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齊 (湖南文理學院芙蓉學院 415000)
淺談張家界農村小學音樂教育
——以陽和小學為例
楊思齊 (湖南文理學院芙蓉學院 415000)
新課程實施以來對使用的小學音樂新教材,讓農村學校的藝術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就小學的其他學科的教育整體發展水平而言,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師資力量、設施條件和教學水平仍是學校教育的最薄弱環節。本文首先概括了對張家界陽和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其次對張家界陽和小學音樂教育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最后提出改善張家界陽和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對策。
張家界;陽和小學;音樂教育;現狀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音樂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一部分接受國家重視和關注,同時基礎音樂教育改革也得到了發展,特別是《音樂課程標準》的頒布和實施,讓基礎音樂教育在中國教育的發展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陽和小學坐落在湖南省張家界市內,人才輩出,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是學生騰飛的起點。學校擁有一支團結、優秀、高素質的具有創新精神的教師團隊,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教師,有全國優秀體育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他們憑著創新的教育思想,領先的科研,以優秀的素質,不斷進取的態度,踏實的作風和奉獻的精神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學生。學校以“發展個性、挖掘潛能”為育人理念,捕捉著當今教育最敏感的話題,走在教育改革的前線。
當地農村小學音樂教學和課外活動情況。張家界陽和小學所使用的教材為人民教育出版社音樂教科書,針對少數民族小學的校教本目前還沒有編輯,也沒有開設民族特色課堂。張家界陽和小學由于專業音樂教師缺乏,所以音樂課都是在集體課堂,基本上是老師播放教材光盤進行教學。不過張家界陽和小學的學生學習音樂只在表演活動中展示,并沒有參加過相關的比賽。雖然張家界陽和小學中都采用了國家統一的音樂教材和多媒體光盤教學,但在這個多民族、地方特色濃郁的地區中,小學中缺少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課堂,學生的特長展示也有局限性。學校音樂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校園音樂文化活動,也是學生喜歡接受的、熱情活潑的、有效的音樂教育形式之一。校園音樂文化活動舉辦得如何也反映了音樂教育在學校教育中不可動搖地位。
張家界地區調查了4所農村中小學。從這里說明在努力推行素質教育的當今,基層音樂教育也獲得了初步的良好成績。然而,雖然開設了音樂課卻有70%的農村小學連最基本的音樂教材都沒有。雖然有些學校用了統一的教材,也不能全部按《標準》來進行實教。雖然有些學校的課程表里也按照新課標的一些要求安排了每個星期的幾節音樂課,可實際上能夠完成教學計劃的還達不到40%。音樂課停課現象時有時候被其他學科所占用。因為在老師和大多數人眼里都存在有主、副課的區分,而音體美老師在學校地位總是因為各種原因不被看重,音體美的課程也因此也成了虛無縹緲的東西。所以,每到音樂課的時候,就經常被其他主課要求做作業復習等等,特別是到了期中、期未考試,或者是畢業考試,音樂課的時間就“順其自然”的要讓位給其他科目,此時的音樂課就更難有一席之地了。像這些情況,地方教育辦和縣教育局不是不知道,就算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也明確知道這與國家所規定的九年義務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是非常不相符的,但又迫于無數的壓力和各方面條件所限,好像都表現出了一種很無奈的態度。當地政府都以“升學率”的好壞來論“功”行“賞”,所以音樂課也就因此而不被人們所重視。“素質教育”在許多農村小學校也只是一種奢望。
音樂教師是整個音樂教肩活動的實施者,教學質量影響著音樂教師師資的質量,只有不斷加強音樂學科的師資力量才有可能讓農村中小學校音樂教育健康快速發展。在本次調查發現,在所調查地區的小學部專業音樂教師僅1名,并且兼任其他課程,而在當地其他沒有專業音樂教師的農村小學中,為了滿足學校的音樂教學任務,學校會在普通教師中選出一名到市里進行簡單的培訓然后回到學校教學。可見小學中音樂教師嚴重缺乏,不僅專業教師人數過少,而且還是一名教師兼任多職現象嚴重。在這樣的條件下,要如何讓完成較好的音樂教學計劃,教師又怎能專心于音樂教學。對于這一問題研究者認為,一定要壯大音樂教師隊伍,并且要達到音樂老師只負責音樂及相關課程,嚴格要求教學質量。然而想要壯大音樂教師隊伍,首先要穩定現有的教師團隊。音樂教師是全部音樂教肩活動的實施者,音樂教師師資的質量決定著教學質量,只有不斷加強音樂學科的師資力量才可能使農村中小學校音樂教育健康快速發展。本次調查發現,在所調查地區的小學部專業音樂教師僅1名,并且兼任其他課程,而在當地其他沒有專業音樂教師的農村小學中,為了滿足學校的音樂教學任務,學校會在普通教師中選出一名到市里進行簡單的培訓然后回到學校教學。可見小學中音樂教師嚴重缺乏,不僅專業教師人數過少,而且還是一名教師兼任多職現象嚴重。在這樣的條件下,要如何讓完成較好的音樂教學計劃,教師又怎能專心于音樂教學。對于這一問題研究者認為,一定要壯大音樂教師隊伍,并且要達到音樂老師只負責音樂及相關課程,嚴格要求教學質量。然而想要壯大音樂教師隊伍,首先要穩定現有的教師隊伍。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后,小學的音樂課程觀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而創新在音樂課程的改革發展中占據重要位置,運用新的音樂教育理念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教學方法是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中開展重要部分,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得到放松。如果要提高張家界陽和小學音樂教育、就需要在保證學校音樂課堂的基礎上,探索、創新音樂教育理念。然而在這個創新教學的過程中,合理的教學方法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其中重點包括音樂課堂多樣化、積極開展校內外活動、開展具有地區特色的音樂課堂。學校應配置基本的音樂教學設施,如教學用具音響設備、教學用具和音響資料等通過學校投資、社會資助等各種辦法解決資金問題,還可以自做教具。與此之外,學校還應當利用課余時間,有目的地開展學生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保證課時的數量,不能隨意侵占。要和其他學科平等地進行教學、考核,考試成績也可逐漸列人升學總分內,讓得音樂教育從學生到家長、從教師到領導,到全社會都應當重視起來,為使學生進人自由、自發的音樂學習境地而努力。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對學生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在農村教育中所具有的優勢和獨特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所以,不斷加強農村小學音樂教育,是各級教育工作者從組織上、思想上予以重視的問題我們要正確認識農村音樂教育的現狀,從農村現狀出發,找出適合農村發展的音樂教育道路,推進農村音樂教育的發展,促使我國素質教育的普及、發展、提高。
楊思齊,湖南文理學院芙蓉學院120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