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婧 金 煒 (中國傳媒大學 100024)
移動互聯網語境下的新漫畫類型研究
王 婧 金 煒 (中國傳媒大學 100024)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網絡環境的不斷完善,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正在經歷著迅速發展階段。從公共服務到生活日常,移動互聯已經變成一種習慣,新型的網絡形態正潛移默化的改變著每一個網民的生活狀態,而基于移動互聯網之上的服務與消費習慣正在養成,這一切都催化了其它傳播媒介尤其是紙媒的變革。基于傳統紙媒平臺之上的閱讀內容主要有文字和靜態圖像等內容,當這些內容與動態影像同處一個競爭平臺時,如何尋找立足點?僅是內容照搬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漫畫在移動端的生存形態從單一化向多樣化轉變,逐漸形成了以下幾種主要形態:
1.掃描版漫畫
掃描版漫畫是漫畫數字化轉型的初形態。它完全保留了紙質漫畫的閱讀形式,但介于移動端平臺的展示空間有限,漫畫中的文字及其細節只能通過縮放調整來閱讀,這大大增加了閱讀難度,但作為漫畫向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我們應予以理解。
2.條漫(條形漫畫)
條漫是通過調整閱讀路徑來適應移動平臺的一種新嘗試。眾所周知,移動端的閱讀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傳統的翻頁式閱讀并不適合移動端用戶的操作習慣。創作者由此產生靈感,將傳統漫畫的“之”字形閱讀調整為“條”形閱讀,在內容方面也是追求“短小精悍”,為的是更好地滿足用戶在移動端的舒適性閱讀體驗,并精準定位于移動端用戶“碎片化”的娛樂動機。
3.動態漫畫
隨4G通訊技術的廣泛應用,不斷提升的網速以及相對低廉的資費成本為移動網民提供了更廣闊的娛樂空間。用戶使用手機的娛樂時長也從碎片化向耗時長,重度化過渡,游戲和視頻成為手機網民在移動端的重要娛樂行為,這加速了漫畫視聽化轉變的步伐。從形式上看,動態漫畫相當于低成本的動畫,簡單的鏡頭運動再配上動作、旁白、對話、背景音樂、聲效等效果,使傳統漫畫擁有了視頻的表現形式。
從本世紀初《折翼圣使》問世,到2009年華納兄弟的《守望者》,再到2015年國內主打動態漫畫的抖動文化公司成立,用半年不到的時間連續孵化多部原創動漫IP,成為業界黑馬,我們可以看到動態漫畫對立足移動平臺的信心和渴望。
國內動漫在數字平臺的傳播具有很強的自發性和創新性,好萊塢式的高成本、精良化制作模式以及日本低成本、高產量的完整產業鏈模式都不適宜中國土壤。我們既沒有大成本的投資實力,也沒有勇氣給予項目長期的制作周期,雖然有“動漫”一詞,但高度合一的產業化鏈條仍待建設完善,但正是因為這樣的業態環境卻給動態漫畫提供了發展空間。
動態漫畫是傳統漫畫的跨越式轉變,我們不妨先來分析下這種新漫畫形態的優劣。從優勢方面來看:首先,動態效果和聲音的加入,讓傳統漫畫擁有了動畫的特性,豐富了視聽感受,同時也保留了傳統漫畫的主要敘事元件,比如擬聲詞、對話框以及視框,這為觀眾提供了足夠的通感和想象的空間。其次,作為一種數字產品,動態漫畫不僅可以在傳統的漫畫閱讀平臺上展示,還可以躋身視頻播放平臺,為漫畫爭取更多的傳播渠道。再次,動態漫畫的制作成本低廉,只需要漫畫分鏡、簡單動態以及音效合成便可以在漫畫、視頻等多個平臺同時發布,高投入產出比是與傳統漫畫、動畫競爭的關鍵。
當然,新形態往往存在技術缺陷,與制作精良的動畫相比,在動效方面,動態漫畫的確略遜一籌,但是否可以通過較短的制作周期和低成本投入來討喜還需時間來檢驗。此外,全畫幅的單視框展示以及預設的播放節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讀者的閱讀主動性,如何在視聽化轉變過程中優化傳統漫畫的特性,將是未來面臨的首要問題。
1.把握市場動脈,及時調整運行模式
時刻關注政策走向,捕捉當下流行趨勢,掌握觀眾口味變化,是具備市場敏感性的前提。國內市場瞬息萬變,如何拿捏制作時長與內容精細度之間的關系是搶占市場的關鍵。條漫的制作周期短,故事內容相對獨立,從以往成功案例來分析,內容討巧,符合當下是贏取粉絲關鍵。而對于動態漫畫來說,由于制作周期略長,內容承載量相對較大,所以需要相對完整的故事結構和更高質量IP資源。
2.提高原創IP質量,增加用戶黏著度
形式永遠是載體,內容才是核心競爭力。當下優質IP資源往往被巨頭企業先行搶占,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認清現實是關鍵。保證原創IP質量,縮短IP孵化周期,提高IP孵化效率,多平臺上線、多渠道宣傳賺取點擊率,積累粉絲群是目前中小公司試水的最好方式。而對于已擁有巨大粉絲規模的IP來說,將影視、游戲、衍生品等業務打通,實現IP變現,打造明星IP,刺激多領域共生,通過多種文化創意產品的跨領域經營來帶動整體娛樂產業生態。
3.實現多樣化發展,輕度化、重度化并存
與制作精良的視頻、游戲同臺競爭,數字漫畫必須具備完勝的自身優勢,精準的受眾定位是關鍵。隨著用戶對手機使用時長和頻率的增加,用戶的娛樂性行為逐漸分化為輕度化和重度化兩種,了解用戶娛樂性行為的特點是內容設計定位的依據,是實現優質閱讀體驗的前提。針對碎片化時間居多、付費能力較低的多數用戶,可以主打輕度化的條漫和四格漫畫,而對擁有更多娛樂時間和更強付費能力的垂直用戶群體來說,可以主推重度化的故事漫畫和動態漫畫,對于明星IP試行VIP付費制也是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
[1](日)夏目房之介著,潘郁紅譯.日本漫畫為什么有趣[M].新星出版社,2012.
[2]中野晴行著,甄西譯.動漫創意產業論[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
[3](美)約翰·維維安著,顧宜凡等譯.大眾傳播媒介[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4]婁孝欽.美國、日本數字漫畫出版產業對我國的啟示[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6).
[5]羅丹.技術與藝術的重逢——新媒體動漫的傳播特質與發展態勢[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