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娜 (吉林省延邊大學藝術學院 133000)
短簫在小學音樂課外實踐活動中的應用
——以延吉市新興小學為例
趙 娜 (吉林省延邊大學藝術學院 133000)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西洋樂器開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朝鮮族民族樂器的發展相較與西洋樂器稍有遜色。本文以朝鮮族民族樂器短簫為研究對象,對延吉市新興小學音樂課外實踐活動進行了調查,其目的是希望人們能夠感受到短簫樂器的獨特魅力,喜歡上這個樂器。
短簫;小學音樂課外實踐活動;延吉市新興小學
短簫是朝鮮族同胞經常吹奏的樂器,形如漢族洞簫,內徑較細,音色柔和高亢,音域為bb1~f3,朝鮮語稱“單掃”,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其他聚居地區。短簫作為朝鮮族民族樂器之一,既可以獨奏又可以為歌曲伴奏,同時還可以與揚琴、笙簧等樂器進行合奏,它以其豐富的表現力,深受朝鮮族人民以及世界人民的喜愛,并且經國家批準朝鮮族短簫也被列為了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1
關于短簫的傳說有很多,其中一種比較可信說法是:短簫是從中國引進的樂器,在四千年前黃帝軒轅時期開始創制,先后在唐朝和清朝發展之后傳人朝鮮半島,融入當地文化后隨著朝鮮移民再次返回中國。因此與一般稱之為洞矣的中國的洞簫形狀相仿的較短的傳統樂器,都稱為短簫。短簫是自古以來在朝鮮的百姓中與新羅的橫笛“三竹”,即大笒、小笒一起稱之為洞矣的樂器。2
傳統短簫音域有兩個八度音程,具有聲音清雅的優點,同時,它也存在著音域窄,音孔位置固定,反映微分音現象而不能自由轉調等一系列不足點。之后短簫經過改良,已經彌補了之前的不足?,F代改良的短簫不僅聲音清脆、凄婉,音域廣泛,同時其音階還調律成了12個半音階,可進行自由轉調。這種短簫在其演奏技巧上不僅采用了弄音等方法,還加入了顫音現代式的演奏技巧。到目前為止,短簫有了長足的發展,可以適用于獨奏、重奏、合奏以及聲樂伴奏和舞蹈伴奏等。3
面對21世紀國際化開放時代,朝鮮族民族音樂的發展將面臨嚴峻的生存危機和挑戰,當然朝鮮族樂器短簫也是如此。我們更應該重視對延邊朝鮮族民族音樂的保護與傳承,弘揚中國朝鮮族文化,為朝鮮族短簫樂器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筆者認為為了能使朝鮮族短簫更好的發展,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對樂器的傳承?,F如今,由于鋼琴、古箏等新興樂器的發展,使得人們學習其他樂器越來越少,學習短簫的受眾群體也偏老齡化。這種現象的發生不利于朝鮮族民族音樂的發展,所以在中小學推廣、普及短簫就顯得尤為重要。
這次我非常榮幸的參與到了短簫的課外教學中,在短簫傳承人張翼善教授的帶領下,我們對延吉市新興小學二年級的小學生進行了為期2個月的短簫培訓。延吉市新興小學擁有雄厚的教學隊伍,多年來,學校一直以“創建朝鮮族特色的現代化一流學?!睘檗k學目標,與時俱進,現已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民族學校,同時學校也非常重視對學生們藝術教育的培養。這次短簫教學,對我感觸很深,不僅讓我對中國朝鮮族樂器短簫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讓我看到了現在人們對民族樂器的重視程度。我所教的班級是二年三班,人數共38人,男女比例均衡。這個班級的學生們非常聰明,從他們的眼睛里我可以清楚的看到孩子們的求知欲望,無論是呼吸氣練習、音階練習、識譜練習,學生們都表現出了極大的學習興趣,可以說學習朝鮮族短簫不僅可以使他們加深對朝鮮族民族文化的理解,擴展視野、增長才干,同時由于其樂器本身輕巧便于攜帶,還更加方便孩子們的學習。我們的音樂課堂就應注重學生對音樂的切身體驗,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與情感,進而增加參與音樂活動的量。學習民族樂器短簫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所以我們更應該充分發揮短簫樂器的優勢,弘揚好少數民族文化,讓學生們在表演音樂、表達音樂的同時,感受到朝鮮族樂器短簫的獨特魅力。除了在音樂課堂上引入短簫教學,筆者認為還應該舉辦一些關于短簫等民族樂器的演出、比賽,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短簫,更好的理解朝鮮民族傳統文化,相信對于人們的藝術認知、審美能力都將會有進一步的提高。這無疑對發揚本民族文化具有很好的導向作用。中國民族音樂是中華民族獨具民族特色的藝術,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之一。它之所以能打動異國他鄉特別是音樂之邦的觀眾,就在于其獨特的魅力,這便是中國民族音樂的民族特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對朝鮮族民族樂器的傳承與保護。
結語:在非常重視和追求民族個性的今天,短簫作為朝鮮民族樂器正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筆者通過對延吉市新興小學的教學實踐,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學生們對朝鮮族民族樂器短簫的喜愛。為了朝鮮民族樂器更好的發展,我們一定要做到對民族樂器的傳承與保護,只有這樣朝鮮族民族音樂的發展才會更加美好。
注釋:
1.張翼善.《短簫》.延邊大學出版社,2016:1.
2.朱貴花.“關于朝鮮民族樂器短簫的研究”.電影文學,2007(24):139.
3.張翼善.《朝鮮民族民俗音樂》.延邊大學出版社,2012:37.
[1]張翼善.《短簫》[M].延邊大學出版社,2016.
[2]朱貴花.“關于朝鮮民族樂器短簫的研究”[J].電影文學,2007(24):139.
[3]張翼善.《朝鮮民族民俗音樂》[M].延邊大學出版社,2012.
趙娜,吉林省延邊大學藝術學院音樂與舞蹈學科2015級比較音樂學專業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