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牡丹經濟價值及其種植技術
油牡丹為多年生落葉灌木,耐干旱、貧瘠、耐寒,油牡丹籽含油率24.21%~37.83%,主要成分為亞麻酸、油酸、亞油酸等,其不飽和脂肪酸占總量的83%,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并在2011年被衛生部第9號公告批準為新資源食品,油牡丹籽油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唐山市古冶區范各莊鎮屬于溫暖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1.2℃,年平均降雨648.1 mm,集中于7~8月。針對范各莊鎮的主要農作物仍為傳統的大田作物的實際,為了提高農民收入,改善生態環境,唐山市古冶區范各莊鎮根據當地氣候和地理特點,引進油牡丹進行栽培試種,分別于9月上旬和10上旬分兩批次在相鄰地塊栽植試驗40畝,進行相同的水肥管理,在9月上旬栽植的油牡丹成活率為95.41%,明顯高于10月上旬栽植的油牡丹88.76%的成活率。現將試驗情況總結如下:
1.1試驗材料。油牡丹紫斑,三年生苗木,引自山東菏澤眾達油用牡丹基地。
1.2栽植土壤類型。沙壤土。
1.3試驗內容。試驗不同栽植時間對油牡丹成活率的影響。于9月8日~ 9月11日,在佃大寨西側栽植油牡丹紫斑20畝,土壤為沙壤土,每畝栽植3 300株;于10月8日~ 10月11日在相鄰地塊栽植油牡丹紫斑20畝,土壤為沙壤土,每畝栽植3 300株。

表1 不同栽植時間對油牡丹發芽率的影響
1.4栽植方法
1.4.1栽植前準備。對沙壤地深耕,每畝施餅肥170 kg、復合肥40 kg、磷肥80 kg作底肥,撒勻后平整土地。
1.4.2栽植密度。選擇三年生苗紫斑,栽植前用多菌靈、生根粉浸泡10 min,浸泡后定植,株行距40 cm×50 cm,栽植后用腳踩實。
1.4.3水肥管理。栽植后澆1次透水,除草松土,防止土壤板結。春、秋季澆水1~2次;夏季雨水充足,注意防止積水。每年秋季結合深翻施肥1次,每畝施復合肥32 kg。
1.4.4主要雜草及除治方法。油牡丹栽植區域的主要雜草為鴨拓草、獨行菜、車前草、豬毛草、打碗花、山苦菜、狗尾草、馬唐、茅草等。由于油牡丹前期生長緩慢,易生雜草,應在雜草種子成熟前對土地進行深翻,去除雜草,四年后油牡丹郁閉,一般不會出現草害。
2.1油牡丹的營養成分及藥用價值
2.1.1油牡丹含油率及營養成分。油牡丹籽的產油率為24.21%~37.83%,主要成分為亞麻酸、油酸、亞油酸、棕櫚酸和硬脂酸為主的37種組成,不飽和脂肪酸占總量的83%,遠高于花生和大豆。
2.1.2油牡丹根的藥用價值。油牡丹的根經過加工稱為“丹皮”,為一味重要的中藥,性屬微寒,味辛苦,入心、肝、腎三經,有清熱、活血、化瘀等功效。試驗表明,丹皮具有鎮痛、止血、降脂等多重藥理作用,市場前景廣闊。
2.2經濟效益及生態效益分析。一次種植可30~50年不用換茬,三年生苗木第2年即可有產量,十五年生最高畝產量為800~1 000 kg,產值在8 000~9 000元。而且,油牡丹油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油”,大面積種植油牡丹可防止水土流失,控制土壤沙化,增加森林覆蓋率。通過試驗,在范各莊鎮大面積種植油牡丹是非常可行的。
3.1科學選擇種植地塊。沙壤土非常適合油牡丹生長,在種植過程中,應以沙壤土種植為主,避免與糧食作物爭地。
3.2科學種植。目前,范各莊鎮還處于油牡丹種植試驗階段,在大面積種植推廣前,還應聘請專家及科研人員對種植戶進行技術培訓,進一步提高種植戶種植技術水平,科學管理,提高油牡丹種植產量和效益。
參考文獻
[1]戚軍超,周海梅,馬錦騎,等.油牡丹籽化學成分GC-MS分析[J] .糧食與油脂,2005 (11):22~23.
[2]巫志峰,李鵬,許舜軍,等.不同產地牡丹皮提取物的降血脂作用研究[J] .時珍國醫國藥,2008,19 (12):2962~2963.
[3]易軍鵬,朱文學,馬海樂,等.牡丹籽的化學成分研究[J] .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09,21 (04):604~607.
063100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 范各莊鎮人民政府農業科王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