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麗
(甘肅省會寧縣實驗中學,甘肅會寧730799)
?
“潛能生”轉化和引導的方法
王亞麗
(甘肅省會寧縣實驗中學,甘肅會寧730799)
摘要:如何開展潛能生的心理輔導工作是提高高校課堂的重點,也是教師們比較難以突破的工作。轉化一名潛能生與培養一名優秀學生是同等重要的事情。學生面前,大家都是平等地位,每位學生都應該受到教師們的重點培養,這也是教師的工作職責。如何做好潛能生的教育與轉化工作,使學生們樹立起自信心和學習的興趣,以提高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配合教師并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呢?下面就談談筆者在這方面的一些做法。
關鍵詞:高校課堂;潛能生
如何做好潛能生的輔導工作,是擺在我們面前比較艱巨的任務。
學生成績不高有多種因素。有些學生頭腦很聰慧,由于貪玩,不愛學習,家長與學校管理不積極而導致學習成績不佳;有些學生因家庭因素或社會大環境的驅使,缺乏自我約束和管理的能力,父母又未及時加以關心和引導;有些學生由于缺乏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愛,缺乏自信,失去了展示自我的動力等都會影響學習成績。所以,導致學生成績不好的原因比較多,教師必須深入研究和分析,理性地歸納原因,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從每一名學生抓起,不放棄任何一名潛能生,這應該是每個潛能生和優秀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等方面存在差異較大的原因,表現在:優秀生善于進行知識遷移,將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運用進去,認識并解決相關的問題。潛能生對知識、信息和經驗的累積比較重視。所以,在學新知識時,對于優等生教師可以通過舉一反三的辦法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整合和集聚,可以將舉三反一的辦法運用進去,重視驗證和歸納。潛能生把握知識內涵和外延時適合通過信息累積和案例來進行。所以,教師應該認識到,在課堂教學中,對潛能生來說,只有先“舉三反一”,才能進而“舉一反三”。
潛能生本身的知識學習系統性往往比較差,容易出現知識斷層的情況,這也會導致新知識的學習起點比教材要求的邏輯起點低。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牢牢把握需要學習什么、怎么學、學生學不會怎么辦。學生則需要學一退三。學一退三指的是在進行新知識學習時,需要向后追問三次,應該明確學生學會這個新知識需要進行哪些知識儲備。在學生學一退三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輔助學生,一直到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較好的銜接,這也是進行原點學習的重點。所以,學生在進行新課前預習和教師的課堂導入技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學習實質是新知識和學生認知結構中的觀念聯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新知識和舊知識會相互作用。學生頭腦并不是全部空白的。學生在進行新知識學習前,會從自己的認知中找到和其有關的相關知識和經驗,并通過其來同化、理解新知識,進行新認知結構的組建。所以,若是教師教學時將新知識學習建立在學生以往知識的基礎上,學生便會感到自信和親切,從而產生認知沖動,切實投入到學習中去,主動的進行新知識構建。
有些教師在下課后,會找機會給潛能生開小灶,這種行為本身屬于讓我學的行為,而不是學生發自內心的我要學,這很容易導致越差越補習,越補習效果越差的情況出現。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課后補課轉變成課前助學。
具體做法是,教師可以挑選出部分潛能生共同備課,在共同學習過程中指正課堂設計的不足之處。使學生感覺與教師一起備課,享有師生平等地位,而且是協助老師備課,不是被補課的積極心態。通過“課前助學”,教師會準確掌握潛能生的學情,潛能生也能充分預習需要學習的知識,從而在第二天的課堂上進行二次學習、二次消化,取得良好的課堂學習效果。
潛能生經常會重復犯同樣的錯誤。即在同一個位置上“跌倒”兩次甚至更多次。因此,降低重復錯誤率是轉化潛能生的關鍵。為了有效地改變這一現象,就必須對錯誤進行強化修正,對正確思維加以鞏固。對于錯誤問題,教師應該引導潛能生通過“四步糾錯法”:首先應該找到錯誤出現的原因,如題目抄錯、式子列錯、順序錯誤、題意不清、概念混淆等;其次,對于錯題應該保留,用紅筆在錯誤旁邊訂正;再次,需要做一道到兩道類型相似的題目來鞏固,最后對于這個題目涉及的知識點,應該進行梳理和歸納,并進行系統的復習。這種情況下,學生不但能夠知道自己的錯誤,還能夠知道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在將來的學習中,學生也能夠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
“星級練習法”目的是讓潛能生鞏固之前沒有掌握的相關知識,也就是只學習不會的知識。對于練習本、作業以及試卷上的錯題,可以標一個型號。在一周后,學生再看標記了星號的相關題目,若是能夠掌握,那么便劃掉星號,若是還不能理解,那么便標記上兩個星號。在一個月后,學生只需要復習那些標記了兩個星號的題目。通過這樣的鞏固和消化,學生掌握的題目會不斷增加。通過星級練習法,能夠提高潛能生學習的效率,找到自身存在的問題,真正做到對癥下藥。
對潛能生的幫扶,還可以采取班級內“師傅選徒弟、徒弟選師傅”的雙向選擇師徒結對法。師徒結對的好處在于,可以為每名潛能生都找到一名“小老師”。達到“兵教兵、兵練兵、兵幫兵、兵強兵、師生互學互幫”的效果。在這樣的“一對一”幫扶下,潛能生自然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轉化“潛能生”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教師不僅要冷靜地、客觀地分析原因,更要有滿腔的熱情和鍥而不舍的精神,唯此,才能讓潛能生感受到關愛的溫暖和前行的動力。當潛能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時,他們的潛能將會被激發出來,從而將自己的精彩與優秀展現出來。
參考文獻:
[1]張欽.對提高高校課堂管理效果的思考[J].中國證券期貨,2012(6).
[2]武丹鳳.高校課堂呼喚授課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2011(6).
[責任編輯張敬亞]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5-021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