科研競賽能力。步入到畢業實習階段,學生為盡快進入工作狀態,可脫離教師的指導,直接面對企業部門,以創造經濟效益為目的,擁有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好就業前準備。畢業設計和畢業實習是高校大學生的最后一環實踐活動,是一種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體現。如國外的一些應用技術類大學,其教學與實踐的關系極為緊密,學生的畢業論文,就是為企業所做的模擬商業案例或分析。
3.實踐教學的環境資源
為保障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藝術設計實踐教學必須具備一定的硬件與軟件條件,也就是實踐環境資源。
(1)詳實有效的實踐教學管理機制
藝術設計創新實踐教學體系,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機制相配備。
實踐教學中,學校必須在對應的實踐教學管理辦法和措施上要跟上,保證實踐教學有“據”可依。藝術設計專業有其特殊性,校內外實訓基地、軟硬件設施等實驗資源是實踐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有效保證,是充分開展實踐活動的可靠依托。與此相配套的,學校對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的管理也需有的放矢,根據本專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適應的管理、考核機制,進行有效的評價與反饋,保證實踐教學資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最終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從而起到良好的監督、指導作用。
(2)互為依托的實踐教學環境保障
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環境包括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對內,主要面向在校師生,大都釆用工作室模式,也有企業進校聯合創辦實訓基地模式,以模擬練習或實戰項目的形式進行實踐;對外,則依靠社會企業的硬、軟件資源,按照企業的真實需要,讓學生參與整個生產設計環節。
校內實訓基地是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的核心組成部分,校外實習基地則為學生提供了與社會接觸的機會,是藝術設計實踐教學對外的重要溝通渠道,兩者相互依托,使藝術設計實踐環境得以基本保障。
(3)素質過硬的實踐教學質量保證
此外,藝術設計實踐環境還有一個重要環節即高素質師資隊伍建設。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師整體素質的高低,會對學生的實踐活動產生重要影響,學生實踐的優劣及創新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師的引導。因此,能講、能做、能創既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又具有很強專業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的質量保證。
總之,實踐教學不僅引導學生動手做,更是一種培養學生運用綜合知識創新的學習,具體到藝術設計專業,還要把設計作品的可實現性放到首要位置,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實用的實踐教學預期目標。
[1]歐陽鴻杰.面向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高效實踐教學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4.05.01.
[2]王大凱.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環節改革的思考[M].2012年藝術工學與創意產業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2012.10.13.
[3]劉秀波.當前高校實踐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才智,2015.05.05.
孫春燕職稱:副教授,學歷: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海南省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課題《基于創新創業背景下的多維度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研究》[Hnjg2016-57];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課題《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插畫設計教學研究》[QJY13516050];海口經濟學院校級課題《海南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核心競爭力研究》[hjyj20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