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廣播電視大學 孫文明
?
企業金融服務的研究與探討
安徽廣播電視大學 孫文明
摘 要:本文基于在國際經濟危機下,我國中小微企業如何通過商業金融服務推動自身發展,以獲得更好的促進作用,發現自身的不足,并指出了如何彌補這些缺陷的方法,使其在我國金融行業發展變革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中小微企業 金融服務 多元化發展
在我國社會經濟體系中,中小微企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企業的正常運作及發展對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社會發展中主要起到了促進推動作用,對我國的勞動就業率和各項經濟指標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本文探討了國外在金融服務方面的經驗,結合實際如何與我國的經濟模式與經營理念相融合,結合我國現有市場經濟模式的深入了解,分析出在我國中小規模企業對金融服務的渴求,以及金融服務模式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以全面服務的金融體系結合政策法規來完善對中小規模企業的創新服務的思想。
在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非常重視企業資本運作,根據企業規模的不同相繼建立了完整的金融服務模式,特別是針對小規模運作團體突出的靈活、全面、監護式配套服務思想影響了整個國家。這些特點鮮明的金融服務模式有以下共性。
(1)多方面的政策扶持,以國家政策法規為基本層面的扶持政策對金融服務的發展進行的整體規劃和布局。以政府在政策性調整和法律法規的健全方面對金融服務的扶持,做到整體性的戰略部署;由政府職能部門牽頭與金融企業接洽,以政府性擔保及法律服務為小規模企業提供便利條件;將提高對企業政策扶持力度作為政府政績形象,以擴大宣傳效果,吸引更多的金融機構參與整體項目。
(2)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方式充分體現了以資本運作為前提的市場經濟。非政府組織方式:以社會組織形態進行慈善募捐等活動對貧困人群進行指導、教育和培訓等多方位的扶持方式,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社會信用團體方式:利用自身的社會地位及財政支持對小微企業進行幫扶活動。銀行商業貸款方式:根據微小企業實際運營狀況,以無抵押或抵押等方式進行企業融資活動。政府扶持資金方式:政府部門會以企業發展方向、實際成果、未來計劃等設立企業幫扶資金援助。
國外企業金融運作方式中,以銀行商業貸款方式運作為主,通過企業呈遞的資料信息由商業銀行對企業運作情況進行調查,明確與企業的商業運作模式。其他金融運作方式是根據各國不同的國情進行的輔助金融運作,多以金融機構及委托機構方式運作,形成了各自特色的金融運作體系。
目前,我國對企業的金融服務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政策性的結構調整及法律法規的健全引導金融服務行業的前行路線。由于我國的經濟體系不同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金融服務行業尚需完善規整,需要由國家在不同的經濟情況背景下對各種實際情況做出調整,來引導金融市場的穩定運行。
(2)政府部門在財政、稅收及政府扶持資金等多方面對企業進行扶持幫扶活動,以政策化企業的融資方式傾向于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行業及企業。
(3)以政府信用擔保形式為企業提供商業金融服務,將金融機構與中小微企業的溝通作為起始點,通過引導逐步了解雙方所需,最終達成合作意向,推動中小微企業在金融市場中找到立足點。
(4)多元化金融服務方式。近幾年不斷發展的創新金融模式,也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了多種渠道的金融服務,其中包含了融資租賃、信托、私募、股權轉讓、典當等多種金融模式。這也促成了社會金融機構的不斷發展,以商業銀行、合作信用社及金融投資公司等多種金融服務商在金融市場的表現最為活躍。中小金融機構相對結構簡單、管理方便、產品靈活、地域性強等諸多優勢,在我國的金融市場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3.1 政府政策及法規存在的問題
(1)政策及法律法規不健全。雖然我國在《中小企業法》及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性規定等措施,對企業的監管及金融服務中的具體運作仍存在漏洞。我國法律相對滯后,不能應對社會快速發展的實際情況,在政府出臺新政后才會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形成了本末倒置的情況。配套制度法規的不完善,也導致金融市場秩序混亂。征信制度的管理與應用,存款保險機制的建立,動產物權擔保制度的完善,民間個人信貸政策的出臺,都將為完整的金融市場運作提供積極的作用。(2)政府扶持力度不夠,扶持方向偏散。目前,我國的政策扶持性項目多達幾百個,受益企業達到10萬家。但是,由于政府監管力度不夠,出現了“散養投食”的情況,每個企業均能得到一部分資金,但對于前景良好的企業可能是杯水車薪,降低了政策性扶持的實際效果。(3)商業運作方式過于保守,風險低帶來的結果就是投資回報效果差。過于保守的運作模式勢必造成投資回報低的問題,我國的中小微企業由于自身難以獲得足夠自身發展的資金,成了企業發展緩慢的瓶頸。
3.2 金融服務中的問題
(1)金融市場運作不到位,缺乏完善的一體化運作流程。目前我國的金融市場發展不平衡,多數商業機構照搬國外的金融運作方式,對于自身內部的建設較為充分,但對于商業機構之間的合作欠缺經驗,無法實現完整的商業金融運作。由于結構問題及市場競爭關系,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互相搶占經營項目,無法保證金融資金運作的流暢及監管的有效。(2)金融產品單一,運作模式死板。過于年輕的金融市場導致各金融機構都以穩妥保守的運作為主,項目過于單調,金融風險全部傾向于被投方,對我國的中小微企業形成了壓力。根據我國金融服務市場項目技術的統計,金融產品相似率達到了92%,只有7家機構能夠對被投方定制項目,并進行企業未來發展評估。(3)作為主動型行業,創新意識差,服務理念尚未形成。在我國的各個商業機構中,財大氣粗的金融結構延續著一成不變的傳統,很難融入社會與市場,接觸到中小企業的機會也就此錯過。銀行缺乏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創新的足夠的內在動力。
3.3 中小微企業存在的問題
中小微企業規模小、資金有限、科技含量較低、產品同質化及償債能力弱等問題,無法得到金融市場的認可。且在我國的金融市場中,不健全的體質及監管下,會讓很多人鉆法律的漏洞以獲取非法經濟利益。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的建設需要完整的管理制度及制定相應的發展規劃,形成可長期運作及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企業。(2)將自身優勢及發展前景充分地展現,并探索出一條堅實的發展道路,形成企業的優秀文化。(3)企業運作規范化,避免不良業績的產生,及時消除不良資產帶來的影響。建立資本運作機制,及時了解市場經濟布局,緊跟社會發展。
根據當前我國金融行業遇到的實際問題,本文提出改進和完善我國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幾點建議。
(1)中小微企業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經濟體,這些企業的基數是很大的,帶來的金融風險和投資回報是成正比的,雖然存在一定的投資風險,但對于預期回報受益還是值得肯定的。所以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應該是存在較大市場空間的,運作得當是可以獲得較高投資回報的。(2)政策性扶持是對中小微企業的關懷,要運用得當。要根據國家政府的產業規劃及未來國家經濟戰略部署制定堅實可靠的政策性方案,要運用法律法規對政策進行約束,避免帶來不良的影響,要提高對企業的扶持力度,適當縮小扶持范圍,讓更多具有較好發展前景的企業得到更好的推動力,提高財政資金的實際利用效果。(3)政府部門應聯絡多方面渠道為中小微企業打通運作環節,不僅僅是財政方面,還包括金融市場、稅務、法務、勞務和海外市場渠道等,擴寬企業眼界,促進企業發展觀念的形成,切實落實政策性扶植的實際效果。(4)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方式讓企業獲得了更多的選擇機會,這也增加了金融服務機構的競爭意識,不僅要為企業提供服務,還要建立起企業良好發展的輔助作用,從金融服務中讓雙方受益。(5)繼續完善和改進金融行業,從政策法規到服務意識,從金融企業內部運作到行業合作經營理念,形成統一完整規范的金融服務市場體系。
參考文獻
[1] 齊巍巍.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國際經驗分析及啟示[J].農村金融研究,2012(6).
[2] 化曉珍.來自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的啟示[J].中國經濟周刊,2005(3).
[3] 趙冬青,王康康.微型金融機構如何實現商業化運作——玻利維亞陽光銀行的經驗介紹[J].中國農村金融,2010(2).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5(b)-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