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倩 雷玥桐 杜 薇 (新余學院 338000)
傳統建筑群的旅游開發與利用研究
丁 倩 雷玥桐 杜 薇 (新余學院 338000)
燦爛文化、深厚歷史的重要載體就是傳統的建筑群,從傳統的建筑群中可以看到遺存的寶貴的歷史文化,不僅可以展現出傳統人們的生活狀態,還可以將其創造的文化等顯現出來。而對傳統建筑群進行旅游開發和利用,有助于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傳統建筑群的現狀以及旅游開發利用的意義,最后提出對傳統建筑群進行旅游開發與利用的策略。
利用;旅游開發;傳統建筑群
傳統建筑群所具有的歷史文化內涵是古代人們的智慧結晶,對其進行弘揚和繼承是我們必須做的事情,而如何進行進程保護則需要人們采取科學的方法。對傳統建筑群進行旅游開發與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不但可以實現對傳統建筑群的保護和傳揚,還有利于促進傳統建筑群當地的經濟發展,使更多的人們認識到傳統建筑群所展現出來的優秀歷史文化。
1.發展現狀
目前部分傳統建筑群已經得到了旅游開發與利用,并取得了相應的成效,但是還存在大部分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的傳統建筑群因缺少旅游資源而沒有得到開發利用,使其文化價值沒有充分的開發出來。如蘇州傳統村落群的代表就是楊灣-陸巷古村落,在我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已經收錄該村落群。其中楊灣古村落地理位置是東山鎮的西南角,在該地區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明善堂、懷蔭堂、軒轅宮;而陸巷的地理位置在東山鎮的西側,瀕臨太湖在該古村落的建筑格局保留著明代的格局,即“一街三港六巷”。該地區是中國傳統鄉土文脈的典型村落代表,目前該村落已經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1。楊灣、陸巷具有相近的地理位置,其集群性特征比較顯著,如文化一脈相承特征等。在保護、利用的時候將這兩個古村落作為一個整體,對傳統建筑群的整體性文化的傳承、開發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促進這兩個地區的共同發展。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下,陸巷古村作為蘇州古村落旅游的新生力量已經建設成為5A級景區。同時楊灣古村也具有較高的旅游資源開發價值、旅游吸引力,但是楊灣古村落卻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與利用。從整體的角度來看,傳統建筑群的旅游開發存在單一的開發形式,沒有及時的將高價值文化資源開發成旅游產品。還存在較低的開發檔次等問題2。
2.旅游開發利用傳統建筑群的意義
在對傳統建筑進行旅游開發時,建筑村落進行開發,容易出現文化誤讀、空間誤讀的問題,對于具有較高文化價值、單薄資源的單個村落的旅游開發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采取建筑群的形式進行旅游開發,有助于保護和傳承傳統建筑群的整體性文化,同時對于區域性歷史資源的整合也具有積極作用,有利于促進區域文化競爭力、影響力的提高,達到社會發展、文化保護雙贏的理想效果3。
1.旅游開發與利用的思路
首先采取聯動開發傳統建筑群的方法,采取該方法對傳統建筑群各自產品優勢、資源優勢的發揮具有積極的作用,也有助于集聚、流動旅游要素,是區域之間的差距得以有效的縮短,同時對于旅游市場、旅游客源可以實現共享,對旅游影響力、輻射面的擴展意義重大。例如對楊灣、陸巷建筑群進行共同的旅游開發和利用,借助陸巷的旅游影響力、5A品牌來推動楊灣的旅游開發,以太湖古村傳統文化為主要的旅游開發脈搏,將這兩個古村落串聯起來,對村落集群內的民俗體驗、文化體驗、古村觀光、科考修學、禪修養生、休閑度假旅游要素進行整合,開發出特色交通體驗。特色娛樂體驗、特色購物體驗等特色體驗旅游,從而推動當地的旅游發展、經濟發展。其次可以創意開發傳統建筑群的建筑藝術、名人文化等,將傳統建筑群所特有的文化內涵、藝術魅力充分的挖掘出來,實現現代旅游與傳統藝術的有機結合,促進傳統建筑群生命力的延長、促進傳統建筑群地區旅游吸引力的增強。最后可以采用復合傳統建筑群多元化功能的方法,對目前單一的傳統建筑群旅游形式的不足進行改善,在對傳統建筑群景觀特色、建筑文化等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時,可以與時尚性產品、娛樂性產品、體驗型產品等相結合,促進傳統建筑群的創新發展,才對傳統文化保留時增強其現代氣息。例如對不同時期的傳統建筑群的民居進行旅游開發和利用,創建具有特色的傳統建筑群住宿、傳統建筑群體驗等旅游活動,并對傳統建筑群當地的農業項目、文化項目等進行旅游開發,從而促進當地的多元化發展,達到對不同需求層次的旅游客源提供滿足的目的,促進傳統建筑群旅游發展、推動當地生活的進步4。
2.旅游開發與利用的規劃
從物質形態的角度進行旅游開發與利用,從居住文化來看,主要表現出來的文化是建筑文化、公共空間。于是可以在建筑文化方面建立文化體驗、科考修學等產品體系,如開發工藝坊、商鋪等旅游產品,開發和利用古建營建休學基地,開設精品住宿體驗等旅游產品,促進傳統建筑群文化內涵的傳承。而在公共空間可以建立文化體驗式的產品體系,開發利用古宅住宿、品茗下棋等古代生活方式的體驗生活旅游產品,從而促進人們對古代歷史文化的深入認識。
從精神形態的角度進行旅游開發與利用,主要的文化表現為制度文化、行為文化,而行為文化中的宗教文化在傳統建筑群中的表現尤為突出,因此可以開發出禪修養生類的產品體系,如利用“軒轅宮”建筑開設養生度假、禪修體驗等旅游產品,使人們在觀賞傳統建筑群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古代的宗教文化,從而推動優秀的歷史文化的傳揚5。
綜上所述,通過對傳統建筑群的旅游開發與利用的深入研究,從中可以了解到對傳統建筑群進行旅游開發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保護、傳承歷史文化,但是在實際旅游開發和利用過程中卻存在單一的開發方式等不足,影響了傳統建筑群旅游開發與利用的效果。于是提出了聯動開發傳統建筑群、創意開發傳統建筑群、復合傳統建筑群多元化功能的方法,對傳統建筑群的旅游開發與利用進行可續的規劃等,從而推動傳統建筑群的持久發展。
注釋:
1.葛雯,單鵬飛,唐羅娜.基于傳統村落核心價值的旅游開發利用研究——以蘇州陸巷—楊灣村落集群為例[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3:63-68.
2.葛雯,單鵬飛,楊雪蓮.蘇州陸巷—楊灣傳統村落核心價值的旅游開發利用研究[J].小城鎮建設,2013,12:80-84.
3.管媛媛.青島德式建筑群旅游產業開發[J].商,2015,29:257-259.
4.劉正威,陳玲玲,康永波,凌伯雄,孫克勤.中國世界遺產的資源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以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為例[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2,01:59-62.
5.楊梅.試探廣西容縣近代建筑群旅游開發[J].云夢學刊,2013,02:105-10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