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定市府河濱河公園園林造景分析
摘要:本文對河北省保定市府河濱河公園的綠化資源和景觀設計進行了具體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保定市府河濱河公園綠化植物共有104種,喬木59種,灌木24種,地被15種,藤本6種。本文在公園植物造景特色方面進行了詳細具體的分析,并且對公園景觀設計的理念達到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探討了濱河綠地設計要點。
關鍵字:濱河綠地;植物配置;景觀設計
城市公園綠地是城市中向公眾開放、游憩為主要功能,有一定游憩設施和服務設施,同時兼并健全生態、美化景觀、防災減災等綜合作用的綠化用地。城市公園是城市綠地系統、城市建設用地和城市市政公用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更好的促進人類身心健康,陶冶人們的情操。城市公園的建設也是城市文化的體現,是為城市居民提供舒適而優美的休息環境。從城市公園誕生開始,它就被賦予美學的意義,使傳統藝術、現代藝術還是各種流派都能或多或少的在城市公園中找到它們的足跡。總之,城市公園已經是城市建設必不可少的存在因素。本研究對保定市府河濱河公園的綠化資源和景觀設計進行了實地調查,旨在令人們更加深入了解保定府河濱河公園,為營造更加和諧美好的城市公園環境提供借鑒。
保定市府河濱河公園基址是原護城河河道與保定古城墻遺址之間的狹長地帶。經過3年的建設,總投資約9 800萬元。公園以9個景點為節點,以狹長的綠化帶作為節點之間的紐帶,形成起伏有序的景觀。全園分布園椅、園燈、中心廣場、噴泉、雕塑等。全園植物種類較多,以造景為主,給這座古城帶來無限生機,有著重大的歷史文化意義,凸顯古城文化韻意,給廣大市民提供文化娛樂、休閑游憩的生活空間。
通過對府河濱河公園的實地考察,對公園內植物景觀配置形式、植物的選擇應用、園林藝術應用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并針對植物配置等發現了公園目前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而提出一些相關的改進建議,以構建功能性與觀賞性于一體的園林綠化景觀。
在園林綠化建設中,植物種類及配置方式常常決定著整個園林或者庭園的風格面貌,影響著園林藝術和庭園環境的美化與綠化水平。因此,園林綠化植物造景設計在園林建設中尤為重要。園林景觀植物造景的配置基本形式有3種,即自然式、規則式、混合式,以下幾種造景形式在府河濱河公園尤為常見。
3.1孤植。孤植即是將單株樹種孤立種植,獨立成景,從而成為園林種植構圖中的主景。在府河濱河公園中孤植樹很常見,在長廊靠近馬路一邊孤植的雪松,獨立成景,遮擋公路上紛亂的嘈雜之感;在中心廣場孤植的白蠟,配置在濱河水邊的垂柳和銀杏;噴泉廣場上的金葉榆等等,它們高大聳立,以個體的姿態美作為小環境中的主景存在。由于孤植樹都有樹體高大、冠大蔭濃、形體優美的特點,所以在陽光照耀的夏天是人們避暑乘涼的好去處,有良好的遮蔭效果。

圖1 濱河公園中典型的孤植觀賞樹
3.2對植。對植即將大致相等的園林植物在構圖軸線的兩側對立種植,有種相互呼應之感。這種種植形式在視覺上給人傳達一種規則式的信息。對植樹所形成的是一種整體效果,在接近渡水尋芳區域的綠地上,對植樹大面積存在,筆直的楊樹高大聳立,是居民歇息的好去處。還有濱河公園的入口處多為國槐、懸鈴木、山杏等對植樹種,給人正式、莊嚴肅穆之感。濱河公園內的喬木種類很多,對植的樹木多為大喬木,雖然作為配景來烘托主景的美麗,但是對植樹的層次感還是很強的。

圖2 濱河公園內典型對植景觀
3.3叢植。叢植即將幾種異株或者同株的樹木不等距離的種植在一起,從而形成樹叢的效果。在公園內大面積形成樹叢景觀,有時候在有孤植樹的情況下,叢植樹木作為配景存在,當然它在濱河公園中也經常作為主景存在于小環境中,在園路旁錯落有致種植的刺柏、暴馬丁香、欒樹、圓柏、杜松等樹種,組成小型群落,顯得十分自然。

圖3 公園內典型叢植景觀
3.4帶植。帶植即將大量植物沿直線或者曲線呈帶狀栽植。府河濱河公園中沿著彎曲的園路或者沿府河呈直線型的綠地都大量種植樹木,用于背景、隔離、防護用途,旨在展現出植物群體之美。例如,在大潤發超市附近種植有大量的木槿,沿河岸呈直線型種植的垂柳,沿園路曲線種植的大葉黃楊、小葉女貞、紫葉小檗等;例如,種植在園路兩側的懸鈴木、欒樹、鵝掌楸、七葉樹等喬木樹種。樹種的群體之美能夠凸顯出豐富的線條變化。
3.5群植。群植即以喬木為主體,與灌木搭配組合種植,組成較大面積的樹木群體。群植樹木主要表現的是樹木的群體之美,在景觀色彩上和形態特征表現力尤為明顯。在府河濱河公園內大部分的開闊草坪上多有群植的配置形式,在公園各個入口處,群植的配置形式十分明顯,作為開放空間的主景或者配景,豐富的植物群落往往在層次上展現園林景觀。
在園林綠地中,造景要根據綠地的性質、本著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原則規劃設計,在定位上府河濱河公園是呈帶狀的濱河綠地,在規劃設計上將整個帶狀公園分為9個景點,構成完整的靜態布局。但是,這些景區以導游線連接有主有次。府河濱河公園在園林藝術應用手法上突出應用了主景與配景、對比與調和、韻律與節奏。然而,這些手法大多通過植物配置以及園林景觀建筑來體現。
4.1主景與配景。為了很好的突出主景,在植物配置上自然就會有基調、配調與主調樹種,濱河公園植物種類豐富,很多植物配置都是運用了這一園林藝術原理進行規劃種植。這種藝術手法在濱河公園很普遍。比如,在俠骨松風景區,在山坡種植區是以地被植物居多,喬灌木比例相對較小,適當的配植以小喬木為遮擋平視觀賞線,著重表現隆起的地勢,以植物襯托點石、盤道,造成幽深莫測的婉轉山徑。
4.2對比與調和。對比手法是園林造景的一種重要方法。在園林規劃中有量的對比、形狀的對比、質感的對比、線條的對比等等,對比與調和是對立統一的藝術手法。例如,在府河岸邊垂柳與銀杏對植,在樹種差異的對比之下,規則的種植方式讓人感到十分協調。
4.3韻律與節奏。韻律是園林布局中有規律出現的連續構圖,如濱河公園中長廊的造型,反復出現的花境,秋天落葉,冬季雪花飄落枝頭都是韻律的表現。節奏即強調了構圖的變化性,濱河公園中的園路設計即是典型的節奏表現,柔和的曲線連通了整個游園的網絡,沿岸列植垂柳變相展現出河岸線條,節奏感很強。
保定市府河濱河公園的建設在規劃設計上利用濱水植物造景給保定這座充滿魅力的古城帶來了綠色夢想。有效的改變了城市面貌,改善小環境,美化城市,為城市居民提供了舒適的生活環境。在園林景觀設計上,應始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原則,滿足人文與自然等多功能要求。
參考文獻
[1]李錚生.城市園林綠地規劃與設計[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2]莊晨輝.城市公園[M]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9.
[3]張國強,賈建中.風景園林設計—中國風景園林設計作品集粹[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4]朱鈞珍.中國園林植物景觀藝術[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071028河北農業大學園林與旅游學院閆佳倫趙碩劉冬云倪志雄
